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是雄安?

2018-01-31

青岛画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区京津冀总书记

在一片具有悠久历史、浸润红色传统的热土上,人们一边在不舍昼夜努力守护好“这张白纸”,一边在紧锣密鼓筹备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正在悄然向世人揭开面纱……

4月1日,一则重磅消息为亿万国人带来春的讯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消息一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由于是雄安新区的所在地,一下子成为海内外瞩目的焦点。同时,“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样的表述,以及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相比肩的战略地位,犹如平地春雷,响彻大江南北。

打造“标杆之城”,千年大计降雄安

实际上,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作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就已经开始谋篇布局了。

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在大王镇的田野上,在展开的一张规划图前,总书记仔细察看区位、规划状况,详细了解人口搬迁安置等情况。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构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宏阔的战略格局,筹划部署、把脉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北京、天津、河北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实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是重中之重。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院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他回忆说,京津冀协同发展,除了设立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外,在河北再设立一个新区,这件事总书记早就在心里谋划了。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说:“比如说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就提出可以考虑在河北比较适合的地方规划建设一个适当规模的新城来集中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这个他比较早就讲了,实际上2013年的时候他就提过这个事,真正提出这个协同发展是2014年的2月26日。”

在河北适合地方,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集中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这样的构想是基于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北京市人口已经达到2100多万,接近2020年2300万的人口调控目标,由此带来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同时,京津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非常突出,一面是京津两极“肥胖”,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突出,一面是周边地区过于“瘦弱”,呈现显著差距。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说:“协同发展不仅能够解决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有效的疏解问题,同时它还能够带动河北整个区域的发展,能够补上它的经济发展的短板,缩小和北京、天津这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意义还是多方面的。”

为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央专门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张高丽同志任组长。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规划建设具有相当规模、与疏解地发展环境相当的集中承载地”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

新区选在哪儿?为什么是雄安?

新区选在哪儿?这事关发展全局,是涉及首都的历史性工程,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十几次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有关部门、河北省委和省政府、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有关方面召开会议,就雄安新区设立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土地、水资源和能源保障、环境承载、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经过多轮对比、反复论证新区选址。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说:“备选的地方实际上是四个,最后提出来一个方案,后来经过领导小组张高丽同志组织讨论,讨论以后,到现场去考察,请了各方面的专家来听意见,最后写了一个意见报给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开完会以后再报到政治局常委,这个过程是蛮长的,大概前后近一年了,是很慎重的,絕不是哪一个人拍脑袋。”

一场场科学论证、一步步深入推进……“雄县——容城——安新”这一方案在几个方案比选中逐步得到确认,最终脱颖而出。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设立新区的战略构想逐渐变为现实。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距离北京105公里、距离保定只有30公里,距离石家庄155公里,距离天津10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正是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之地。

河北雄安新区建成后,将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起,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既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又可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可以说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更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

徐匡迪院士说:“从国际经验来看,解决大城市病基本上都是用跳出去建新城的办法,就是从原来的城市跳出去建新城,从我国过去三十几年经济高速发展来看,首先是在珠三角建了深圳,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现在从深圳一直到广州,包括东莞、佛山一系列的城市,那么90年代上海的浦东开发也带动了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总书记是高瞻远瞩的,是根据国际的、国内的经验可行的。endprint

对河北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总书记倾注了很多心血,可以说从规划到实施,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地,都有明确的思路和要求。今年2月23日,在河北省安新县实地考察后,总书记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他特别强调,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项战略举措,是历史性的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说,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不是简单地平地建一个新城市,而是要走出一条用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说,深圳经济特区从当年一小渔村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程度,除了中央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外,更多是靠改革创新。雄安新区现在还是一张白纸。受到各方面利益牵绊较少,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

河北省省长许勤说:“用最高的标准、最高的质量,也是用最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式去建设这座城市。而不是简单地借鉴、套用别人的做法,更多地要靠新的战略定位,瞄准未来的标准、未来的城市去打造。”

河北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而对新区能否实现其定位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

新区的建设,将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说:“我个人认为要优于现在的北京,优于现在的天津市城市的水平,才有肯能吸引高水平的项目、高素质的人才,最后能够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区。

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桐利说:“要采取一些创新的办法,市场的手段,把房价地价降下来,把公共服务水平搞上去,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端人才到这里来发展。”

雄安新区绝非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将是雄安新区发展基点,要进行制度、科技、创业环境的改革创新。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说:“总书记给我们提的要求很明确,这个地方要用新的体制,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从事规划建设,不是说给河北再建一个新城,也不是河北人口的归大堆,更不是房地产商在这个地方淘金的地方。”

