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户外活动时间对小学生近视预防效果观察
2018-01-31吴素芹
吴素芹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江苏 常州 213000)
近视指的是眼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之前聚集。近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会带来较大影响,虽然矫正眼睛与屈光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视力,但做好近视的预防工作更加重要[1]。小学生若发生近视,近视的进展速度越快,其在中年有很大概率出现高度近视,增加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脱离等眼科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延长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预防近视非常具有必要性[2]。今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校某小学200例学生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市某小学200例学生。学生研究前均给予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2011)检查5m远视力。学生及家长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疑似远视眼、沙眼、青光眼等其他眼病学生,配戴角膜塑形镜学生,进行过屈光手术学生,眼内压高于25mmHg及研究期间有转学流动情况学生。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为5至12岁,平均年龄为(7.9±0.6)岁,1至2年级41例、3至4年级42例、5年级17例。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为5至12岁,平均年龄为(8.0±0.5)岁,1至2年级40例、3至4年级43例、5年级17例。两组学生资料中年龄、性别、年级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100例仍采取正常户外活动时间。即上午8:30第一节课开始共四节课,每课40分钟,除第二节课课后20分钟集中体操及休息外。第一节、第三节课后皆休息10分钟。下午2:30第一节课开始共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课后有20分钟眼保健操及休息,第二节课课后有10分钟休息时间。休息时间除教师强制安排做课外体操与室内眼保健操外,其余休息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
观察组100例上午与下午各延长30分钟休息时间,即上午第一节、第二节与第三节课皆提前10分钟下课,下午第一节与第二节皆提前10分钟下课(第一节课结束后即做眼保健操),下午第三节课延后10分钟下课。在休息时间内,班主任要做好监督与组织工作,嘱咐患者勿要课后看书学习,组织学生到操场玩耍、踢毽子、打球、跳绳、跑步等。严禁学生课后使用电子设备,对部分近视学生要求佩戴低度凸透镜等。教师嘱咐学生家长加强配合,在学生放学回家后做好保护视力监督工作。
1.3 观察指标
研究前后用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2011)检查5m远视力,先检查右眼再检查左眼,所有检查皆为裸眼视力。每个视标被检时间不高于5s,在4.0到4.5、4.6到5.0、5.1到5.3各行认错数分别不得超过1个、2个与3个。被检眼视力不足5.0即被称为近视,双眼中只要有一眼位近视即被诊断为近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学生的近视率与裸眼与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 VS 3%与(5.14±0.21)VS(5.13±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裸眼视力显著较高,即(5.12±0.24)VS(5.01±0.22),近视率显著较低,即2% VS 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一般而言,若在小学阶段出现近视情况,近视的发展速度会更高,青年或中年时期很可能发展成高度近视。
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除了学校与家庭给予的繁重的学习压力外,电子设备的普及与快速更新也是重要原因。延长学生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够减少学生在室内接触课本文字的时间,缓解眼部疲劳。严禁学生使用电子设备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子辐射对眼部损伤。此外,由于户外光线比室内充足,光照水平更高,通过引起瞳孔收缩、增加聚焦深度、减少视物模糊、增加视网膜多巴胺合成与释放等机制,让学生视野更宽广且视物更清晰,因此学生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越长,眼部接受的自然光线越多,眼睛越能得到更充分的休息[3]。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户外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学生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眼部血液循环,对视力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嘱咐学生家长共同预防学生近视,让家长做好校外监督工作,能够让预防工作得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延长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能够有效预防近视,改善学生的视力情况,延缓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建议在各小学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