对达州市达川区肖家村水保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2018-02-01刘玲,刘平
刘 玲,刘 平
(达州市水务局,四川 达州 635000)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水保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有效治理、规模成形、突出产业、精准扶贫、整体推进”的发展之路,积极推进贫困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016—2017年先后在22个贫困村实施了水土保持工程项目,2018年计划在19个贫困村实施水保工程。为促进水保扶贫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我们对达川区2016年在肖家村实施的水保扶贫情况进行了调研。
1 基本情况
肖家村位于达川区马家镇东南部,距达州城区44 km。全村总土地面积3.2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82 km2。该村为省定贫困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54人,其中贫困户45户共146人。该村于2016年实施的农发水保项目,修建石坎梯田38 hm2,发展乌梅等特色经果林150 hm2,硬化村、社公路12.4 km,修建院户路3.5 km、生产路6.2 km,新建山坪塘1口,整治山坪塘5口,新建微水池17口、沉沙凼30个,修建灌排沟渠4 km,整治渠道1.2 km,新增灌溉面积33.3 hm2。项目建设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近1 200万元。该村已于2017年脱贫,脱贫前年人均纯收入4 200元,2017年人均纯收入达6 600元。目前,该村已成为达川区脱贫攻坚引领区、农建示范核心区、乡村旅游示范区,系达州市2018年15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
2 主要经验
2.1 细心规划体现“实”
一是明确规划原则。在与村社取得共同意见后,水保局组建专门的班子深入项目区开展调查,摸清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涉农项目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特点等状况,在此基础上,明确了 “五结合、五确保”的规划原则,即:坡改梯工程与产业需求结合,确保产业进得来;水系布置与田园风光结合,确保农旅亮得起;人行便道与乡村道路结合,确保路网形成环;经果林与乌梅发展结合,确保主业品牌响;水保林建设与植被恢复结合,确保环境生态美。
二是制定规划措施。围绕规划原则,在实施方案编制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利用项目区航测图,圈定规划范围;深入项目区实地踏勘,详细了解项目区基本情况,仪器测量基本数据,填写表格,并用相机拍摄项目区原始地貌;根据地形地貌先规划出坡面水系及耕作道路等骨架工程,然后合理布置坡改梯和经果林等措施。同时,比照地形图勾绘出各项措施平面布设草图,最后按照措施规划草图逐个地块实地丈量并用好相关记录;外业工作结束后,加紧进行内业计算和统计工作,完成技施设计图和工程预算,为下一步项目招标(或比选)提供依据。
三是完善特色产业。结合项目区“乌梅产业园”发展,规划经果林品种,以乌梅为主,配置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脆冠梨、巴山青脆李、红心猕猴桃等,为下一步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2.2 潜心打造体现“精”
一是落实责任。达川区水保局成立了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实施责任考核办法,每一个合同段确定一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并与派驻工程技术人员签订了技术目标责任书,同时与施工单位签订了质量安全责任书。还制定了现场技术人员工作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用于考核。
二是落实制度。达川区水保局制定了达川区水土保持工程技术质量标准和工程质量评定办法。施工期间,技术人员定期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信息简报定期通报施工建设情况,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并在质量评定中扣分。
三是强化监督。为保证水保扶贫工程成为精品工程,健全了“建设小组定期查、村社群众时时查、技术人员现场查”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达到一流标准。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明确了“三不准”,即:工程技术人员不在场不准放线施工,坡改梯隐蔽工程无技术人员把关不准自行施工,因工程地形地貌原因需调整水池、沉沙池等水系工程时未经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同意不准变更施工。
总之,通过一系列建设管理措施,使工程建设与项目区脱贫攻坚引领区、农建示范核心区、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有机融合形成整体。
2.3 用心扶业体现“链”
近年来,达川区坚持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优势,把水土流失治理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发展乌梅产业,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肖家村就是典型代表。
一是建立种植基地,使荒山变金山。以肖家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突出特色产业,重点扩大乌梅、青花椒等优势高效脱贫产业规模,有序推进各类特色产业向贫困村聚集,引领小产业抱团发展,拓宽市场。通过实施坡改梯,建蓄水池、生产道路、灌排水渠等水保工程,提升肖家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并结合脱贫攻坚实际,以“一园两片”规划为引领,推动乌梅产业连片发展。仅此一项,就使该村100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5 000余元,还带动了乌梅核心种植基地周边群众就业和增收。
马家镇肖家村和百节镇蔡家坡村的乌梅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周边20个乡镇连片发展乌梅,使全区乌梅种植面积达6 667 hm2,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并促进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
