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8-01-31古力米热肉孜
古力米热·肉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随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提出,越来越多的优质化、个体化、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开展起来,同时对于护患沟通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护患沟通指的是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围绕治疗期间产生的人际沟通,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明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1]。基于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门诊这种人流量较大的科室。为了进一步探讨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的方法及应用意义,我院门诊针对收治的80例患者实施了如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门诊收治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不低于18岁。根据入组奇偶顺序分为2组,每组40例,奇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干预,偶数为研究组,在常规门诊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干预。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20-78岁之间,均值48.5±5.3岁。研究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在20-76岁之间,均值48.8±5.1岁。前述资料上两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门诊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除了常规护理干预外,还加强护患沟通交流,措施如下: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做好访视,和患者沟通时要注意语气温和,并简单易懂。对患者姓名与性别、床号等进行核对,并解释访视的目的,通过简洁的语言解释用药方案和输液时间,同时告知输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早缓解紧张与焦虑。在进行输液时做好交流,缓解担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在接受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简单的对患者进行门诊的基本情况介绍,并解释输液期间可能存在的不适情况,以及处理措施。在患者的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严密观察患者的状况变化,发现不适及时处理。在患者输液期间,护理人员应当注意患者的保暖,做好隐私保护。护理人员也应当尽可能的全程陪护与照顾。在患者准备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离院手续办理,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注意的事情,比如治疗后多休息,若有不适及时回院处理等。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实施统计学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 护理满意率[2]: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问卷为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评分100分,评分越高越满意,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评分范围包括≥90分、70-89分、<70分,满意率以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计。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中包括满意患者34例,对照组中包括满意患者28例,满意率分别为85%和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门诊属于比较重要的科室,在这个科室中,往往日常人流量较大,护理人员工作任务较为繁重,难以对所有的输液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加上对患者往往自身疾病不了解等,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难以有效配合输液工作[4]。基于此,针对门诊患者要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尤其要加强护患沟通交流,促使患者及时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我院将收治的门诊患者80例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加强护患沟通交流,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于输液患者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但护理人员工作任务较为繁重,难以满足所有患者的护理要求,为此要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加强护患沟通交流,促使护患关系和谐[5]。护患沟通期间应采取开放式沟通交流,当患者被告知诊断与治疗,要鼓励他们主动表达自身的情感与焦虑。在具体的护患沟通交流中,利用心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提高依从性。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门诊输液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