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王祯农书》词语四则
2018-01-31丁建川
□丁建川
[内容提要]《王祯农书》中“风斤”“望迷”“”“擿行”四词,《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或未收录,或有释义未当、未尽之处。“风斤”一词意为“锋利的斧头”,源自《庄子·徐无鬼》“郢匠运斤”故事,但《汉语大词典》释为“尖厉的寒风”,且未列典源出处;“望迷”义为“迷蒙”,《汉语大词典》等未收该词;《汉语大词典》无“”字,应为“络”的俗体字,音义相同而形异,在《王祯农书》中义为“缠绕、束缚”;“擿行”义为“以足蹬动点地而行”,《汉语大词典》等未收。
王祯,元代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中国古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王祯农书》成书于1313年,是中国古代重要农业典籍之一,全书正文约 12万字。书中有些词语,《汉语大词典》等辞书或未加收录,或收录但在释义、书证方面有未当未尽之处。本文不揣谫陋,就《王祯农书》中出现的“风斤”“望迷”和“”“擿行”四个词语的释义求正于方家。
一、风斤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之三》“铁刃木杴诗”句:杴头利刃拟风斤,裁割畦田尔策勋。莫谓等闲农事了,人间经界要平分。①诗中“风斤”一词,《汉语大词典》收录,释为“指尖厉的寒风”,引杨万里《春夜孤坐》诗:“老来觅句苦难成,细把风斤镂薄冰。”②
考“风斤”一词,源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斵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③后以“风斤”指锋利的斧斤,也可指技艺高超。如:
1)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唐·李白《李太白文集》卷一)
2)夫操风斤者无可弃之材,入兰室者被维馨之美。(宋·胡宿《文恭集》卷三十)
3)乃知成风斤,要斫郢人鼻。(宋·曾几《茶山集》卷二)
4)月斧争鸣,风斤运巧。(宋·戴复古《石屏诗集》卷六)
5)余刃庖丁解,风斤郢匠成。(明·朱珪《名迹录》卷六)
6)施风斤之巧斵,加月杵之精研。(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三〇九)
“风斤”是个典故词,和它出自《庄子·徐无鬼》同一典源的典故词语还有很多,如“郢工”“郢匠”“郢刃”“郢中质”“郢人运斧”“郢人斤斧”“运斤成风”“成风尽垩”“斤风”等等。后人诗文以“郢匠”指巧匠、巨匠,以“郢中质”指契合无间的知音,或以“斤风”形容技术高超,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庄子》这一典故内涵的发掘和运用。
王祯诗句“杴头利刃拟风斤”,比喻杴头的铁刃就像挥舞成风的斧头一样锋利,“风斤”一词源头在《庄子·徐无鬼》。《汉语大词典》释“风斤”为“尖厉的寒风”,应属随诗释义,并非“风斤”之本义,而且释义时未指明该词的典源出处。薛瑞生(2011:904)笺注杨万里《春夜孤坐》诗时即引《庄子·徐无鬼》“郢匠运斤”典源,可谓得之,可以证之。
二、望迷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一》“梯田”诗有如下诗句:“田家富贵如云泥,贫无锥置富望迷。”其中“望迷”一词,缪启愉《东鲁王氏农书译注》因体例不涉王祯诗歌而未做注释,查《汉语大词典》等词典皆未见收录,令该词有些费解。
其实“望迷”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用例不少。如:
7)绮陌夜来雨,春楼寒望迷。(后蜀·韦縠《才调集》卷六)
8)望迷渔荻荒寒境,思挟琴髙汗漫游。(宋·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卷八)
9)望迷烟树合,影回星汉移。(宋·刘跂《学易集》卷二)
10)碧草望迷烟漠漠,黄梅看熟雨垂垂。(宋·王之道《相山集》卷十)
11)湖山围绕吾庐静,草树高低野望迷。(宋·吴芾《湖山集》卷八)
12)望迷荆楚山川外,浮遍乾坤日夜间。(宋·袁说友《东塘集》卷四)
13)凉气先秋至,重阴接望迷。(金·元好问《中州集》卷四)
14)坐定园花红雨断,望迷宫树绿云层。(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八)
15)行尽崎岖方见塔,望迷楼阁但闻钟。(明·杨基《眉庵集》卷八)
综观上引诗句,“望迷”一词,皆有“迷蒙、朦胧”义,或因距离远,或因面积大,“碧草”“楼阁”“荆楚”等看起来迷迷蒙蒙,如烟似雾。
上引王祯诗句“田家富贵如云泥,贫无锥置富望迷”④,前后句义相承。上句“云泥”以云在天、泥在地作比,总说田家贫富差距极大;下句分说穷人家无立锥之地,而富人家的土地却多得迷蒙一片,一望无边。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四·薅马》:“薅禾所乘竹马也……乘之两股既宽,又行垄上,不碍苗行,又且不为禾叶所,故得专意摘剔稂莠,速胜锄薅。”⑤缪启愉(2008:434)注“”:“各本相同,不好解释,也许是‘惹’之误。”《汉语大词典》未收此词。
四、擿行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二·秧马》全篇抄录苏轼之《秧马歌并引》,其中引《史记》及裴骃注:“‘禹乘四载……泥行乘橇。’解者曰:‘橇行如箕,摘行泥上’。”对于此句,缪启愉(2008:402)注:“见《史记·夏本纪》。‘解者曰’是裴骃《集解》引孟康的注解,文同,惟本书‘摘’应依原注和苏轼原文作‘擿’,慢慢滑行向前的意思。”查《汉语大词典》等辞典字书中皆未收录“擿行”一词,“擿行”如何行?是否如缪注所释的“慢慢滑行向前”?
