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教学活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018-01-31宋永

考试周刊 2017年100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摘 要:高中地理学习的目的是运用,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知识的应用价值,这无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新的课程理念倡导培养富有生机活力的学生,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时期合格人才,因此,我们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行为,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总目标。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用知识;教学策略

初中地理课堂标准里明确规定“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高中地理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是一脉相承的,它这样规定说明高中地理课程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仍然应该秉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个原则,改进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从生活中发现地理,在地理学习中关注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走入未来生活的能力。

一、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堂,懂得生活中有地理

教学活动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课堂导入,要想让学生懂得生活和地理的关系,就得从课堂导入开始,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让这样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之中。生活情境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的情境,是学生们已知的、经历过的,在认知上比较熟悉,从情感上就会不排斥,所以,学生就会很顺利地进入课堂状态。

在高中地理《人口增长与人口問题》一节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则资料:2010年我国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将近13.39亿。第二则资料:我国的二胎政策演变,从双方都是单独的可以生育二胎,到二胎政策的普遍放开。这两则资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尤其是第二则材料,可能在某个学生的家中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们非常熟悉,所以能够激发学生探究人口问题的兴趣,并且让学生觉得地理原来就是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内容开始,比直接让学生学习未知的、陌生的内容要容易,学生在内心深处也更易接受。而创造生活情境,正好符合这个心理规律。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开始的恐惧感,给学生在心理上一个缓冲的过程,让学生逐步深入到课堂中心。

二、 抓住生活热点,开展探究学习,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生活中的确有地理,地理也的确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里我们只说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热点问题本身学生就会非常的关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生活中能够与地理联系在一起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分析探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探究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在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中,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人类的生存的影响已经显现了出来,气候变化是现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出现的极端事件,并且配以图片,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气候对人类深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上升到理论思维之上。这些年气候变化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学生都身在其中,感触非常深刻,所以教师给出这些数据和图片,然后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探究产生的原因。

高中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社会责任意识也逐渐增强,他们非常希望能够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看法,尤其是社会反响大、所有人都关注的生活时事热点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这个心智特征,因势利导,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有地理,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长此以往,不仅增强了学生运用新知分析社会问题的意识,更提升了学生的内在素养。

三、 走出封闭课堂,进行实践探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生活即教育,我们的学生不能总是被教师封闭在“象牙塔”的世界中,不能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者把学生关在教室中,然后大家坐而论道、针砭时弊,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现代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适时地把学生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们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调查,去实践,去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地理教学。

在高中地理《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单元教学活动《学会小区域调查》的教学中,这节课要通过课上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实地调查法。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在于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调查以后如何撰写调查报告。这节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还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具体到调查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主要方法:野外实地考查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调查的内容,教师以庐山为例,比如应该调查自然资源特点、生态环境质量、人口情况等等,以及这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还要指导学生撰写详细的地理调查报告。

走出封闭的课堂,去实践探究,这是地理学习的必然途径,所以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关注环境,真正让地理教学能够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有专业地理知识、有地理探究能力的人才。

未来的公民不但要熟悉地理知识本身,而且还要明白进行地理研究对人类、对社会、对资源、对环境等的重大意义,要在地理研究中做到趋利避害,做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理教学活动如果脱离了现代的社会生活,不但违背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探究地理现象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这就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作者简介:

宋永,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瓜洲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