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堂教学的去模式化

2018-01-31刘金珠

成才之路 2017年33期
关键词:分析课堂教学发展

刘金珠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打破教学模式的禁锢,改造、重构课堂教学,是时代对创新教育的呼唤。去模式化的课堂教学,能让教师尽情释放教学的热情,展现教学的艺术,使学生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去模式化;分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3-0088-0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它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它能以简化的形式表达一种教学思想或理论,便于人们学习、推广、掌握和运用,能给教学实践者提供达到教学目标的条件和程序,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能帮助预见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形成、发展、完善和应用都受到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制约。同时,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仅仅给教师提供了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而且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下,正是这些框架和程序束缚了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制约了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的新的“人本位”教学观已逐渐“浮出海面”。打破模式的禁锢,改造、重构课堂教学,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创新教育的呐喊,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创新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无式”的,因为只有在这样“无式”的、自由不羁的课堂教学时空里,教师才能发挥最大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释放教学的热情,展现教学的艺术,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立足丰富的现有资源,开发无限的生成性资源,挖掘、培养学生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身心自由,真正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无式”的课堂教学淡化主导,更符合教学自然主义

教学自然主义即教学应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并体现其内在的本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既然如此,教师的主导应淡化,学生主体应在教师潜移默化的主导下形成一种自然合理的自动。然而,在“以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用理想中的模式,引导学生去训练,完成他们认为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用他们自认为很高明的课堂演练,牵着学生去发挥,而无视学生纵飞、驰骋的心理,无视学生自由、奔放的想象和充满奇异色彩的创造,更无视学生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例如,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海漫记》里提到的一堂课:本来已设计、计划好了的一堂课,可是一上课,发现黑板没擦,一黑板数学题。他略一沉吟,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他拿起黑板擦,一下一下地擦起来。嘴里说:“也许是上节课老师拖堂了,值日生没来得及擦;也许是个别同学的题没做完,不能擦……”语音未落,几个学生快步走上讲台,夺他手中的黑板擦儿。“咱们合作,优势互补,我擦高的,你擦低的。”他对其中的值日组长说:“正好有两个黑板擦儿。其余同学请回座。”接下来他让学生以《擦黑板》为题写了一篇作文。于老师用亲切、朴实语言,构建和谐、融洽的氛围,间接地淡化了教师的主导,激发了学生的“性本善”,挖掘了学生“无比优秀的潜能”。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活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不仅是学习者、模仿者,更是表演者、创造者。师生共同面对问题情境,解决问题,并灵活转化为课堂生成性资源。

二、淡化结构,更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无式”的课堂教学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的科学性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情感、个性,它用艺术的手段和方式来实施创造性教学。这样的课堂结构已淡化,课堂的内容更丰富,教学的技巧更高超。正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例如,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刚一进教室,一名学生便站起来举着《三国演义》说:“老师,我查到《草船借箭》的资料了。”这时,教师已经按原来的课堂结构设计进行导入,就说:“那你说说你查到了些什么?”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教学。又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整堂课像讲故事一样,而学生都是故事里的角色。其中有一个环节,当学生读完“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教师大声怒斥:“大胆,竟敢要挟本王,来人哪,拉下去斩了。”读书的学生吓了一跳,其他学生开始也一愣,接下去都笑了。“无式”的课堂教学,淡化结构,丰富内涵,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更能够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学生在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中,个性得到释放,热情得以挥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三、淡化共性,锻炼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无式”的课堂教学表现在每一位教师身上就在于它带上了鲜明的个性特色,而那些“自主、合作、探究”的衡量课堂教学标准的共性理论,在“无式”的课堂教学中被淡化。“无式”的课堂教学不会被任何一种固定的模式所制约。它既是教师在教学上创新能力的表现,也是创新能力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教师个性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活动,又直接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假如孩子离开你时是灰色的,无个性的,那就意味着你没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东西,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恐怕没有比这种结局更令人痛心了。因为,我们称之为‘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因此,教师只有真正将创新的种子种进学生的心里,才能逐渐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开发、創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束语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会在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下慢慢淡化,逐渐消失,而“无式”的课堂教学总能常教常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需求、发展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路,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就像十五年前听于永正老师的《草》和现在再翻阅他的实录,依然是耳目一新。“无式”的课堂教学不表示“无结构”。它正如散文的特点一样“形散神不散”,表面上形散,但又最讲究严密的结构,只不过它来得轻轻松松、无声无息,“润物细无声”;它讲究技巧,又不夸耀技巧;它又不被所谓的重点、难点、目标所束缚;它丰富而实在,“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只有保持常教常新的心态,才能真正打破“模式化”教学的禁锢,打造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促进无限生成的“无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静.教学,要去模式,更要去模式化[J].教育科学论坛,2017(17).

[2]周玉圣.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中学语文教学去“模式化”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3(17).

[3]黄信.学科教学“去模式化”探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4).

[4]胡海舟.个性化教学与教学模式化悖论关系的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5(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析课堂教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