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2018-01-31周红燕
周红燕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31)
呼吸内科属于是医院中比较重要的科室之一,呼吸内科中主要收治肺癌、哮喘及支气管炎等患者。呼吸内科患者特点为病情发展迅速,由于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经济压力,甚至对其生命造成威胁[1]。本研究主要以呼吸内科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陈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80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90例)和试验组(90例),其中常规组男性患者为48例,女性患者为4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8±3.15)岁;试验组男性患者为49例,女性患者为4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5±3.20)岁。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诊断后均符合呼吸内科诊断标准,并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其中伴有严重器官衰竭及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组建强化护理风险小组,对以往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主要问题为护理人员技术不足,环境因素,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度较低等。具体护理措施为以下几点:
1.2.1 加强对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技能培训
医院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以讲座、微信公共号等方式,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医疗事故提哦啊接、质量控制等进行培训,提高患者综合素质。同时还需要对护理人员工作进行合理分配,避免因为工作量大等造成风险事件的发生。培训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预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及时解决。
1.2.3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责任制。规范护理流程,从而使患者体验到更加优质的护理体验。
1.2.4 并发症预防
在对患者实施输血输液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出现输错血或输错液现象发生;对于意识不清醒患者采用防护栏或约束带,避免出现跌倒现象,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压疮预防,通过对其实施四肢按摩,穿弹力袜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出现压疮现象。
1.3 观察指标
对所选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病房管理、危重患者护理及基础管理进行评估,满分设置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共出现2例不良事件,其中1例为感染,1例为跌倒现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常规组患者共出现7例不良事件,其中3例感染,2例跌倒和2例压疮,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78%,组间比较(X2=27.07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病房管理、危重患者护理及基础管理评分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病房管理评分为(91.58±5.25)分,常规组为(81.22±9.28)分,组间比较(x2=36.281,P<0.05);危重患者护理评分为(93.20±5.03)分,常规组为(85.15±7.33)分,组间比较(x2=28.116,P<0.05);基础护理评分为(95.05±3.27)分,常规组为(84.46±11.05)分,组间比较(x2=39.41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由于呼吸内科极易出现不良事件的科室,所以该科室护患纠纷发生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加强对呼吸内科胡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从而起到不间断、持续的改善护理质量的效果[3]。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巧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起到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主要探讨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病房管理、危重患者护理及基础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22%,常规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78%,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此护理管理措施值得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