河北省省长许勤说:“我认为改革还要体现在我们现在的体制的设计上,雄安新区它是要构建一个精简的,高效的这样一个管理机构,能够实行扁平化管理,统一的管理,使得它在初期就应该有一个非常高的效率,很高质量的服务,这样才能把雄安新区初期的开局和起步能够搞好。”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第一大内陆湖,景色非常独特、宜人,因此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雄安新区紧邻白洋淀,在实地考察时,总书记来到白洋淀,考察那里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总书记特别担心雄安新区的建设会破坏白洋淀的生态环境,对白洋淀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生态非常重要。这里水资源丰富对建城有好处,但是不能破坏了水源地,破坏了我们这一片生态湿地。因城而废这方面要注意。

河北雄安新区筹委会临时党委副书记、筹委会主任刘宝玲说:“总书记反复强调和嘱托我们,要重视生态建设,重视环保工作,同时他还给我们列举了一些,其它地方高密度,快速地城市建设当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惨痛的教训,嘱咐我们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要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

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总书记要求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规划定了就要严格执行,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总书记叮嘱建设者: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如果说前期工作是以谋划筹备为主,接下来规划批准后就将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要尊重城市开发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稳扎稳打,一茬接着一茬干。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这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古老的燕赵大地,正用激情、创新和埋头苦干,谱写引领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雄安新区3县概况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日前, 河北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会计划将30平方公里启动区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面向全球招标,开展设计竞赛和方案征集。

雄县:“中国温泉之乡”

雄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冀中平原,北距首都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距保定70公里。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6镇3乡、22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8万。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01.14亿元,固定資产投资完成69.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2.7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56亿元,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49亿元,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完成146.9亿元和56.2亿元,社会用电量达18.57亿千瓦时。endprint

大广高速、保津高速纵贯县境,白洋淀支线横穿县城南部,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县城为中心,四纵(高速东、西连接线、立新路、固雄线)、五横(保津高速、112线、津保北线、保静路、昝白路)沟通城乡的公路交通网。依托这两条主干线,雄县已融入了京津城市大交通框架,到北京只需45分钟行程,特别是津保铁路通车后,雄县到天津红桥区只需15分钟行程。

雄县拥有白洋淀水域面积18.3平方公里,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水温高、水质优的特点,198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安新县:华北重要的水产品基地

安新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北距首都北京市162公里,西距保定市45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庄187公里。全县设9镇3乡,共12个乡镇,207个行政村,全县人口393,113人。

2016年前三季度,安新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0.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6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9元。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80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9.3亿元,利用外资3443万美元,全部财政收入54321万元,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个。

京广铁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滨保高速公路、保沧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在安新县形成交通网络,由京港澳高速、荣乌高速、京昆高速、保沧-保阜高速在安新县周边互通连接,形成高速外环。

安新县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是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枢纽,白洋淀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24万立方米。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水生植物。同时有鸟类19科26种,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链结构,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水产品基地。

容城县:服装产业发达

容城县,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石三角腹地。北距首都北京110公里,东距经济中心天津100公里。总面积314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127个行政村。

保津城际铁路、保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1小时可到达北京、天津。

容城县具有丰富的市场资源,紧临北京周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白沟,对容城商贸物流和加工业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容城县还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处中国东部中低温地热田,具有储量大、可回灌等重要特点,是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热田,拥有休闲旅游产业的良好发展基础。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9.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9%,年均增长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8亿元,比2011年增长31.7%,年均增长5.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9亿元,比2011年增长84.5%,年均增长13%。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设施蔬菜年产量达到20万吨,粮食总产稳定在20万吨以上。

容城服装产业经过近40年发展,成为县域特色支柱产业。2006年,容城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评定为“中国男装名城”和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45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2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

“满月”探秘:四大传言和四个新提法

“雄安新区从设立之初便引发轰动,有关它的传言多不胜数。新区“满月”之际,国内媒体求证了相关传言。

传言1 雄安新区不配建商品房?

传言:雄安新区将不允许配建商品房,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没有固定住宅用地。

验证:在中央宣布设立雄安新区的最初几日,炒房者云集雄安,当地政府采取多项举措冻结了房地产交易,人民日报及其微信公众号也发表多篇文章,解释雄安新区的房地产政策。

4月3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发表题为《雄安是千年大计,绝不能让炒房者逞快》的文章,称要让炒房者住手,更要让其死心。该文称,“有最新消息说,未来雄安将采用新的房地产试行方案,有可能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

4月5日,人民日报官微再次发文,这篇文章说,“作为新区,也应该为来雄安立业、创业的人员,提供买得起、住得好、品质优的住房,无论是房价,还是房屋的品质、居住的环境,及生活的配套等,应该明显地优于北京。”人民日报文章确曾提出雄安新区“可能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但并未提及“雄安新区将不允许配建商品房”。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在4月6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明确表示,雄安新区将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切实管住新区及周边地区房价地价。

传言2 87家央企总部迁雄安?

