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实验教学法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中的改革与应用
2018-01-31刘思琴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项目式教学法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中的具体的应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专业的专业课,所以本课程在数字媒体专业范畴以内根据数字界面设计课程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很好地将项目教学法融到数字界面设计教学的课程中去,并通过课程的评价体系检验了项目教学法的最终应用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字界面设计课程;方法;应用
一、 概述
数字媒体专业是一门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也称之为当代的新媒体,它是跨学科的学术领域,是在各门相关学科中提取相关的内容要素而综合起来的系统学科。数字界面设计作为数字媒体专业系统下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所涵盖知识面很广泛,其中包括包含数字界面设计、数字页面制作、网页动画制作;且需要熟练操作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等各种软件,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课程。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市面上对数字界面设计制作人才的需求,使学生基本掌握数字界面设计制作的技术,成为优秀的界面视觉设计人才。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对拟定的“项目”进行模拟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制订出相应的规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操作处理,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行独立完成,通常要规定项目的进度和时间,并在项目结束时,需要呈现出实际产品或成果;学生可以通过对项目整个流程的模拟了解并掌握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二、 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笔者近年来经常从事数字界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基于数字界面设计课程的项目教学方法,这一套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项目模拟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一下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界面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与方法。
1. 加强基础技能训练,打好实验课程基础
基础训练包括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技术操作的实践练习。本课程的教学是建立在前期专业理论以及技能实际操作的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在整个课程的初期阶段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以及加强软件的操作练习是为了接下来要进行的分组的项目实训做的热身训练。这部分主要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脚踏实地的科研钻研精神。数字界面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范围也比较广泛,所有在课程前期会设置12~16个课时,讲解理论知识以及进行软件的巩固训练
2. 教师设置项目,学生组队进行项目实践
(1)教师设置项目。一般在数字界面课程开设初期,教师会对基础以及课程的推动进行一定的引导,在基础课程完成以后,教师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现状、学生的技能水平、本课程所涉及的项目在目前社会中的一个发展现状以及企业主和受众的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一定的评价和考量,进而根据评价和考量的结果设置一个到多个不等的项目内容,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向主流的数字界面设计方向进行靠拢,在此基础上也给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行创意的设计。
(2)限定人数,学生自由组定进行项目模拟。在老师拟出对应课程的项目以后,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能力匹配度这些因素自由组队,有利于团队的合作与分工。在《数字界面设计》实验课程中,按照每2~4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课程实验结果按每组的规模大小相应的递增或者递减项目成果难度和数量。
(3)完成項目任务书,最终以网页界面的形式呈现最终成果。项目任务书由背景研究、竞品分析、功能点确认、绘制思维导图、绘制交互图这些内容构成,在完成项目任务书后最终完成网页设计界面。其中功能点确认和绘制思维导图是项目任务书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果是否能够清晰完整且快速地传达客户的意图。各个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要进行因人而异的分工合作。整个过程,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对各个组的任务书进行分析和指正,并且对项目的进度、成果形式、完成内容等要制订出相对应的清晰明确的规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并要求在课程理论的基础之上进行项目模拟。
3. 完善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进相互学习
实验课程的最后一个内容,就是要建立完整的交流和评分制度。在课程过程中,要求各个组的项目任务书进行比较分析,定期将项目的阶段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学生完成最终成果以后,要求每个团队推荐一名团长对各自的项目进行阐述,教师再根据各组的成果以及团长的讲解进行评分。这样让学生明白,成果只是整个课程的一个部分,是项目教学法培养能力的手段。教师在设定项目的时候,要注意最好是相同或者相近的项目内,这样一是能够得到相对公平的评价结果;二是这样的评价机制能够敦促学生不断地完善团队成果,不断地进行探索比较与分析,开拓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方法。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各个团队最终的成果都是在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最终的成果都是较全面、更优化、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优秀成果。
作者简介:
刘思琴,湖南省张家界市,吉首大学美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