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初探

2018-01-30臧卫年

考试周刊 2017年76期
关键词:品格语篇课外阅读

摘 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选阅读素材,鼓励广泛阅读,指导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激荡阅读智慧,培养思维品质,培育文化品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以提升核心素养为导向,积极培育学生的阅读素养,不断提高其阅读能力。那么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发展思维品质,提高英语阅读素养呢?笔者认为可做以下尝试:

一、 精选阅读素材,鼓励广泛阅读

培育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前提是要为其提供合适的阅读素材。阅读素材的选取对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学生阅读品味和阅读习惯的英语阅读素材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反之,不符合学生阅读品味和阅读习惯的英语阅读素材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要求是语言真实地道、题材丰富多样,体裁趣味盎然、难易程度适当以及具有时尚性,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饱含新鲜时代气息,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同时阅读材料不仅包括课堂阅读材料,还包括课外阅读素材,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著名英语专家鲁子问教授建议: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要将落点落在课堂教学,将提升落在课外阅读。因此,教师要重点立足“教材”等课堂阅读资源,还要积极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要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地让学生内化课内外阅读知识,提升多元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对课堂阅读有补充和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阅读的延续和发展。无论是课堂阅读材料还是课外阅读材料都要求提供给学生的阅读素材要有其发展性,体裁要多样化,要讲求趣味性和时效性。另外,要注意閱读材料的内容,能够结合当前课本所学内容,开展基于课本话题的拓展性阅读。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同时要注意阅读材料难度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教师提供的阅读素材,也可以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培养其自主阅读意识。

二、 指导阅读策略,培养文化品格

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对于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和文化品格必不可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指出:在课程改革当中,教学目标已经从纯知识的教学转向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策略备受关注。教师应挖掘文章背后的意义,理解语篇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并以理解为目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培养出真正具有熟练阅读技巧的读者。笔者认为,在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原本完整的语篇被人为撕裂,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关注和挖掘文本,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语篇深度阅读,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层意义到深层意义地对语篇进行分析和解读,深入探究文本主题意义。同时宏观把握和理解语篇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化品格。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某一个词汇或者某一段语句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进而讨论和理解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例如在介绍人物的阅读篇章材料中,常用的语言表达范式为“This is XX. He is my father. He is a teacher.”就西方国家而言,常常按照个人姓名,与“我”的关系和社会形象或职业作为介绍顺序,而国内介绍人物的方式则刚好相反,一般是社会形象或职业在前,然后是与“我”的关系,最后才是姓名。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还有利于提升其文化品格。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读者探究英语阅读的文本意义、作者态度和语篇结构,同时还可着眼于对语言特点修辞探究。一般而言,英语文化国家经常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国内主流修辞方法有较大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质疑和概括赏析不同的修辞方式,在语言和思维的融合发展中形成多元文化思维,进而提升其阅读素养和文化品格。

三、 激荡阅读智慧,培养思维品质

在英语阅读中启迪思维,激荡智慧能够很好地培养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在英语阅读中,学生需要批判性解读和辨析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现象,同时进行必要的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推断、正确评判、创意表达、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等多元思维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英语阅读就是训练、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英语阅读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进行思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提高其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在英语阅读中可有效使用“问题链”,激发学生探究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环相扣,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可以促进思维品质发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一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辩证分析和创新思维等多元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英语阅读中可以尝试使用导读清单,设置开放性问题,提供开放思维的空间,可以对文本中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态度进行身临其境的想象和体验。

如以黑布林英语阅读系列之《绿野仙踪》为例进行头脑风暴:“If I was Dorothy, what would I do?” 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代入感,所思、所想、所念都是自身作为主人公的不平凡经历和情感纠葛。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能力。此外,英语阅读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构建思维框架。直观形象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而且可以提高和升华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选阅读素材,鼓励广泛阅读,指导阅读策略,在英语阅读中激荡阅读智慧,培养思维品质,培育文化品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臧卫年,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格语篇课外阅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