传言:北京会将国企事业单位总部等都迁往雄安,作为样板示范。网传《预计将迁往雄安新区的87家央企名单》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都将搬迁至雄安新区。

验证: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在4月6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效吸引北京人口和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其次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显然,雄安自有其规划特点,不会无序发展、一概承载。endprint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院士4月5日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做采访直播时说:“不是说把国资委管理的所有央企在京总部全部搬过去。疏解这个问题,作为大方向是没错的,作为具体执行是按步骤的,也会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发展。不是简单搬过去,如果搬过去的企业不能很好地经营发展,那也是国家损失。”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谣言不能信,有的企业已经表态将搬至雄安新区,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未来相关规划还要做。”

传言3 北京高校都要搬到雄安?

传言:雄安新区将承接北京大多数高校的疏解,除北大、清华外,很多大学都要迁往雄安。

验证:对于高校的疏解,目前已有专家明确表示,雄安新区有可能承接北京高校的疏解。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在4月中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校、医院等是集中承载地的配套要求,所以相关的产业、机构、甚至部门,都可能疏解到雄安新区。”

对于北京哪些高校将迁往雄安,规模多大,有专家明确表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高校功能疏解,首先应是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新区产业高度相关的院校应是重点承接对象。

除了个别高校与雄安新区所属三县之前已经开展的合作外,涉及北京高校迁入雄安新区,目前还没有确实的消息传出。公开的资料显示,已经明确“疏解”的北京高校多集中在北京市行政区内。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等,均已列入北京市2017年重点工程计划中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有望年内动工。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位于丰台区王佐镇)除土地划拨完成了公示外,其规划也在加快进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新校区也在规划建设中。

传言4 雄安新区不设户口?

傳言:雄安不设户口,只有工作证。雄安出生的孩子没有雄安户口,但是持有雄安居住证可以享受入学等便利。

验证:在4月26日下午新区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新区筹委会副主任牛景峰表示,今年4月1日以来,新区对规划、土地、户籍、不动产交易和项目实行更严格的全面公开管控,周边11个县市区同步管控。

“中央赋予雄安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有很多是可以试验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首先是医疗上跨区、跨省已经实现。未来,如果雄安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创业条件很好,房价又比北京好,那北京的户口价值也不会跟河北雄安差这么大。”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4月5日接受采访时说。

对于涉及工作证、居住证等引进人才的福利政策,目前具体新政还未公布。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4月13日表示,雄安新区发展要推动创新要素集聚,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着力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对于发展产业、吸引人才,严鹏程表示,雄安新区建设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下一步将根据新区建设需要,研究提出相关具体支持政策。

这一个月期间,围绕雄安新区的不仅有上述这些传言,还有几个新提法。新京报记者专访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秘书长、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杨开忠教授,解读一个月来关于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四个新提法的内涵。

新提法1 治理大城市病要学“大禹治水”

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大禹治水”的比喻。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并提出“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

2017年2月,习近平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再次强调,“治理大城市病,要学大禹治水之法,光堵不疏不行”。

2017年4月中旬,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就雄安新区设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调整和弱化不适宜首都的功能,把一些功能转移到河北、天津去,这就是大禹治水的道理。”

【解读】“大禹治水”有三层含义

杨开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大禹治水”,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其一,解决北京可持续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问题,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决定。“不能只是让水自然地流,可以疏导。”杨开忠说,政府不能代替市场决策,但政府可以引导市场。

第二层含义,杨开忠认为,解决北京中心城的问题不能囿于北京的中心城的视野,要有区域、全国甚至全球的思维,跳出北京解决问题。“北京中心城之所以出现大城市病,很大程度上是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跳出中心城。”杨开忠说。

杨开忠表示,“大禹治水”还意味着要把北京的大城市病治好,要有足够抗衡北京吸引力的“反磁力”。“雄安新区是北京功能、人口疏解的承载地,它的品质不应该低于北京中心城。”杨开忠说,“这个反磁力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具有一流的品质,就是总书记所说的雄安新区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国际一流”。

新提法2 雄安新区环境堪比“华北江南”

4月13日,新华社播发长篇电文《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纪实》。在谈及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时用“华北江南”作比。文章说,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漕河等多条河流在区域内交汇。星罗棋布的苇田,摇船入淀,但见浩渺烟波,苍苍芦苇,悠悠小舟,岸上人家,宛若“华北江南”。

