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冰上丝绸之路”

2018-01-31张恒会

地理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北极圈北冰洋航道

张恒会

1.“冰上丝绸之路”简介

“冰上”,即通过北冰洋向欧洲开辟北极航道;而“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兩条航道均能穿越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而中俄两国共同打造的“冰上丝绸之路”是东北航道(如图1),东北航道西起西北欧北部海域,东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途经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海和白令海峡,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上航线。

2.“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意义

我国90%的外贸货物运输都要依赖海运,远洋航线虽不少(如图2),但通往欧洲的航线有限,成本和安全问题都不乐观。如果按照传统的航运路线走,要想和欧洲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必需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才能到达欧洲各港口,如果油轮重量超过21万吨(苏伊士运河的限载量),还需绕更远的路,如从非洲好望角走,费时费力费钱。

“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东亚连接北欧、东欧及西港地区的最短航线,相比传统的航线, 可缩短1/3的航程,意味着航运的耗油等成本降低。“冰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是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相对减少。同时,北极圈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免遭海盗侵袭,提升航行安全程度。

3.“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为何还停留在初步阶段

开发成本高且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环境比传统航道恶劣,北冰洋的温度常年在-40~-20 ℃之间,海面冰层一年只有两三个月能够融化,也就是说,一年只有两三个月能够正常航行。此外,这片水域历来缺乏准确可靠的航行资料,且有大量浮冰、冰山,给航行船舶带来巨大挑战;自然环境恶劣,基建的难度就大,东北航道沿途补给点很少、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加之长期得不到开发,沿途的营商环境就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直到2012年,我国“雪龙”号才先后穿越5个北冰洋边缘海,成功首航东北航道;一年后,中远航运的“永盛”轮则成功在东北航道实行商业性试航,驶上了从中国到欧洲的“便捷之旅”。

我国资源匮乏,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未来我国的能源体系仍将高度依赖外部。北极东北航道一旦开通,北极地区将成为另一个重要能源产地和能源出口地。一旦实现“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和“沿北极经济圈”的互联互通,将对中国未来30~50年内全球发展空间的拓展,带来极大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战略价值。同样,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可能会在未来持续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北极圈北冰洋航道
神秘的冰封之湾
《航道养护管理规定》解读
唯美极光
2019年广东省航道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一条鱼的心事
长江九江段海轮航线于4月1日起开放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北极圈的影子
5便士度假屋
独角鲸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