“擿行”词义重心在“擿”,其音、义都十分复杂。各辞典字书对“擿”字的注音有zhāi、tī、tì等,释义有“搜求”“探”“掷”等,让人莫衷一是。《汉语大词典》收释“擿埴索塗”一词,“谓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擿”注音zhāi,“搜求;摸索”义;《汉语大字典》在释义中也引了“擿埴索塗”,注“擿”为tī,“探”义。二典书证、注文皆为西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李轨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另外,《正字通》“擿”字:“《法言·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谓冥行者以杖擿路寻地,埴即塗也。”台湾《重编国语辞典》释“擿埴索塗”作:“盲人用手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擿”注音为tì。
我们赞同《辞海》的释义,其释“冥行擿埴”:“语出《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冥行,夜间走路;擿,点;埴,地。擿埴,如盲人行路,以杖点地。后因以‘冥行擿埴’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路,暗中摸索。”“擿”释为“点”。《辞海》另释“擿埴索塗”,义与“冥行擿埴”基本相同,“擿”注音为tì。“擿埴”即“以杖擿地”“以杖点地”,释“擿”为“点”,与《法言》李轨注、《正字通》等释义相符,“擿”“埴”的语素义也能落到实处。本此,前引孟康所言“橇形如箕,擿行泥上”应解作:“橇的形状像箕,在泥上以足点地,蹬动而行”。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七》“蓑笠门”中提到了“橇”:“橇,泥行具也……尝闻向时河水退滩淤地,农人欲就泥裂,漫撒麦种,奈泥深恐没,故制木板以为履,前头及两边高起如箕,中缀毛绳,前后系足底,板既阔,则举步不陷,今海陵人泥行及刈过苇泊中皆用之。”并在书中绘有橇的图谱,前端高起如箕,一只脚下踩一个,用毛绳系牢,在泥地里蹬地而行时不会陷入其中。而秧马则是一种辅助拔秧或插秧的农器,人跨坐其上,通过蹬腿、挪屁股使之移动,其形状、功用都与橇不同。但二者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泥行具”,都需以足点地蹬动才能移动,所以苏轼在《秧马歌引》中有橇“岂秧马之类乎”的疑问,王祯的回答是,其形“以(孟)康言考之,非秧马类也”。从上文看,二者在形状和功用上确实都有差异。
缪启愉(2008:402)译王祯引苏轼《秧马歌引》:“(秧马)腹部像小船,首尾两头翘起;背部像覆瓦,以便两腿一跳一跳蹬动秧马在泥中滑行前进。”其中“两腿一跳一跳蹬动”体现了秧马以足点地蹬动而行的特点。至于本节开头缪注把“擿行”释为“慢慢滑行向前”,所释并非其核心义,“慢慢”和“滑行”只是译注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增译、补充的结果。
注释:
①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223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十二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594页。
③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2000年,369页。
④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223页。
⑤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234页。
⑥《汉语大字典》第一版,3423页。此条书证参见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58页。
⑦[辽]释行均编:《龙龛手镜》,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404页。
⑧《汉语大词典》第一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1405页。
⑨《汉语大词典》第五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310页。
⑩向光忠主编:《说文学研究》(第5辑),线装书局, 2010 年,4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