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河乡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助力脱贫攻坚成绩斐然

2018-02-01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7期
关键词:隆德县主导产业全域

陈 瀚

(隆德县水务局,宁夏 隆德 7563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地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六盘山片区的中心地带,是全国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县,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16年以来,隆德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脱贫攻坚战略的历史机遇,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村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基本情况

杨河乡位于隆德县西北部,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Ⅲ副区,总土地面积85.39 km2,水土流失面积82.98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7.18%,涉及玉平、串河、杨河、红旗、穆川5个行政村14 264人,项目区人口密度为167人/km2,人均耕地0.335 hm2。

境内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特别是生产交通和群众出行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杨河乡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和群众的脱贫致富。为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做强肉牛养殖主导产业,夯实杨河乡稳定脱贫基础,促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隆德县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扶贫攻坚整体安排部署,提出了以小流域治理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杨河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2016—2017年,杨河乡积极争取投资1 2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全乡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了环境,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实现了小流域治理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相结合,壮大了“地膜玉米+肉牛养殖”这一主导产业,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助推了2017年全乡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 136元。

2 治理思路

杨河乡小流域综合治理紧密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开发、脱贫攻坚、全域旅游建设的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措施,坚持以“行政村、小组”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使杨河乡真正亮起来、绿起来、富起来。

(1)加强小流域提质增效建设,完善综合治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坝系工程建设,杨河乡先后建成川台地522.86 hm2、梯田4 282.33 hm2、淤地坝43座,造林517.31 hm2,基本实现了耕地梯田化、沟道坝系化。但受到自然条件及林草地退化的影响,梁峁、山坡植被稀疏,很多沟道土地裸露,森林覆盖率低下,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基于此,狠抓小流域治理提质增效建设,完善综合治理防护体系。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杨河乡是隆德县回族人口聚居区之一,又是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多年来,通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退耕还林口粮田、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旱作基本农田面积显著增加,“地膜玉米+肉牛养殖”主导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流域内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特别是以草畜为主的特色养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区域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限制了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制约了养畜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运输机械化普及,农村生产路网不完善造成了很多梯田撂荒,成为制约肉牛养殖特色产业扩大发展的突出短板。为进一步提高杨河乡耕地资源利用率,促进肉牛产业发展和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必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助推全域旅游业发展。传统的小流域治理,以治理荒坡、荒沟为主,单纯追求治理程度,防治水土流失,树种以山杏、山桃、杨树、旱柳为主,自然景观单调,与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要求不相适应。为综合整治乡村环境,以绿促净,营造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迫切需要对村庄及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

3 建设成效

(1)林草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6年以来,营造乔木林82.89 hm2、灌木林589.61 hm2,封禁治理1 995.30 hm2,建柳谷坊50座,截至2017年底项目区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06%提高到37.4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治理前的64.14%提高到96.29%,年增加保土能力1.94万t、保水能力13.38万m3。通过强化治理,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区治理程度,削减了洪峰流量,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和河流泥沙的淤积,延长了下游相关工程的寿命。

(2)农运网络体系初具规模,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项目区新建淤地坝2座、漫水桥4座、生产道路20条29.76 km、田间道路34条31.82 km,配套建设过路涵管29座、U形混凝土排水沟15条10.56 km。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农运网络体系,保证了农运机械的顺利通行,改善了农业生产运输条件,同时使那些因生产交通不便撂荒的旱作农田重新得到耕种,增加了以地膜玉米为主的饲草料种植面积,为扩大养殖规模,保障以肉牛养殖为主导的农村产业稳步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3)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了脱贫目标。通过种植沙棘、柠条,开辟了灌木草场,扩大了饲草料来源,构建了以家庭养殖为基础、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的草畜产业循环发展新格局,促进了肉牛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帮助老百姓早日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项目的实施,增加地膜玉米种植面积816.66 hm2,年增产粮食1 225 t,增加产值245万元;新增柠条灌木林276.68 hm2,年增加饲草料830 t、产值41.50万元;新增经济林323.68 hm2、乔木林82.89 hm2,预期收益非常好。项目的实施,使全乡肉牛养殖农户达到2 281户,养殖肉牛21 419头,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 486元,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全乡在2017年实现了脱贫目标。

(4)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在54条生产道路、田间道路两侧营造垂柳、云杉等行道树64 053株,在“四旁”栽植垂柳、河北杨、国槐、臭椿、云杉50 360株,形成带、片、网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林防护体系,村庄绿树掩映,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为宁夏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增添了光彩。

(5)创新了小流域治理模式。杨河乡小流域治理工程在传统的以荒沟、荒坡造林种草为主,辅以梯田、道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突出农村道路改善、乡村美化、人居环境改善和群众脱贫致富,使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了由综合防治型向经济效益型、生态清洁型、脱贫攻坚型转变,探索创新了小流域治理模式。

4 结 语

杨河乡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以水土流失治理为契机,依托小流域治理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生态旅游业等,把小流域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有效地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进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从根本上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其工程建设模式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保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隆德县主导产业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记一次写生
打造千亿主导产业 争创全国一流园区——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欢迎您
浅析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与培育模型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隆德县三通古碑考释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隆德县县属国有企业发展现状浅析
隆德县渝河北山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