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的精神需要
2018-01-30夏婷婷
摘要:教育正在消弭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的世界被各种技艺的学习所占满,精神世界受到忽视,笔者从儿童的生理、个体以及文化等三个维度来尝试解析儿童的精神需要,以及儿童在一定的精神需要不被满足后可能会出现的如依赖性、占有欲等也许会伴随学生成长而带来不利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儿童精神需要;教育;精神自由
素质教育提倡了十多年,无数家庭时刻的与孩子奔跑在去兴趣班的路上或者准备报另一门兴趣班的路上。仅在幼儿园的兴趣班宣传单上,就可以看到诸如英语、珠心算、汉语拼音、国际象棋等,品种之繁多令人吃惊。笔者并不是简单反对让幼儿接触这些,而是为儿童整体的精神生活被这些事物所简化后的生活方式而担忧。因为儿童整体的精神生活空间被这些事物机械地占据之后,教育过程不再是人作为一个整体生动发展的过程,而被简化为知识储存和技能训练,以确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替代了生命成长和创造的价值。正如苗正红老师所言:“教育正在消弭人的成长动力、创造性及道德和审美属性。”
家长甚至很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在提倡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知识,将教育定义为为未来做准备,似乎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学生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那么,学生的精神需要呢?
一、 学生的精神需要界定
精神也可称为意识,具有意向性、主观性以及超个体性的特征。很多人将精神与心灵等同,实则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杜威就提出:“心灵和意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心灵是我们意识活动的“先行组织者”。人的意识受制于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心灵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其本质是社会交往过程在个体中的内化,这种内化借助语言的组织以完成。
二、 儿童的精神需要的具体内容
(一) 从生理维度来看儿童的精神需要
兒童精神发生的起点是儿童的本能和无意识。婴儿出生后的各种本能活动体现着生命的主体性,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恰恰是意识生长的前提。婴儿一出生的抓握反应、吸吮反应、觅食反射、怀抱反射都是属于本能反应,婴儿通过这些动作与外界建立社会交往以及情感联系。婴儿的这些自我探索是婴儿自我意识的开端。
从行为上来讨论学生的意识倾向性,学生与同学们的追逐打闹也是其存在建立社会关系以及情感联系的精神需要。游戏是儿童精神活动的基本形式,此时的儿童从本能的条件反射如哭闹、吸吮等开始转变为去追求游戏以及童话等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要。而同时受到本能的引导,儿童总是颇为好动的,即使在课堂中仍然会频繁出现类似现象。而学校课堂为了保障课堂的有效进行,总会对学生的活泼好动进行诸多限制,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一部分的学校与老师能够重视学生的天性而提出解放学生的双手以及双脚。如本地区的公开课上,笔者就曾经看到有位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离开桌椅,师生一同席地而坐进行学习与教学。
(二) 从个体的精神需要维度来看儿童的精神需要
儿童的精神世界被理解为一个演化的过程:从本能活动在社会环境中的展开而内化社会文化意义结构的过程。个体的精神需要可以定义为归属感与爱的需要。从归属感来看,儿童在初期时期对于环境的稳定性以及周边环境的秩序性要求较高。儿童初期注重环境的稳定性,儿童此时正在经历敏感期,天赋的本能吹动着他们柔弱无力的肌体和心灵。在儿童对于外界有较强的感应时,不能生活在秩序混乱的环境中,他会感到痛苦,声嘶力竭地哭喊,甚至长时间情绪激动,成为一种疾病。儿童内心所向的环境应该是熟悉的,可以闭着眼睛活动,所有想找的东西部可以触手可及,瞬间成为生活安宁幸福的场所。
我发现儿童同时具有强烈的个人尊严感,他们的心灵容易受到伤害,导致痛苦和压抑。有外人来访时,孩子们表现出带有尊严感的庄重和热情,他们知道如何去做和如何热情礼貌待人。而这点从教师去教室听课时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学生在观察到有教师坐到教室的后面时,往往连坐板凳的姿势都端正了些许。即使是班级里最不爱遵守纪律的学生,都愿意在有教师来听课的时候克制自己。这些行为却不是与教师的约定,而是出于学生自身的尊严感,出于学生期望在陌生人面前能够留下良好印象的自我期待感。
