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路径及有效机制研究*

2018-01-31王建明

关键词:立德立德树人育人

黄 凯,王建明

(苏州科技大学 a.校长办公室;b.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将其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就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立德树人”的实施路径,架构“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提高“立德树人”的育人成效。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本义即树立德业,培养人才。“立德”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关于“三不朽”的论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体现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人们的行为规范,任何时代都强调“德”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此时我们强调“立德树人”,并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新时代的“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树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社会主义新型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反映,并且是为维护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3],是广大高校青年学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也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新时期我们大力倡导“立德树人”,正是为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内涵。

当下,国际形势变化深刻,社会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情况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更加复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敌对势力渗透争夺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师生群体尤其是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异质性强,日常行为表现更加多样,价值选择更加多元,接受信息知识的载体更加丰富。其中,信息载体日趋丰富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量不加筛选和甄别的社会思潮蜂拥而至。这种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为高校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培养营造了宽松而有益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促进其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相随而至,严重侵扰和腐蚀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智,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就高校而言,作为“立德树人”工作重要内容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由于受理念、机制、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往往偏于注重规范约束与社会调节功能,忽视对受教育者德性品质的涵育,致使其自身发展同样面临着多重困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教育内容变得越来越空洞和制度化,在社会思潮的涌动下,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体主义道德变得愈发难以坚守。上述种种迹象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就个体而言,大学生的道德差异显著扩大,道德水平参差不齐,社会道德失范的案例层出不穷,“借贷宝”“裸条门”和校园暴力等与大学生道德水准不相适应的负面事件屡屡发生,传统的义利观不断受到冲击。

面对这些新情况,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立德树人”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如何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一)以高校决策者和管理者为主体的意识形态管理路径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作为该领域的“掌舵人”,应充分认识抢占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的重要性,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意识形态管理思路、内容形式、方式手段和制度机制,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即表现为一个“一”和三个“度”。 “一”指的是抓住一条主线,就是保持高校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三个“度”是对高校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意识形态管理路径的具体落实。其一,理论的深度。注重从高校思想政治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关系,以及各学科同向同行的实践入手,积极探索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为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其二,实践的广度。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背景下急需解决的机制问题,是确保“立德树人”实践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从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五个方面着手,建立符合高校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发展规律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确保德育实践的广度。其三,机制的前瞻度。面对教育影响多极化和由此产生的教育环境泛化的新形势,高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既要考虑如何进一步改革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机制问题,如思想政治课与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整合机制;又要有更高层面的思考,如思想政治课教师文化自信、校史校情及本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等问题。这些都体现了机制建设的前瞻性思考。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立德树人”双重教学实施路径

以教师为主导的“立德树人”双重教学实施路径的实现,一方面要依靠课堂理论教学路径,包括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专业课堂教学、实体课堂教学与虚拟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依靠课外实践教学路径,包括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

现阶段高等教育中,课堂教学处于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因此,务必将“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教育的全部课程,利用课堂教育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养成优良的品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最基础、最主要的载体。在课堂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作为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涵育,进而达到强化个人行为规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目标。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一般课堂,不仅有传授相关知识的功能,还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文以载道”式的渗透教育[4],如专业课程中的辩证法、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贯穿和渗透,教师人格言行的示范教育等,这也是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补充。通过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和教育合力,实现将教育与育人更加自觉地、有机地融合起来的目标。目前上海市高校正在重点推进的“课程思政”工作,其创新基因就是推进思想政治课堂与专业课堂教学的协同一致。此外,教师还要树立“大课堂”的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这样,师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一步交流讨论课堂上来不及讲深讲透的观点,进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

