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泉山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实践与经验

2018-02-01丰宏伟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泉风景区水土保持

丰宏伟

(大同市水务局)

水利风景区是水利与生态、景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产物,依托水域或水利工程,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区域。阳高县大泉山,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全国的水土保持典型样板;2006年,被省农业旅游发展指导与示范评审委员会命名为山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被省旅游局、省建委评为首批省级特色旅游名村;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2月被审批确定为第四批省级水利风景区;2013年,被评为“山西最美乡村”;2014年,被省旅游局、省农业厅、省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社评为“山西最美旅游村”。为了把大泉山打造成高标准的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近年来,阳高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开展了规划设计与相关建设,为展现示范教育、生态旅游奠定了扎实基础。

1 毛泽东主席的按语使大泉山名扬全国

大泉山水利风景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大同市阳高县南部10 km处的大白登镇大泉山村。总土地面积18.37 km2,水土流失面积达17.74 km2,占总面积96.57%。未治理前,年土壤侵蚀模数达5 000 t/km2以上,水土流失强烈。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的沟蚀和面蚀为主。每当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大量表土被冲刷流入下流河道,大大降低了土壤肥力,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生活十分贫困。

面对洪水肆虐,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当地有俩个名叫张凤林与高进才的农民,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发扬自力更生、愚公移山的精神,开始了自发治山治水的水土保持活动。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水土保持“八连环工程”,即根据山、沟大小与土地利用等实际情况,采取打土谷坊、修沟头埂、建蓄水池、挖卧牛坑与鱼鳞坑植树、开排水沟、修水平梯田等植物、工程措施,保持水土不流失,发展农林牧业生产。经过18 a努力,修理了52道沟壑,打土谷坊274座,小型淤地坝4座,修梯田2.8hm2,水平阶33块,封沟埂481m,培地埂2 817 m,小型蓄水池9个,挖排水沟渠919 m,栽种树木3.32万株,其中油松1.2万余株,桃、李等果树1 500余株,综合治理面积25.87 hm2,使黄土地披上了绿装,水土流失大为减轻,大泉山变了样子。

1955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对阳高县委书记王进撰写的《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加注了编者按:“很高兴地看完了这一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并且不要很多的时间,三年、五年、七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问题是要全面规划,要加强领导。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都学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

大泉山,是山名,又是村名。该村原名叫西岭村,是一个非常贫穷、无任何名气的小山村,因毛泽东主席写的按语而更名,也因毛泽东主席的按语而闻名全国。有人把大泉山称之为我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因为她是毛泽东主席对水土保持做出过重要批示的第一个地方,也是我国第一个率先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的地方,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示范作用是巨大的,从此推动我国北方地区掀起了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的热潮。也有人把她称赞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面红旗,一部战天斗地的奋进史。

2 倾力打造大泉山水利风景区

大泉山地形起伏,沟壑纵横,海拔1 200 m,交通相对便利。气候条件恶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经过数代大泉山人的艰辛努力,大泉山的山坡变得郁郁葱葱,绿树成荫。进入大泉山,就像走进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看不到黄土裸露的纵横沟壑,真正实现了最初“深沟变浅沟,宽沟变窄沟,陡坡变梯田”的目标。黄土高原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地貌,具有独特的形态构造、物质构成、侵蚀特征和景观效果,对非黄土高原的旅游人群而言,一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泉山是我国北方进入黄土高原的门户,其黄土高原地貌及水土保持成果,具有吸引华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区域来客游览的有利地位,极具人文教育与特色旅游价值。

为了把大泉山打造成高标准的红色旅游、警示和教育后人的德育基地与廉政文化基地,阳高县委、县政府对开发大泉山水利风景区高度重视,按照治水、治山、治村的总体工作思路,科学规划设计,全力建设富裕、美丽、活力大泉山。

2.1 治水是前提

2.1.1 基本思路

沟里截潜流,异地打机井,高处建蓄水池,低水高调引水;管道连成水网,集中控制,统筹调度供水;采用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实行精良灌溉;开源与节流并重,彻底解决大泉山生产生活、生态建设、旅游开发的缺水问题。

