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
2018-01-31包建华谷申森
包建华,谷申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特需病房,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作用,主张给予孕产妇优质、高效的围产期护理服务,以优化其分娩方式,改善妊娠结局,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健康[1]。本次实验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就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其分娩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现作如下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孕产妇纳入本次实验,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产妇20—37岁,平均(28.1±3.9)岁;孕周36—41周,平均(38.7±0.8)周。对照组产妇20—36岁,平均(28.4±3.6)岁;孕周36—41周,平均(38.8±1.0)周。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无明显区别,P>0.05,实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交流,发放健康手册,讲解相关分娩知识,指导其进行相关检查。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产前护理。为产妇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确保病房卫生、整洁、空气清新,控制好室内温湿度;向产妇发放健康手册,向其系统讲解分娩常识,告知腹部和腰骶部按摩的方法,介绍各类分娩方式的优缺点,提倡采取自然分娩;密切观察产妇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多安慰和鼓励产妇,可在病房播放轻音乐,嘱咐家属多陪伴产妇,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向产妇介绍术中缓解疼痛的方法,打消其顾虑。(2)产时护理。向产妇介绍分娩时的呼吸方法,可采取拉梅兹呼吸,指导产妇选取合适的分娩体位,助产士需全程陪伴产妇;在分娩时需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可通过肢体接触、语言安慰等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在产妇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时可采取按摩的方式缓解疼痛。(3)产后护理。嘱咐产妇多卧床休息,并告知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加强对产后并发症的监测,讲解母乳喂养的技巧,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指导产妇多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多饮水,以保持大便畅通。
1.3 评价标准
1.3.1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
1.3.2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统计对比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相关实验资料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标准差(±s)标示,开展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开展卡方检验,根据得出的P值大小判定组间差异,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72.5%(29/40),剖宫产率为27.5%(11/40);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为47.5%(19/40),剖宫产率为52.5%(21/40)。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X2=5.208,P=0.022。
2.2 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对比
观察组产妇产程总产程时间为(465.2±71.8)min,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544.6±74.3)min,组间比较t=4.860,P=0.000。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35.1±17.4)ml,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82.6±19.7)ml,组间比较t=11.430,P=0.000。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6/40),组间比较X2=3.914,P=0.048。
3 讨 论
分娩是女性所特有的生理过程,属重大应激事件,多数产妇会伴有明显的负面情绪,并影响到分娩的正常进行,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和母婴健康。如何做好围产期护理干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话题,常规的护理方法不够系统、人性化,其实际应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产妇对护理服务水平的高要求。综合护理是一项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现代化护理模式,能在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对产妇实施心理、饮食、并发症、疼痛、健康教育、呼吸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利于改善其不良情绪,提升分娩配合度,利于提升自然分娩率,确保分娩顺利进行,利于保障母婴健康。综合护理的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路,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受到产妇及其家属一致好评[2]。本次实验表明,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的孕产妇围产期护理中更具优势,其阴道分娩率更高,总产程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本次实验结果类似于王会润[3]的实验结果。
由上可知,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临床分娩情况具有积极的影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