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汉语篇中平行结构中的时空性差异

2018-01-31孟韶秀赵海卫赵艾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篇差异

孟韶秀+赵海卫+赵艾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汉时空偏向性认知视角下的语篇特征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D162014)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在語篇的范围内分析了平行的双重功能,即平行结构的修辞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分别讨论了英汉语篇中修辞功能和衔接功能中的语言差异,指出英汉语言在时间性和空间性上的本质差异。

关键词:语篇;平行关系;时空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2

一、引言

语篇研究近年来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十分重视语篇研究,该理论的创始人韩礼德认为,语言学中的语篇指的是任何口头或书面的、长度不限的,在语义上完整、自成一体的篇章。(Halliday and Hassan 1976:1) Halliday 和Hasan(.1985:10) 把语篇定义为具有功能的语言。在韩礼德看来,语篇是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发挥作用或实施一定功能的语段,如表达情感的诗篇,讲述故事的小说等等。语篇关系包括平行关系(parallelism)的修辞功能和衔接功能双重功能。不同学者对语篇的界定范围不一样,欧洲学者多用“篇章”,美国学者常用“话语”,本文对以上术语不做区分,与语篇统称。

王文斌提出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本质差异在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这两种本质差异源自两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即英语的形合性的本质是对世界的认知重于时间,语言表现为连续性、延续性;而汉语的意合性是对世界的认知重于空间,语言特征表现为块状性、离散性和勾连性。英汉的时空性差异是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差异,体现在词汇、句法层面,更体现在语篇层面。因此本文试图重点分析英汉语篇中平行关系的两种功能在两种语言中的具体表征,并指出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本质差异。

二、平行结构的修辞功能

平行结构源于希腊语的parallelismos, 意即alongside one another (并排)。平行结构指的是相同的语法结构,其特点是具有相同的思想、概念,并列的句子成分、意义相关的语言成分要用同类的语法形式来表达,要用并列连词连接。平行结构是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使句子前后保持平衡和协调,从而增加语言的连贯性。平行结构作为语言中广泛使用的修辞,经常被用于诗歌、散文、小说、喜剧,以及演讲中。平行结构通过整齐的结构、鲜明的节奏、简练的表达以及突出语义特点可以使句子前后保持平衡,并且有效地增强语言的语势,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感情。如连词连接两个对等的词和对等的结构 。请看例文:

(1)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 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here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 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Abraham Lincoln: the Gettysburg Address)

并列连词连接对等的结构,是平行结构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如以下连词and, but, as well as, or, or else, both …… and, neither …… nor, either …… or, not only …… but (also), rather than等以及从属连词than均可连接两个对等的词和对等的结构。 在例(1)中,林肯在短短10句话的演讲中,通过使用四个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从而实现平行关系,目的是阐明号召美国人民学习英烈,努力完成他们先辈未尽事业。该语言的特点是措辞简练,感情深沉,语义深刻,便于理解和记忆。其中的三项式平行结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成为英语演讲名句,和平行结构的使用密不可分。

再来看平行结构可体现于如单词、短语、从句、句子等语言的各个层次的情况。如上文中的例1、2两句为句子平行,而例3则为从句平行。再如以下例句:

(2)we can gain knowledge, by reading, by reflection, by observation or by practice.

此句中的4个引导的介词短语构成了明显的短语平行,除此之外,还有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构成的平行关系。

以上例句表明,在语篇平行结构中的修辞功能中,借助that,by等形式手段的连接词把句子成分连接起来,注重句子间的显性接应,注重结构完整,强调以形显义,具有明显的形合特点。王文斌认为,形合的背后即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时间性世界观是把握英语形合思维特征的关键;相比之下,汉语中则很少使用形式连接手段,更加注重隐性连贯,注重语义逻辑,以神统形,即空间性特质,而空间性世界观是把控汉语意合思维特征的关键。

三、平行结构的衔接功能

平行结构作为一种修辞手段(a rhetorical device)在增强语势,带给人美感等的同时,还能在语篇中起到衔接(cohesion)的作用。韩礼德首次提出“衔接”这一概念,并将衔接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等五种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把句子粘合在一起组成大一级的语言单位。韩礼德和哈桑认为,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衔接的产生依赖于语篇中某一语言成分对另一语言成分进行的解释(1.Halliday和hasan 1976:14)。语篇中的语言成分借助各种衔接手段将意义连接在一起。endprint

韩礼德和哈桑把衔接分为结构衔接和非结构连接,其中平行结构(排比结构)属于结构衔接。丁言仁则认为,我们可以把平行结构看作是连接的一种省略形式,即没有连接词的一种连接(2000:215)。如:

(3)“Pressure built upon all sides: his father, a “moderately successful plumbing contractor” demanded performance. His mother, who left her husband in Florida and moved to Austin to be near her son, demanded love. Whitman could provide neither.”

上面的前两句总的来看是平行的,“his”和“demanded” 被重复,而“father”和“mother” 是性別上相反“, performance”和“love”是父母想要从Whitman那儿得到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平行关系将这两句从词汇层面上和连接层面先接到一起。平行关系在语篇中被广泛地使用。我们刚才讨论了平行关系在句之间的衔接作用。其实平行关系在句子内部起到的衔接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在下面的一个长句子中,平行关系所起到的衔接作用使整个句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语篇。再如:

(4)The notice which you have been pleased to take of my labors, had it been early, had been kind; but it has been delayed till I am indifferent, and can not enjoy it; till I am solitary, and can not impart it; till I am known and do not want it.

译文:大人而今忽有雅兴来关照在下的劳作,这原本是一桩美意,只可惜太迟了一点。迟到我已经意懒心灰,再无法快乐地消受;迟到我已经是孤身一人,无从与家人分享。(辜正坤译)

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衔接过程中,通过使用重复、连接和省略等形式,英语语篇结构中体现出更强的连接性和延续性,连接词不能省略,即体现了英语的时间性特质;而汉语中词语及句子之间的组合体现为一种空间聚合关系,以语义贯通结构,体现为空间性特质。

四、结论

总之,平行结构既是语篇中最常用修辞格,又是语篇中常用的衔接手段。在修辞和衔接功能中,通过对比英汉语篇中构建语篇的不同表现形式和逻辑编码机制,进一步验视了英语是一种时间性语言,偏重结构的连续性;汉语是一种空间性语言,注重空间定位。当然,时空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两种语言中分别所占的优势不同。通过了解语篇表达中时空差异性这一思维上的本质差异,更能从语言世界观俯瞰英汉语言地不同表征,从而对英汉语言翻译、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6.

[2]Halliday, M.A.K. and Hasan.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Deakin: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3]冀宏,《英语常用修辞入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4]永业,严世清,苗兴伟编著,《功能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丁言仁,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文斌,论英汉表象性差异背后的时空性特性[J]. 中国外语,20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篇差异
相似与差异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元文性:语篇的意义生成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存现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