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防护病房的建立与护理管理问题分析
2018-01-31王藕玲
王藕玲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1)
临床中,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在机体内引入放射性药物,之后药物在特定的部位或者病变组织有选择的分布以及浓聚,最终完成内照射治疗[1]。随医学飞快发展,目前,放射性核素疗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药物具有放射性,会对环境、家属等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应建立起核素防护病房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加强护理管理。为了探讨和分析核素防护病房的建立和护理管理,此次研究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医治核素防护病房的建立和护理管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 料
此次研究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医治核素防护病房的建立和护理管理。
2 病房建立
2.1 合理选择病房地点
核医学科的病房大都是第3类的开放型放射性单位,在医院一般的建筑物内就可建立,要在建筑物的一端集中分布或是同一层分布,还要同其他工作科室(非放射性)相隔离,出入口要单独设立[2]。
2.2 布局设计
主要分高活性区(污染区)、活性区(接受治疗患者的病房)以及无活性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区),区与区之间设立严格的过渡通道以及缓冲带,并放置醒目的诊疗导视以及电离辐射标识。
2.3 病房设施
要在病房内安放监控系统、呼叫系统、通风机排气孔、饮水机和电视机,专门设立净水系统以及废水处理池,专门用来处理患者的大小便,在4次净化衰变后,取样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下水道。高活性区和活性区的墙壁厚度要足够,参考国家标准设计屏蔽厚度,墙壁以及门窗进行铅板防护,推拉形式,在地砖上铺一层塑料地板,还要重视防护屋顶[3]。
2.4 人员配备
床护比例按2.5:1配备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基本技能足够高,还要熟练掌握核素治疗方法、防护措施以及护理措施等相关的知识,护理人员要严格的遵循核素防护相关要求,并且还要做到技术娴熟,操作时要快、轻。对护理人员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合理调配,给予病区全方位的管理,患者得到持续的护理。
3 病房的护理管理
3.1 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
3.1.1 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明确和有效管理制度的建立
同其他病房相比,核素病房比较特殊,除了普通病房制度之外,还要根据工作性质、专科特点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放射性核素订购、签收、使用、保管等制度;储源室的安全管理制度;注射室的操作规章制度;查对制度以及工作场所防护监测;资料管理制度、应急处理放射性事故制度、废物管理制度以及使用操作程序。护理人员要有专业工作技能和高度责任心以及良好思想品质,按医疗护理操作要求严格执行,认真的贯彻落实规章制度,在完成工作同时对自身健康还要保护[4]。
3.1.2 护理人员具有专业化的业务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理论学习结合形式考核、巩固护理人员综合技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以及空白预实验操作,总结工作经验,确保操作熟练。对护理人员进行放射性防护原则、核素理论基础知识、核素治疗关知识以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培训。保证护理质量同时缩短接触时间。
3.2 对核素病房进行管理
要根据实际放射性核素的剂量、种类、大小对病房的管理方式进行确定,甲状腺癌患者和131I超过1.11GBq患者全封闭式的管理。单人病房,降低患者间相互的辐射作用,使用放射性药物四天后,经监视系统、对讲系统了解病情,给予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避免家属进行陪护和探视,妥善管理患者体液和排泄物。
3.3 管理患者
做好健康宣教,集中宣教以及一对一方式相结合,治疗前,向患者讲述管理制度、治疗注意事项、疾病知识、可能出现并发症,反复强调核素治疗的原理以及防护知识,打消患者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4 讨 论
临床中,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通过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新型的一种方法,逐渐成为临床主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国际中已广泛应用核素治疗,随我国核医学发展,大约60%大中型医院设有核医学科,本院还建有核医学病房。对于核素防护病房来说,是开放型放射性的一种工作场所,给予患者放射性药物后,其已成为放射源,会危害到周围的环境、家属以及其他人员,所以核素防护病房护理就格外重要。核素病房建立以及护理,可确保患者接受规范、系统以及科学的治疗,并且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环境以及贴心服务,经不断地实践逐渐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团队,最终提高护理效率以及护理质量,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并且降低核素对周围环境、人群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核素治疗患者来说,应建立核素防护病房,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确保患者在良好治疗、护理同时对环境、患者家属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