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标下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2018-01-31徐丽娜

考试周刊 2017年61期
关键词:创新小学生能力

摘 要:当代教育推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是重要的一环。中国只有依靠创新人才,才能傲视群雄。为迎合这一巨变,小学语文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语文教学更重视创新教育,教师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想方设法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在当代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发明创造需要学生具备创新精神,这也是一个民族欣欣向荣的动力。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举足轻重的。既然这样,教师应该反复思考在新课标下,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人在语文教学研究过程中,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进行阐述。

一、 激发创新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知无不言,在自主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争取做到真正的“以生为本”,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一种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可以发挥创造力。例如在教授《诚实与信任》一课时,我曾经向学生问过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的主人公“我”在没有人在场的情况下不小心撞到了一辆小红车,而这辆车当时已超过停车线二三十厘米。诚实地承担责任,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你赞同这种做法吗?很多学生都按照课文内容来回答: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留诚实的美德。但是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老师,我认为文中的“我”特别傻,现在中国有很多“坏人”存在,文中的“我”太单纯了,万一小红车的主人向他索要巨额赔款,怎么办?要我说,反正大雾天也没有人看见,赶紧溜走才是上策……还没等他讲完,我粗暴地打断了他,斥责他道:“你这种人生观是不道德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遇到事情不诚实以待,而是逃避,那么这个社会还如何发展?”后来,我回想起那节课,才发现那一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难怪他再也不侃侃而谈了。是我抹杀了一个创新的萌芽。课后我自我反省,如果让这个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发言,畅所欲言,就能倾听到更精彩的创新内容。通过这堂课,我意识到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然而,很多教师总是用自己固有的理论去评价学生,丝毫不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是大错特错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意识的觉醒,创新兴趣的激发。教师要想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满足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要激发学生兴趣,学会创新,关键是营造美好的师生关系的环境。

二、 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兴趣一旦被激发,下一步就要想方设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都要尽可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索时间,让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且鼓励他们勇敢提出疑问。让学生从满腹狐疑到豁然开朗再到心生疑问,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提高。另外,教師不能一味打压学生提出疑问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克服困难的信心也会进一步增加。例如:我在教学《狼与鹿》一文时,为了活跃学生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意识,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们为了保护鹿,自以为是地滥杀狼,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对于人们的这种做法,你们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学完后的感受吗?有学生说道:老师,人类每天都会捕杀动物,那这样不是破坏生态平衡了吗?我环顾四周,看着许多好奇的眼光。这时,有一位学生起来回答说:老师,人类捕杀动物是为了每天的饮食,与滥杀动物,人为破坏生态平衡是两码事。说的实在是太精彩了,大家纷纷为他鼓掌。继而,其他学生都踊跃发言,这堂课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培养创新精神需要敏锐地把握时机,并付诸实践,要敢于创新,要持之以恒,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坚强的意志力等良好的品质。

三、 发展创新思维

世界上很多创造发明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正是由于鲁班的大胆想象,才有了锯子的发明;正是由于莱特兄弟的丰富想象,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架动力飞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媒体、录像等媒介,采取多种方式,联系教学内容,使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趋于具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目的。例如教学《陶校长的演讲》一课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听完陶校长的演讲后会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从中感受到自由想象的愉悦,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发现一些隐性的知识。

其实,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不少的想象空间在里面,只有依靠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才能大胆地发挥想象。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各持己见,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为了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等方面着手实施。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探索道路还在继续,望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栋梁之才,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蔡克勇.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人才求是1999年第22期.

[2]柳涵之.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华龄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徐丽娜 ,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小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