二是加快林旅融合,促进新农村建设。肖家村是达川区乌梅产业的核心区,距达州市中心城区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其森林覆盖率达 69.6%,是天然氧吧。基于此,该村依托“中国乌梅之乡”的品牌优势,整合乌梅山旅游资源,按照产业建设园区化、园区建设景区化的构想,建设了乌梅山景区旅游环线道路、健身游步道、梅博园、乌梅广场、乌梅文化长廊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着力打造乌梅山4A级景区。积极挖掘乌梅文化,收集整理关于乌梅的故事和传说,挂牌保护一批百年以上的乌梅老树,拍摄乌梅专题宣传片,扩大乌梅影响力,于2017年6月成功举办的“中国达川第一届乌梅文化旅游节”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宣传报道。
三是做强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旅游。针对肖家村乌梅产业特点,着力在深度治理与产业提升上下功夫,依托“水保围绕产业干,产业围着水保转”的运行机制,有效整合涉农项目,大规模开展水网、路网、林网建设,推动乌梅品种提档升级。处于乌梅山中心区的肖家村乌梅产业的提升,水系道路的贯通,使乌梅山风景区成为投资者开发乡村旅游的热土。截至2018年4月,乌梅山风景区已建成丁氏家庭农场、蔡家坡农家乐、森林印象等5家星级农家乐。丁氏家庭农场集苗圃、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在提高接待能力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10多人的就业问题。蔡家坡农家乐,发展桃、梨、柑橘、柿子、青脆李、猕猴桃等,以园区采摘、农家美食为特色。2017年,乌梅山景区接待游客12万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收入达200多万元。
3 几点思考
达州市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市)、5个省级贫困县(区)。通川区2017年已摘掉贫困帽子,按脱贫攻坚规划,2018年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开江县要摘帽,万源市、宣汉县将在2019年摘帽,脱贫攻坚任务较重。2018年达州市已将19个贫困村纳入了水土保持扶贫项目建设。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水保项目的作用,是我们每个水保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结合达川区肖家村水保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我们认为在水保扶贫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3.1 坚持点面结合,注重实效规划
改变过去重点轻面的规划模式,特别是项目区内有多个或单个贫困村的区域,要十分注重点面结合,处理好规整地块和零碎地块的关系,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治理方式,特别是对不宜规模治理的,要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因形定位,将坡改梯、水系配套和经果林经营相结合,总之就是要结合实际,细化项目规划,就村论村,切忌按部就班在图上进行规划。要注重与项目村正在进行的或即将进行的涉农项目部门的工作对接,统一规划,整合实施,共享成果。要针对项目村用水难、行路难、发展产业难等具体问题,在遵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范标准基础上,科学地布置坡面水系、作业便道、经果林等措施,使工程实施方案既符合水保技术规范又符合当地群众愿望,以期多形式、多渠道为群众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3.2 坚持基础引领,注重产业导向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切实推进贫困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依托达州市“产业跟着水保建,水保围绕产业转”的成功建设经验,以水保为基础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水保—产业—基地”的循环经济运行。在项目的措施配置上要立足“高、引、居”。高,就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引,就是以扎实的基础建设,引进产业、引来业主开发利用,发展产业经济;居,就是通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改善经济条件,促进山青、水净、村美、民富。要坚持基础引领,就要在项目实施前注重与项目区乡村两级组织有效对接,根据当地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来完善、布局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针对项目实施村产业发展定位,结合项目建设长远考虑产业引进、产业发展、产业成效等,使当地群众认识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短期有效果、长期有奔头,为贫困村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坚持创新机制,注重整体推进
要在水保扶贫建设中不断探索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运行机制、建设机制,走综合型、整体推进型的小流域发展模式。在2018年全国水土保持视频工作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提出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号召,为我们在水保扶贫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上指明了方向。2018年,要结合纳入达州市国家重点水保工程项目实施的19个贫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清洁小流域试点建设。要结合项目实施,注重“三个发挥”:一是发挥综合治理优势,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升级版,创造更多、更优质的生态品牌;二是发挥项目统筹作用,把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农村饮水安全、小流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发挥水土保持的基础带动作用,更加注重田间地块整体治理、道路水系整体贯通、绿色产业整体布局,积极打造以水保基础带动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确保水土保持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