作为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课外实践教学以其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实践操作的灵活性、参与主体的群众性、实际效果的亲民性等特点,成为以教师为主导的“立德树人”双重教学实施路径的重要补充。它主要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组织建设、班级社团活动等多维度领域的渗透方式,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隐性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高校学生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完善其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个人价值理念的过程。因此,全面系统地挖掘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第二课堂资源,拓宽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将成为提高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趋势。苏州科技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近年来学校逐步将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依托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事团学工作等情况和取得的各类成绩,为每个学生打造“第二课堂成绩单”, 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反馈,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促进思想品德和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

(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自我修炼路径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认为,“自我修炼”(Personal Mastery)就是个人主动学习,修炼提高,是受教育者从自身内部自主、自觉地进行品德塑造的过程。[5]这里所说的“立德树人”就是一种自我修炼。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根据这一辩证思想,自我修炼就是学生将“立德树人”教育的要求转化为自我需要,提升德性自觉,形成向上、向善德性品质的内部因素,从而实现道德规约自觉转化为道德素养的过程。大学生通过自我修炼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过程高度契合了道德教育的本质: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品德老师。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修炼:一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二是要注意发挥大学生朋辈教育的影响。

引导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修炼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往往因为不能明辨、选择正确的义利观而陷于困惑和迷失,甚至陷入畸形价值观的误区。因此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就要积极引导和启发他们品德修养的自觉性,指导他们开展“立德树人”道德实践,使他们在教育活动的影响下准确掌握自我教育的方式和方式,自觉地升华情感、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崇德向善,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影响大学生的关系中,朋辈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德育方法。朋辈之间因具有相同的背景、相似的经历,更容易实现一起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的目标。朋辈交往中,每个人都发挥着主体教育的作用。由于彼此地位平等、话题相投,发挥朋辈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带动性和创造性,使彼此迅速达成“德育共识”,实现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和成长。

(四)以校园文化环境为主体的熏陶培育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历史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的特殊的社会文化形态。借助校园文化的熏陶培育,覆盖和影响最广泛的学生群体,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影响青年群体最有成效、阻力最小、成本最低的理想途径。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所具有的广泛渗透、网络化传播的特殊优势和引导作用,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一是整合资源,构建校园文化阵地。当前,传统校园文化与外来文化从各自为政到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文化融合视野下,内容为王的规律依旧存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文化渲染必然要与时俱进,实现阵地建设的创新和方式的转换革新,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类文化论坛、校园讲坛、艺术节、科技节等传统并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平台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在内容的凝练、提取、呈现、推送上下功夫,做成好看也“好吃”的文化“盛宴”。同时,做好各类校园文化潜力资源的挖掘,如对校史的再认识、对校貌的再塑造、对活动形式的再思考、对文化内涵的再丰富、对师生关系的再发展等,并为德育工作服务,使校园文化有温度、有力度、接地气、有生气,进而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知晓度、认知度和执行力,使各类校园文化平台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传播新平台,不断壮大主流道德价值观阵地。二是巧借现代传媒之力,发挥育人作用。现代传媒的急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校报、广播站等媒体逐渐淡出校园文化的中心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电视、直播平台等“掌上平台”,它们在内容推送时一定程度上摒弃了教化性、规范性特征,逐步演绎成兼具内涵宣传和趣味通俗的网络校园文化,从而容易被最广泛的高校学生群体接受,在朋辈中广泛传播。高校德育工作应利用这一显著特点,巧借东风,在合理选取、筛选的基础上,将其中精华部分作为主要资源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五)以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虚拟社区协同育人路径

大学是有形的,但大学的德育工作是无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立德树人”教育早已突破校园的有形藩篱,成为急需高校与社会、家庭等力量共同关注和关心的重要命题。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潜力,完善以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虚拟社区协同育人路径将成为可能。