2.1.2 治水工程

(1)人畜饮水。新打配套机井1眼,出水量5 t/h,建水塔1座,专供新村人畜吃水;配套截潜流1处,出水量5 t/h,专供旧村和大泉山水厂生产桶装纯净水。

(2)生产用水。实施截潜流工程1处,建300 m3蓄水池1座,配套输电线路,安装输水管道6 000 m,新增水浇地23.33 hm2。

(3)旅游开发用水。实施低水高调,在大泉山流域异地新打机井2眼,建设1 000 m3蓄水池2个,配套输水和电力设施。

(4)节约用水。根据发展需要,实施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工程,把水送到所有田间地头和重点开发区域。

2.2 治山是关键

2.2.1 基本思路

以毛泽东主席按语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为依托,林果产业、林下经济、旅游康养、绿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力攻坚,融合互促发展,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有为、生态富民。

2.2.2 治山工程

(1)林果产业。一是在重点区域实施提档升级绿化工程,总面积1 666.67 hm2,栽植1.5 m高油松、3-4 cm粗经济林大苗和地径4 cm以上的山桃、山杏等。二是发展以大接杏、寒富苹果为主的经济林采摘园33.33 hm2。

(2)林下经济。一是招商引进阳高益民药店试验种植苦参等中药材1.33 hm2。二是招商引进阳高县大泉山林下养禽专业合作社,承包集体林地20 hm2,试养土鸡、锦鸡3 000只。

(3)旅游康养产业。一是引进世纪润泽公司,包装打造大泉山旅游业。二是配套完善民政部门投资建设的大泉山敬老院,赋予其集养老、健身、养生、康复等综合功能。三是引进大同康情结“飞天”布艺入驻,培训大泉山及周边村民,制作药枕、凤桂等布艺。四是完成游客接待服务中心装修,重点展销阳高乃至大同市的各类土特产品。五是扶持发展农家乐2家,引进阳高丽天大酒店合作经营,进行服务提档和菜品提升。六是捆绑相关部门资金,建设规模13.33 hm2北方树种齐全的观光、采摘植物园。七是新建神丰公路至差转台旅游柏油公路7 km,路面宽7 m。八是新建凤泉寺至观景亭游人步道1 km,在高速口建设大泉山森林公园大型标识牌1个,在凤凰台新建生态文化宣传栏250 m2,在景区内新建卡通保护宣传牌245 m2,在游人步道新建休憩点、观景点240 m2。九是实施美丽乡村旅游路径项目,新建高标准步道1.7 km,并配套休憩观景设施。十是实施旅游广场建设项目,新建并绿化广场16 700 m2,公共浴室和水冲式卫生间225 m2。十一是招商引进著名收藏家李健民入驻大泉山,开办“毛主席光辉历程”红色记忆展览馆,分期分批、分门别类展示5万多件藏品。

(4)绿色农业。一是打好大泉山绿色农业品牌,通过大泉山富平和富裕两个合作社实施,种植连翘、金银花等中药材33.33 hm2。二是招商引进山西铂润食品公司,在大泉山村开办扶贫加工点,加工枣夹核桃、小杂粮、鲜杏、杏脯等多个品类,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相联系,通过农产品加工实现脱贫致富。

2.3 治村是根本

2.3.1 基本思路

党建引领先行,基础设施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生态环境美好,社会治安稳定,村风淳朴文明,机制体制创新,实现共同富裕。

2.3.2 治村工程

(1)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光伏扶贫项目为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安装100 kW光伏发电设施。

(2)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对新村街巷进行硬化、绿化,建设护村挡墙。

(3)实施煤改电入户取暖工程。覆盖全村,辐射周边,解决传统烧煤供暖污染重、卫生差、隐患多的问题。

(4)开展平安村庄创建。实施群防群治,实行网络化管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加强治安联防,开展平安街巷、平安家庭创建,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身边好人”评选,“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宣传教育作用,使大泉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代代传承,广为实践,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并举。

(6)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经县委批准,成立覆盖周边杨官屯、高官屯和普家梁村在内的大泉山党总支,总支覆盖2 154口人,现有党员77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打造一核心+六中心党组织(政治引领核心和脱贫致富、劳务输出、矛盾调解、便民服务、文体活动、村务监督中心),以组织联建强化基层党建,以功能联动提升服务水平,既解决大泉山后继乏人的问题,又发挥大泉山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区域加快脱贫,共同富裕。