【解读】把绿色生态宜居放首位endprint

杨开忠表示,“华北江南”一是指目前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而言,具有相对优势。“这是一个现实写照。”杨开忠说,与此同时,“华北江南”还寓意了未来的雄安新区,也要发展成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的新区。

杨开忠表示,“华北江南”提示我们,在未来雄安新区的发展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把绿色生态宜居新区放在首位。

杨开忠建议,雄安新区的发展首先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白洋淀的修复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雄安新区的建设,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注意区域的协调。“白洋淀处于九河的尾梢,九河向上走能到达保定的西部山区。做好白洋淀的修复保护,要求九河流域都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做好相互之间的协调。”

杨开忠表示,未来发展中,在雄安新区的产业和功能定位上,一定要是高端、高新。“总书记反复强调,雄安新区不是一般的传统工业的集聚区,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之城。”

新提法3 “等边三角形”彰显区位优势

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多家中央媒体用“等边三角形”来形容雄安的区位优势。

4月6日人民网报道,“刚过去的小长假里,刷爆微信朋友圈的便是对‘北京-天津-雄安等边三角形区域的美好憧憬”。

新华社则报道称,地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距离北京、天津、石家庄和保定市分别约105公里、105公里、155公里、30公里。

交通便捷成为雄安新区又一特点。据新华社报道,雄安新区东至大广高速、京九铁路,南至保沧高速,西至京港澳高速、京广客专,北至荣乌高速、津保铁路等交通干线。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同时具备空港优势,距离北京新机场约55公里,完全可以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

【解读】雄安具有三大区位优势

杨开忠表示,“等边三角形”从现实角度看,是对雄安新区跟北京、天津的空间距离、地理距离的近似描述,从根本上说是寓意了雄安新区三大区位优势。

“首先,雄安新区具有疏解北京的区位优势。”杨开忠介绍,国际经验表明,要想疏解中心城市,必须要距离中心城一定的距离,100公里左右、不近不远的距离十分重要。既方便跟北京的联系、交流、合作,接受北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又可以确保雄安新区自立发展,不至于跟北京连成一块,变成一个城市。

杨开忠说,“等边三角形”同时寓意了雄安新区通达华北核心城市,沟通东北、华中、华东,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区位优势。

杨开忠还认为,“等边三角形”的第三个内涵是指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着沟通或结合政府、产业、学界这三个边的优势。“有这么一个区位优势,结合政府、产业、学界,打造开放协同的区域创新体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新城的区位优势。”

新提法4 雄安新区要建成“标杆之城”

在共和国的建城史上,首次使用“标杆之城”来形容雄安新区的建设。

4月13日,新华社电文中提出,“高标准,新理念。雄安新区将坚持规划先行,筑造一座标杆之城。”

5月1日,新华社电文中再次使用“标杆之城”形容雄安新区,文章说,“这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标杆之城。比肩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的雄安新区,一问世就承担着新时期改革创新的历史使命。新区的规划建设将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趟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期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解读】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要做标杆

杨开忠表示,理解“标杆之城”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他表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期的奠基,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召开的起飞期。十八大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期。“雄安新区是伟大复兴实现期的标杆之城。”杨开忠说。

雄安要做哪些方面的“标杆”?杨开忠表示,其一,是要将雄安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创新驱动引领,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共享发展的示范区,使之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其二,雄安新区要成为激发创新活力的综合改革示范区。“这就意味着雄安新区要转变发展的驱动力,变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创新驱动。”杨开忠表示,“标杆之城”还彰显出中央的一种意志,“这就是雄安新区的建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雄安新区设立大事记

●2014年10月

选有条件区域率先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框架》批示指出:“目前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较大,不能搞齐步走、平面推进,也不能继续扩大差距,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通过试点示范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2015年2月

在北京之外建新城

中央財经领导小组第9次会议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设新城问题。

●2015年4月

考虑在河北建新城

4月2日和4月30日,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他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城。

●2016年3月

定名“雄安新区”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的汇报》,确定了新区规划选址,同意定名为“雄安新区”。

●2017年2月

总书记察看新区概貌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出发,驱车100多公里,专程到河北省安新县实地察看规划新区核心区概貌。

●2017年4月1日

中央决定设雄安新区

4月1日,新华社发稿《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定位为“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2017年4月26日

新区规划全球征方案

雄安新区举行成立以来首场新闻发布会,雄安新区规划将全球征方案,30平方公里启动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向全球招标;明确建设起步区为57个村。

●2022年

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

3年后的2020年,一个新城的雏形将初步显现,雄安新区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5年后的2022年,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区京津冀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国家级新区西部发展新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