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与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

2018-01-31夏艺萍肖艳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伦理学伦理护士

夏艺萍,肖艳梅

(1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106291327@qq.com;2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湖南 衡阳 421001)

1 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以护理道德为研究对象,探究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护理人员相互之间、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护理人员与护理科学之间以及护理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护理道德意识、规范和行为的科学[1]。随着护理学科的独立和护理职业地位的提高,护理伦理学作为护理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自身发展黄金时期。大部分护理学院已经开设了独立的护理伦理学课程,并且联系临床实际对护理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护生应该具备的伦理决策能力、人文关怀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开始出现在大学课程之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学科发展、临床实践需求存在差距。

1.1 院校护生护理伦理学课程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项针对35所高等护理院校的调查显示,我国护理伦理学课程内容按照开设院校比例依次为护理伦理纲领(80.0%)、护理专业与伦理(74.3%)、伦理理论和规范(69.4%)、人的生命尊严(62.9%)、生命伦理的必要性(48.6%)及伦理判断(17.1%)[2],涉及范围较广,但是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3]。我国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时数一般为18~36学时,课时少,内容多,护生很难利用有限的课时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4]。目前我国护理伦理学授课教师队伍构成复杂多样,教学水平参差不齐[5],人文学科背景的占51.4%,护理专业背景的占28.6%[6],缺乏专业的护理伦理学教师。教学方法沿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教学活动规范统一,侧重讲授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部分学者进行过一些伦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PBL 教学法的应用方面,但是少有综合教学方法体系的研究报道,教学方法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仍未能很好地融会贯通,学生伦理决策能力的提高有限。

1.2 实习护生护理伦理学延续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3 所综合性医院的360 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显示,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伦理认知水平薄弱, 56.2%的护生不能准确判断哪些问题属于伦理问题。其中,67.9%的护生不知道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职能,71.4%的护生不知道平等对待患者和保护患者的经济利益,75.0%的护生不知道“三查七对”属于护理伦理的范畴[7]。临床实习注重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大部分教学医院没有针对护生伦理道德培养的具体措施,更没有将护生伦理决策能力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大部分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会接受集中培训,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专门的护理伦理道德教育,护生伦理知识来源于其在学校接受的护理伦理学理论学习。部分临床带教教师为中专或大专毕业,未接受系统规范的护理伦理学教育,伦理知识储备较差,伦理认知观念较为狭窄,认为只要态度好、不出错就可以避免伦理问题,不明确护生培养目标和自身带教职责,注重护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只有当护生真正遭遇伦理问题以后才会被动给予一定的指导[8]。部分带教老师“慎独”修养不够,在工作任务繁重、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能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也给护生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9]。护生反映带教老师很少针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伦理道德指导,也很少针对日常护理行为隐含的伦理道德进行分析[9]。

1.3 医院护士护理伦理学继续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某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42.9%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基本了解,47.7%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 20.0%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不了解[10]。许多医院将伦理教育等同于医德医风建设,缺乏为护士提供护理伦理学继续教育的机制[11],对护理伦理继续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支持和配套制度,在护理人员年度考核、职称评聘中未能体现对护理伦理能力的要求[12]。虽然目前不少医院已经意识到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重要作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护理伦理学继续教育,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并且“只培训不评价”,没有针对培训内容和效果的有效评价措施,未能达到继续教育的真正目的[13]。护理人员每天都在经历伦理问题和面临伦理困境,89.7%的护理人员认为护理伦理学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同等重要,40.0%的护理人员认为自身伦理决策能力一般或不能确定,50.0%的护理人员不满意当前医院护理伦理状况[14]。同时,我国医疗保健系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经常出现理论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不甚一致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临床的伦理决策与伦理实践。

2 我国护理伦理学综合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构建一个终身性的教育体系、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形成一个适应我国国情、满足我国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的护理伦理学教学体系。

2.1 构建终身性的护理伦理教育体系

护理伦理教育是“终生教育”,要真正提高护理人员护理伦理知识储备和临床伦理决策能力,建立一个涵盖院校课程教育、实习期间延续教育、临床继续教育在内的连续性、长期性的终身教育体系,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

院校教育注重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将护理伦理学与基础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一样作为护理基础教育主干必修课程开设,把护理伦理知识渗透融入护理专业知识中。借鉴国外一些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经验,发挥学校的教学特长,让护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护理伦理学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伦理规范体系,掌握分析和解决护理伦理问题的方法,加强护生伦理知识储备,提高护生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护生良好的伦理素养。实习延续教育是护生体验护理职业行为、感受职业心理、强化职业认知的关键阶段,将护理伦理学教学延伸到护生临床实习阶段,把护理伦理素质要求纳入实习大纲,院校互动共同进行护生伦理素养培养,护生通过接触、讨论、解决临床实际伦理道德问题,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所见的伦理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抽象的伦理教育形象化、具体化,把理论知识和伦理原则内化为职业道德和伦理决策能力,提高护生分析、解决临床伦理难题的能力。继续教育是护士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一种终身教育形式,医院可以将护理伦理教育纳入护士继续教育计划中,作为年终考评项目之一。根据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或工龄以及不同层次护士的伦理学知识水平及需求,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题培训、解析临床常见伦理问题、介绍最新信息动向,定期派遣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鼓励护士关注护理伦理书籍、期刊、网站,了解护理伦理发展的最新动向,开阔护士视野,提高伦理意识,规范伦理行为,转变护士服务理念。