从以上几个列举的属于爱与归属感的精神需要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的情绪情感的流露,行为的表现都是其内在精神需要的外在显现。例如给学生以拥抱,学生对于教师的情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肢体间的接触较为有效的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而这种亲密感恰恰是学生的精神需要之一,儿童的精神需要在不能被自身很好的体察以及表达之时,往往通过一些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教师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而非仅仅通过规则去过度规范学生行为而不做观察与处理。但与此同时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又需要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对处于发展期的教师进行相关知识普及以及培训。
(三) 从文化的维度来看学生的精神需要
笔者偶然间听闻一则新闻,新闻概要是某校校长要求学生吃饭时保持安静,以其他行为代替交流。在我们要求于课堂上解放学生双手和双脚的今天,竟有身为教育者的校长禁锢学生的口,课堂上是否需要完全的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双脚暂且不去讨论,还有课堂秩序需要考虑,但课堂之外去对学生做出如此之大的限制还沾沾自喜仿若在学习孔圣人,实乃教育理念存在很大问题了。
“食不言”出处于孔子的弟子们编纂的孔子言行《论语》中所出现的,原文为:“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实则孔子所说的“食不语,寝不言”其实是在祭祀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仪式,而非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所需要遵循的一些行为规范,更何况去用来约束现处于最活泼时期的孩子们。尤记我儿时与家人交流最多的时候从来不是我母亲与我单独的交流与谈话,而是每日的餐饭中与家人的闲聊。儿童们彼此之间
除了课间的交流,就餐时的情感交流以及思维言语的碰撞都是逐步加深彼此之间友谊的途径,而非同是就餐的食客。endprint
在《论语》《弟子规》大行其道的今天,笔者对于是否需要完全遵照古训来实行教育产生了疑惑,在我们将学生置于教育首位之时,首先考虑的竟非学生的需要而是如何遵照古训,时代发展如此迅速,学生代代不尽相同,不从学生的自身去观察总结,而将本应作为参考的古时教育方式奉为圭臬,实是本末倒置了。但从现实状况来看,盲目跟风追寻古训的学校比比皆是,笔者想从这个问题的相反角度去考虑,来探究学生的真正需要是什么,學生的自由或者精神自由能够得到保障么?
笔者认为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精神的外在体现,学生在课堂之内外被剥夺表达权利,实乃其精神受到禁锢的外在表现。学生是一个向往自由的群体,他们的思维天马行空,他们的语言生动有趣,他们的内心五彩斑斓,自由是他们的现实性权利,合理的教学秩序会或多或少的剥夺学生的部分自由,但属于规则之内,而不合理的规则一旦实施却会极大地剥夺学生的自由,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去时刻警惕的。
三、 儿童的精神需要受到忽视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依赖性
有一些听话的儿童,看似符合成人的要求,但他们的心理能力往往不强,难以摆脱成人的影响。他们更多地依赖试图替代他们活动的成人,因而完全成为成人的附属品。这些儿童总是事事都不满意,总像个小可怜似的,被人们认为是感觉敏锐和情感丰富。这样的儿童所在家庭往往家长掌控欲较强,儿童较易形成较强的依赖性,时时跟在家长身边渴望得到帮助,依赖性较强,而很多家长还常以此沾沾自喜认为是儿童与自身情感联系紧密。依赖性较强的儿童有些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学会脱离成人的影响与依赖,但也有很多儿童在成人之后仍然受到家长的较大影响。
(二) 占有欲
在幼小的儿童或正常化的儿童身上一直存在着引导他们发挥能力和采取行动的冲动。面对外界环境的行为不是冷冰冰的,而是用爱去体会和充满活力的,而引发儿童热爱环境的冲动推动着儿童不停地活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心理生活的处境,儿童的一切都将变得脆弱,心理偏离和封闭,变得难以接近,同时将心理活动转化到物质上,对物质产生较强的占有欲。然而父母喜欢他们的子女知道保护私有财产,把它看作是人的本性并认同这种社会关系。因此,那些喜欢保存和收集东西的儿童容易被社会看作是正常的。
(三) 支配欲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面对的成人无所不能。他们感到如果能够通过成人做事,他们的力量将变得强大。因此,儿童开始利用成人,从成人那里获得更多他们力不从心的东西。成人对此并不觉得有任何问题,因为儿童由于身体所限并不能独立完成一些活动,成人会主动帮助儿童完成,而且最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所有儿童,极易造成儿童自然而然地奴役成人的习惯。且儿童往往对于受支配的成人并不尊重,时常带有一种颐指气使之感,而这种态度很可能会伴随儿童成长。
参考文献:
[1] 儿童的秘密.蒙台梭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 苗雪红.论儿童而精神成长[D].南京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夏婷婷,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