(7)设立新经济组织参与建设管理。组织村民注册成立大泉山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凤泉富平种养合作社、西岭富裕种养合作社和凤泉土地平整专业队,搭建载体和平台,精准参与脱贫攻坚、增收致富和生态建设。

(8)新建污水处理项目。在大泉山新村南新建污水处理设施一处,保护优化生态环境。

通过上述治水、治山与治村工程同步推进,到2018年基本实现大泉山村美丽宜居、富裕文明目标。

3 大泉山水利风景区的实践经验

3.1 在旅游中展现水土保持综合技术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实践,现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综合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中的部分实用技术,最早都来自于大泉山。如小沟岔打土谷坊、沟道打坝淤地,抬高侵蚀基点;修排水沟和蓄水池,防止冲刷与径流利用;挖鱼鳞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将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蓄水保土,抗旱增产等。这些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与植物措施,在打造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过程中,可展现水土保持综合技术体系,是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3.2 突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长期的治理水土流失和植树造林,在大泉山水利风景区域,已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把大泉山水利风景区建设成为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示范园区,按照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宗旨和要求,科学总体规划,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发建设区域的水利资源,构建高标准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根据大泉山现已成为植被茂密、品种较多、景色迷人的林园景观现状,要进一步增加特色植物品种,形成乔木、灌木、草本复层结构,提高绿化质量标准,提升示范作用、科普功能、生态休闲和特色旅游价值。

3.3 将水土保持植入生态旅游文化

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治理水土流失一直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现阶段,大泉山的水土保持经验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可从高层次上构建文化、科技与旅游资源。围绕水土保持科学发展战略,将水土保持深刻植入生态旅游文化中,把大泉山水利风景区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轴、一区、三翼”。“一轴”是指“水土保持红色科技轴”;“一区”是指“综合服务区”;“三翼”是指:“南翼”—生态休闲养生区”,“中翼”—水土保持科技示范观赏区,“北翼”—生态治理及历史古迹体验区。以生态旅游开发为平台,继续深入开展水土保持,以生态治理景观化为目标,进一步改善大泉山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景区开发的兴衰成败,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水土保持开展和生态环境的改造升级。同时,协调保护与开发、生产与旅游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3.4 以水土保持为基础建设美丽乡村

大泉山坡面土层结构松散,坡度大,暴雨时易形成坡面径流,面蚀,沟蚀严重。从1938年张凤林花七块大洋从中家沟村民手中买来大泉山,到高进才拜张凤林为师,共同治理大泉山,先治上,后治下,在山坡上挖鱼鳞坑栽树,坡耕地打地埂,沟道筑沟头埂、砌谷坊,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一片、巩固一片、扩展一片,为建设美丽乡村积累了经验。在经过几十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后,成效显著。加上近些年来,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大泉山流域范围实施,为大泉山水利风景区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生态示范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营造优美、和谐、宜居的乡村生态环境,可为党中央提出的振兴农村战略再创佳绩,提供新经验。

3.5 把保护水资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大泉山年降水量少,地下水资源也较缺乏,提升水土保持功能,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现已成为水利风景区开发应注意的重要环节。景区的主要水源为地下水,目前水质清洁无污染,但随着景区游客与常住人口的增加,尤其是夏季旅游高峰期,生活污水的数量将大幅度增加,无形增大了水资源保护的压力。景区目前严格实行雨污分流,规划近期可以通过化粪池处理污水,远期规划在景区内建立小型污水处理厂,同时利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景观林木的绿化灌溉。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禁止随意排放污染物,保护好水土保持建设成果,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免遭污染。

4 结语

大泉山属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现已成为我国北方集水土保持、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德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通过理念更新、治理优化,进一步规划建设,使其具有更强的生态性、技术性、观赏性、文化性、教育性、示范性,将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大泉风景区水土保持
绿满大泉山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赤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北山红柳大泉地区侵入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大泉山
大泉林场老果园更新改造的思考
斗篷山温泉——坐落在风景区中的东南亚风格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