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层面看俄语屈折变化的简化趋势(二)
2018-01-31李盼盼
摘 要:本文通过对俄语是屈折语的论述,以及对部分古俄语发展概况的描述,大胆预测俄语屈折语变化将会简化,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发展规律。本论文通过对作为屈折语的古英语的简化发展的描绘和概括,和对当前俄语中存在的语法现象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分别从书面语和口语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书面语部分:从直接补语第四格使用范围的扩大这一侧面,来探讨现代俄语的屈折变化的简化趋势和从构词法的角度去看俄语屈折变化简化的趋势。口语方面:从第一格的扩展使用和口语中词汇层面中的经济现象看俄语屈折变化的简化),做出了大胆的预测,俄语将从屈折语(综合语的一种)向分析语过渡。
关键词:俄语;屈折语;屈折变化;简化发展;分析语
作者简介:李盼盼,辽宁大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在古俄语名词中结尾变化可分为а型,о型,短у型,短и型,辅音型等五种变格类型。在每种变格类型中又存在着单数,复数,双数三类变法。在双数中又包含三个格,单数和复数中又各包含着七个格。与现在相比多了一个呼格,而在现代俄语中取消了这个格,也就是说呼格改用第一格。大约是从十一世纪开始有了这种简化趋势,到目前的状况是:在“性”方面可以划分出三种变格类型,(也可以说是有第一,第二两种变格法),而且在每种变格法中只包含单数和复数,双数消失了,同时在单复数中又都只包含了六个格,并且六个格的变化也越来越趋向于统一,简化。比如阳性名词的第二格(相当于属格),在十九世纪,用—у为规范的词来表示数量或者否定,其他场合用-а (-я),而在当代俄语中全都趋向使用-а(-я)。格拉乌吉纳(Л.Г. раудина)统计过1018个例子,其中有256个用-у,有762个用-а(-я)的,两者的比例是1:3。只有在指小、表爱和固定词组等狭小的世袭领地才会使用-y形式。如немного чайку(几只鸥鸟),вязать сахру(取了点糖),Hи духу ни слуху(无声无息)等。不久前用-ой,-eй和-ою(ею),这两种形式都可以表示工具格(第五格),现在统一于都使用-ой,-eй;-ою(-eю)被逐渐淘汰了。俄罗斯的权威语法学家波铁布尼亚(А.А.Потебня),很早之前就说明,表示行为方式方法的第五格有变成独立副词,脱离变格体系的趋向。如:аванс(预支),авансом(提前)是其第五格也是一个独立副词。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即普希金和萊蒙托夫时代,用第五格的-ом、-ем等形态来表达五格的一种意义,而现在却用前置词на及前置格来表示。比如在莱蒙托夫的小说《塔曼城》中说“слепой говорил со мной молороссийским наречием,а теперь избяснялся чисто по -русски.”(瞎子曾跟我说小俄罗斯方言,可是,现在却说起纯粹的俄语来了),那时говорить 之后是惯用第五格形态наречием,而现在可以不用第五格形态进行表示,如“говорить на украинском языке(说乌克兰语), “говорить на английском языке (说英语)。
更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地理名词中以-во,-но, -oe结尾的地名,从卫国战争时期开始,尤其是六十年代中后期,趋向于不变格。如В.Пушкино(在普希金诺市),如果把о变成e,就可能产生歧义—也可能是“在普希金市”。为了避免在军事情报中产生这样的误解,也为了在日常口语中更加准确简单的表达,诸如“жить в Бородино”,“сражаться под чадаево”,“доехать до благое”。在其他名词中也存在着不变格的趋势[1],比如不变格的形容词(即分析型形容词),在近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来也逐渐多起来,如“электрик”(蓝色的),“хинди”(印地语的)。
注释:
[1]Л.П.Якубинский,《рзвитие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после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26到27页 1967年。
参考文献:
[1]Л.П.Якубинский:история древне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1953года, P 22--23。
[2]Земская .Е.А.:Русская разговорная речь,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 и проблема обучения М.русский язык,1979年,P46—75。
[3]Земская .Е.А:.Русскаяразговорнаяречь, фонетика.морфология, л-ексика, жест.наука.М.19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