2.2 构建实践性的护理伦理教学内容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以培养护生的伦理道德和伦理素质为目标,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除了提升护生的职业素质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护生处理临床实际伦理问题的能力。立足国情和医疗现状,结合社会热点和临床常见伦理问题,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满足临床需要的实践性护理伦理教学内容。

通过借鉴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成果,设置与护理实践密切相关的伦理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借鉴国外伦理学的发展成果,结合我国临床护理伦理情境,可以将护理伦理学教学内容分四方面讲述。一是护士和护理对象之间常见的伦理问题,除了强调知情同意和保守秘密之外,应该包括安乐死、临终关怀、器官移植、基因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颇具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护士在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除了强调承担责任、玩忽职守之外,也要关注在护理工作分配与护理权力移交他人过程中产生的伦理困惑。我国护理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尚需面对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决定患者的治疗这样的伦理困境,这是基于我国国情特有的伦理困境,需要在护理伦理教学内容中体现。三是护士和专业之间的伦理问题,除了强调护理实践和护理教育准则的实施、护理人员社会经济地位和工作条件的公平合理之外,也要注重管理上对个人的不公正和参与以人为主体的学科研究等伦理问题;四是护士和同事之间的伦理问题,除了强调医护关系和对医护质量标准的监控之外,也要加强与高年级护士的关系和护士与其他同事之间关系处理的伦理问题。护理伦理学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将人文素养和生命关怀融入护理伦理学教学内容中,从人文角度思考伦理问题,凸显护理专业特色和护士关怀情操,形成护理伦理教育特色。

2.3 构建双师型的护理伦理师资队伍

学生对教师所持的态度与学科的学习兴趣关联很大,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成立护理伦理学专门教研机构,配备护理伦理学专门教学人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护理伦理教师队伍,强化护理伦理学师资力量。

护理院校和医院双方合作培养师资,共同搭建教师互动平台。有医学背景的教师通过进修人文课程提高人文素养,有人文背景的教师通过医学学科听课或临床见习增加医学知识储备。在讲授护理伦理理论知识时结合护理趣闻趣事、临床典型案例,避免理论知识空泛枯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解专业技能时引导学生伦理思考、传播伦理知识,树立学生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的工作态度。组织护理专业教师和伦理专业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应用中的护理问题,加强护理学科与伦理学科内部交流合作,教学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达到知识互补、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功能,聘请委员会临床经验丰富和伦理决策能力较强的专家学者做实践指导教师,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座谈会,让学生汲取临床一线的护理经验、增加切身感受。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支持教师跨专业合作,逐步培养—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4 构建多样性的护理伦理教学方法体系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的学科,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难以达到有效提高伦理实践能力的目的,建立以课堂讲授法为基础 ,案例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基于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为补充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体系。

教学模式由“填鸭式”的被动式教学转变为“双向型”的主动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一化教学”转变为“多样化教学”。确立护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护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促进护生动口、动手、动脑,发挥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特定情景,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下,根据所学知识寻找、分析问题,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参与式教学运用小讲座、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等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互动学习和视觉技术等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领会、掌握所学知识。体验式教学法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创造实际情景,将抽象、枯燥的伦理学原理与具体、生动的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置身真实环境,巩固课堂伦理知识,感悟天使行为,实现自身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提升与重构[15]。

〔参考文献〕

[1] 徐晓霞.护理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24-125.

[2] 张新庆.护理伦理学研究之沿革与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6):2801-2805.

[3] 张凤英,李晓玲,胡晓林,等.《护理伦理学》课程探究式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1):90-92.

[4] 王向荣,肖强.提高《护理伦理学》教学效果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34-35.

[5] 廖春玲,田丽欣,严丽丽.高职院校护理伦理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护理研究, 2012,26(2):368-369.

[6] 孟利敏,许瑞,杨玲燕.基于临床实例的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伦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5):592-594.

[7] 刘辉.PBL融合CTM教学法在《护理伦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125-126.

[8] 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488-491.

[9] 袁曦.论中国哲学与护理伦理学的融合:以慎独为切入点[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0-351.

[10] 郑双双,胡琛.本科实习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掌握、运用及需求的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11(9):823-825.

[11] 孟利敏,刘波兰,许瑞.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再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73-74.

[12] 马信华.关于临床护士实施护理伦理再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2):88-89.

[13] 戴晓婧,刘雯,卢慧芳,等.武汉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护理伦理问题认知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21):2601-2602.

[14] 伍永慧,段霞,施雁.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认知及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71-73.

[15] Wadensten B, Wenneberg S, Silén M, et al. A Cross Cultural Comparison of Nurses’ Ethical Concerns[J]. Nurs Ethics, 2008,15(6):745-760.

猜你喜欢

伦理学伦理护士
最美护士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