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2018-01-31李福群孙涛
李福群 孙涛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鸡精神不振、厌食、腹泻和高度虚弱。剖检以机体脱水、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
1发病情况
2013年8月份,宁河区某鸡场饲养的2000多只26-30日龄蛋雏鸡出现石灰样腹泻,发病第2d死亡40多只,第3天病情进一步恶化,死亡数量进一步上升,遂来我站求诊。
2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拒食,羽毛蓬松,翅下垂,闭目打盹,有些鸡自啄泄殖腔。鸡群出现大面积腹泻,排白色和蛋清樣稀粪,有的内含有细石灰样物,肛门周围被粪便严重污染,病鸡畏寒、挤堆,严重的表现垂头、伏地、脱水和极度虚弱。
3剖检变化
病鸡脱水,皮下肌肉干涩;胸肌发暗,胸肌、腿部肌肉有明显出血点、出血斑;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明显出血;肠道内黏液增加,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有的肝脾肿大;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可见白色尿酸盐沉积,输尿管积有多量的尿酸盐。法氏囊肿大明显,直径约1~2 cm,周围有淡黄色胶冻样水肿,黏膜皱褶上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严重的形成棕红色果酱样,有的黏膜上有灰白色小坏死点,有的囊内积有黏稠黏液,有的囊内有黄色干酪样物;泄殖腔有小出血点,其它脏器肉眼变化不明显。
4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依据26-30日龄白色腹泻、瘫痪;剖检肾脏肿胀、尿酸盐结晶沉积;大腿肌肉点状出血;法氏囊肿胀、出血可确诊为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治疗
5.1调整饲料蛋白质水平至15%左右,饲料中多维素加倍;提高鸡舍温度1℃-3℃;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防治并发或继发感染;避免各种应激反应。
5.2中草药治疗:穿心莲、甘草、吴茱萸、苦参、白芷、板蓝根、大黄共粉成细末,混匀。按0.75%拌料,连喂3~5d。
5_3用复合干扰素诱导剂饮水,1次/d,连用3d。
6小结
本病潜伏期短,发病突然,感染后2~3d即可出现临床症状。一旦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常导致大量死亡。预防本病最有力的措施是接种疫苗,根据母源抗体及本地区流行情况不同,实施科学合理的接种计划。
(作者单位:1.301500天津市宁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300402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