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困境分析

2018-02-01朱宾宾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3期
关键词:沙区呼伦贝尔沙地

朱宾宾

(呼伦贝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多年来,过度放牧、不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以及气候恶化等加剧了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沙化退化,长期的生态欠账和过度索取,形成了3条明显的沙带,严重威胁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环境质量[1]。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呼伦贝尔市中西部、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不规则地分布于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以及海拉尔区等地,总面积1.31万km2[2]。相关研究表明,呼伦贝尔沙地内部在活化,外部在扩展,沙化程度在加重,生态失衡,沙地面积较20年前增加了1 100 km2[3],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1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困境

1.1 沙地治理缺乏长期规划

沙区环境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生态移民、社会发展等问题。沙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沙地治理更是个投入高、产出低的公共事业。呼伦贝尔沙地若要发挥其生态系统功能,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坚持规模化、系统化的治理。多年来,呼伦贝尔市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项目,使呼伦贝尔流动沙地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因沙地治理缺乏长期规划,致使后期资金投入不足、前期治理成效得不到有效巩固和扩展,故沙区很难形成有规模的绿洲和良好的生态小气候。

1.2 治沙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沙地治理艰苦异常,经年累月,耗资巨大,动辄数千亿元,仅仅靠政府的投入可谓杯水车薪。现阶段的沙地治理以“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进行运作,其治理过程并不可持续,只有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导,生态与产业相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追求生态效益,沙区才能持续发展,形成治沙→盈利→再治沙的良性循环。呼伦贝尔沙地相对中国八大沙漠和其他三大沙地来讲,自然条件是最优越的,其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沙地境内的河流、湖泊、沼泽较多,水分条件优越。然而,有着先天自然优势的呼伦贝尔沙地仍然没有成规模的治沙企业,这与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如土地政策、融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政府向私营企业开放项目投资等)不够不无关系。

1.3 沙区群众参与热情不高

在呼伦贝尔沙地治理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共同利益分享机制,沙区群众参与治沙的热情不是那么高涨,环境保护意识不是那么强烈。当前,呼伦贝尔沙区农牧民很难将其沙化土地等生产资料流转给企业赚取租金;沙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公共服务不健全,很难开展农家乐、牧家乐、中草药种植及集约化种植业、养殖业等;没有大型企业参与大规模治沙,沙区农牧民缺少就业岗位,加上沙区教育落后、缺少技术培训,很难培养出生态技术工人;沙区交通不便、教育程度不高等因素还制约着当地农牧民外出就业。在沙区环境得不到持续改善、缺少增收致富渠道的背景下,农牧民参与治沙的热情不高,为了维持生计,当地农牧民依然追求低成本扩张,往往通过廉价占用草场资源而获取利润。

1.4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在呼伦贝尔沙地治理人才队伍中,仍然缺少领军人物和科研团队。近年来,呼伦贝尔市通过一系列政策引进了部分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由于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及后期专项培养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本土化的治沙专家极其缺乏,相对内蒙古西部而言,呼伦贝尔沙地治理人才缺乏更为突出。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项目在沙地修复方面取得技术进展的关键。纵观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国家把更多的资源投放在西部地区,相关的大中专院校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绝大多数治沙人才同样也汇聚在西部沙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创建了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呼伦贝尔沙区虽然也开展了治沙植物的选择与培育、沙区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但在节水技术、沙区土壤改良和生态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整体成效与科技含量仍不及西部沙区。

1.5 社会关注度不高

当前,呼伦贝尔市的相关部门主要对呼伦贝尔的旅游资源进行宣传,相对呼伦贝尔的森林、草原、湖泊、湿地而言,呼伦贝尔沙地则鲜被社会各界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应认识到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工作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通过图书、报刊、音像等传播手段宣传呼伦贝尔沙地相关知识,使社会公众从根本上意识到呼伦贝尔治沙任务同样艰巨,引导群众在生态环境中的行为,减少对草原、森林的破坏,进而倒逼各级政府重视呼伦贝尔沙地的治理,为呼伦贝尔的绿色发展与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 建议与讨论

沙区的生态修复过程必须坚持规模化和系统化,以便形成大面积的沙地绿洲和良好的生态小气候,提升沙区土地的利用潜力;坚持生态与产业相结合,绿起来的同时也要富起来,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最终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政策支持是根本。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呼伦贝尔沙地的治理,从立法、政策、资金、机制和科技创新等多领域,多层次、多方位作出切实的安排部署,除在土地使用权、融资政策和项目投资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外,政府主管部门应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大沙地治理技术示范推广等专项资金投入。政府的支持可以推动私营企业参与沙地治理及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沙区生态修复,进而激发利益相关者修复沙区生态的热情。

企业主导与投融资是成功治理沙地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加大沙地修复、沙产业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参与沙区治理与利用,同时培育本土生态企业,对沙区进行大规模的生态修复,改善沙区环境;通过生态修复、发展生态产业为当地农牧民提供就业岗位,企业在扩大生态修复产业发展的同时,还能以税收的形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形成政府+企业+农牧民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企业经济财富积累后反过来再投资沙区基础设施建设,如修路、改善住房条件、建学校和医院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又刺激着旅游、地产以及现代工农业等项目的投资,从而收到以沙治沙、以沙养沙的效果,实现发展产业与治沙的有机结合。

当地农牧民参与并受益是基础。在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沙区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当地要积极培育生态建设民工联合会,调动当地农牧民参与沙地治理和生态产业建设。在呼伦贝尔流沙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要关注沙区民生,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农牧民文化素养,让农牧民真正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当地农牧民修复沙地、发展沙产业的热情。当地农牧民要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权和自身劳动力优势,调整经营结构,适当开展有机农牧业,种植经济林木和中草药等,把荒凉的沙地治理成“绿色土地”,扩大沙区土地利用空间,升值沙区土地资本。与此同时,政府要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优惠政策,还要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和寻找销售渠道。

科技为本,创新驱动。沙地治理要重视技术研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增强科技对沙地治理的支撑力度。呼伦贝尔作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4],其治理要在尊重自然规律、产业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兼顾解决当地牧草紧缺的问题,攻关寒旱区治沙植物的选择与培育、寒旱区沙地植被恢复技术,重点支持生物量综合利用、清洁能源技术、生态医药等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的研究,延伸沙产业经济链,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 杜敏,王玉华,宁心哲,等.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布局与生态区位的探讨[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4):76-78,91.

[2] 梁宝君,魏永新.呼伦贝尔沙地现状及治理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8(2):39-41.

[3] 白力生.呼伦贝尔沙地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7(2):263.

[4] 赵慧颖.呼伦贝尔草原沙化现状及防治对策[J].草业学报,2007(3):114-119.

猜你喜欢

沙区呼伦贝尔沙地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红色沙区的由来及发展
沙地迷宫
醉美呼伦贝尔大草原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风滚草
沙区梭梭注水造林技术
沙区樟子松人工林研究进展
试论城乡统筹中的图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