“社区”(community)这一概念本质属性是它的地域性和社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熟知的由街巷邻居等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为核心的传统社区生活方式逐渐被互联网系统所搭建的跨越时间、空间的电子社区,即虚拟社区所替代。由新媒体技术所生成的虚拟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社区结构被网络重组,人们在电子空间里通过精神交往形成具有共同归属感的新的联合体。“互联网用户构成的社区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其人口结构将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有关。”[6]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虚拟社区协同育人路径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知识、经历、体验、价值观等思想理念、精神境界、教育过程方面的全面共享与交流。在虚拟社区这一特殊空间里,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之间有了更多的关联性,四者之间通过相互关联和接触,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网和道德圈。虚拟社区使得高校的德育过程不再是受教育者被动的储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而是受教育者在与虚拟社区的交流与共享中真实自如地表达自己对道德生活的理解,进而获得评价反馈的过程。虚拟社区的共享与信息反馈功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和设备的功能得到无形拓展,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从而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当然,上述路径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有彼此独特的作用,但都不是万能的,需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合力作用,才能提升教育效果。

三、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常态化机制

如何充分发挥上述五大“立德树人”路径作用,构建“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高效常态化机制极为重要。“立德树人”的这一常态化机制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深入开展“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常态化机制主要包括高校党委加强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机制、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全程育人机制、各部门教职员工协同创新的全员育人机制、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全平台育人机制、家长代表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一)高校党委加强意识形态的全面领导机制

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高校领导。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反复要求高校党委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高校党委务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7]。因而,高校领导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的高度,增强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此项工作,并常抓不懈。在此基础上,要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吸收相关部门、各级教育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并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呼应;要建立健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决策、实施、研究咨询、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以及监督检查机制;要注意定期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开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方案,并予以督促落实,确保整个高校德育系统的有效运转。

(二)专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全程育人机制

加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德育专职工作者无疑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这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高校德育工作专门队伍建设,确保教育全程覆盖,对于发挥高校“三全育人”常态化机制的作用十分重要。从当前高校德育专职队伍的基本情况来看,要加强这支队伍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把好入口关,切实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善于做学生工作的人员,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用“四个统一”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二是加强这支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其自身的思想业务素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培训计划,充分利用高校自身优势,灵活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对这支队伍的培养培训力度;三是通过制度落实专业课老师、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学辅助人员的育德职责,强化考核,系统性地把德育渗透到各个部门、各类成员的工作中,通过目标分解,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三)各部门教职员工协同创新的全员育人机制

要改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工作状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的全员育人机制,明确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等全体员工的德育责任,使各方面教育互为补充、协同共进,形成全员育人合力,就显得十分必要。高校党委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也是最终决策机构,要强化党委的决策职能;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则要发挥党委决策辅助机关的职能,发挥研究咨询、工作协调、信息收集与反馈、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职能;学校宣传部门、信息中心等要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聚焦线上线下两空间,坚持两线并进,推进网络思政工作创新,主动利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博、微信等形式,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探索“微方式”开展工作;学生管理服务部门要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形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全平台育人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8]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教育对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其核心就是抓好教师、教室、教材三个教育阵地建设,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材使用把关、教学过程督导制度,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要加强对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尤其是网络校园文化阵地的管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和便利,开发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防范和抵御意识形态渗透、校园传教渗透,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占领阵地、建好阵地、管好阵地,旗帜鲜明地对错误思想予以抵制。

(五)家长代表和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立德树人”工作不仅仅是高校本身和教育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其中家长代表和社会力量是实现“立德树人”全方位覆盖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首先就家庭而言,它是学生个体在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家长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使得家庭成为继学校之外开展德育的重要场所。“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9]因此,高校要积极吸纳家长力量,通过其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的渗透式教育,保证家庭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传承性和连续性。其次是社会力量,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高校德育的受众群体——学生的生活和实践同样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并总是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渗透,社会力量已经越过高校的围墙,开始对学生群体产生越来越重要的辐射影响,这些都对新时期的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机制,解决以往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学校、家庭和社会脱节的问题,通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情感熏陶和道德教化,以及社会力量在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实践中的补位教育,实现三者良性互动,形成德育新合力,最终实现“立德树人”工作全方位覆盖的目标。

猜你喜欢

立德立德树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