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的互补性初探
2018-01-30潘声旺��
潘声旺��
摘要:結合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设置特点、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现状,从学生群体特征、题目特征、运行模式及效果分析等多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互补性,为更好地认识两个实践过程的实施现状及后期一体化模式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人才培养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效应的释放、就业压力的冲击,甚至是基于办学成本考虑,部分院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逐渐演变成“形式大于实质”、“意义高于实际”的教学环节,无经费可用、无时间可做、无内容可写,甚至流于形式、东拼西凑,论文质量日趋下滑。因此,如果能够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中所积累的研究内容、研究数据、研究成果,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事半功倍、一举两得。然而,由于两个环节相对独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以形成连续性的统一培养模式,很难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由此,有必要深入剖析两个阶段的现状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二、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自所属院校入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7年)至今,成都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累计立项234项,其中,国家级39项、省级48项、校级147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出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科研热情,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选题的盲目性。与其他工科院校一样,因参与“3+1”培养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的需要,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多在相关单位进行生产实习,参与者多为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涉足尚浅,面对指导教师罗列的研究内容申报表,大多停留在表象甚至知之甚少,选题基本是“跟着感觉走”,存在较大盲目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者中,对选题内容已经深入了解的仅占7.4%,45.1%的被调查者表示仅有一般了解,且47.5%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研究内容完全不了解。至于选题依据,44.1%的被调查者表示主要是冲着指导老师的“气场”、22.1%的被调查者则是依据别人的推荐,确实因为选择感兴趣内容的仅为18.2%,尚有14.6%的受调查者为随机选择。
2. 时间的不确定性。因参与“3+1”培养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的需要,原本四年学完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学习任务需要在三年内学完,尤其是大二、大三阶段,课程安排尤为集中,无暇顾及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时间不确定。已立项的项目组成员中,项目负责人每学期用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多在10~25天,参与者多在8~10天,尚有35%的参与者无实质性参与。
3. 内容肤浅、难以培养创新意识。因选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对研究内容缺乏系统的了解,低年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质性研究状态,无法实现科研能力的培养,更达不到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的初衷。
三、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20余年的发展、完善,我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现拥有四个培养方向:环境治理、环境管理、环境科学和污染环境生态修复,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方法。但也呈现诸多问题:
1. 选题随意,难度参差不齐。近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年毕业生120人左右,每位教师需完成8~10份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任务。在经费紧缺、时间紧迫、就业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年复一年的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求,就难免存在重复性、相似性、验证性、总结性题目,专业性不强、内容简单甚至是科普类题目,或者供借鉴材料丰富的题目、毫无创新性可言,内容肤浅、缺乏应有的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
2. 时间短、任务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时下,毕业设计(论文)多安排在春节后的3~5月,就业面试、考研复试、出国信函、岗前培训交织其中,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随之缩水;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环节都省去了;即便是最后的答辩环节,也是流于形式:3分钟陈述、2分钟答辩,5分钟搞定,参与评审答辩的老师甚至都没听明白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到底做了什么、写了什么、汇报了什么……
四、 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的互补性及其实施路径
近年来,我校一直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试图探索学历教育、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协同发展的新途径。经过几年的探讨、总结,我们在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尤其是环境工程专业,在实践该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借助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实践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无对口单位可去、无实质性内容可做以及在基层单位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无专业老师可供咨询的尴尬局面,也解决了毕业设计(论文)时无经费可用、无时间可做、无内容可写,甚至流于形式、东拼西凑的困境。
1. 互补性分析
(1) 题目设计的互补性。设计之初,指导教师可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及科研进展情况,拟定适宜于3~5人的科研小组在4~5年内可以分阶段完成的延续性课题题目及相关内容,明确研究进度。题目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延续性、连贯性,分层次设定创新实验阶段和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研究目标。因此,在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时,要在申请表中体现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阶段和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全部内容,使二者在内容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补充、相互呼应。
(2) 研究内容的互补性。在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初期,学生需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发展方向提出选题意向,提交教师审核;继而完成项目计划编写、申报;项目获批、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工作进度;在项目临近结束时,项目组提交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结题报告,并同时提交毕业设计阶段内容规划和初步研究方案;答辩通过后,随即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完成工作手册的撰写;毕业设计完成后,撰写毕业设计报告,并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立项阶段的研究成果作为毕业设计答辩的研究背景介绍。endprint
2. 实施路径
(1)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广泛征集申报题目、组建备选题库。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现有实验条件及实习基地状态,充分发动专业教师的能动作用,广泛征集申报题目、组建备选题库,供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筛选,及早落实选题意向、确立申报人选,收集、查阅相关资料,筹划申报事宜。
①目标明确、内容新颖。基于专业教师(潜在导师)科研课题基础上,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动员专业教师及早拟定申报题目、组建备选题库。做到难度适宜、内容新颖,在学生主导基础上,既能凸显和利用专业教师的研究特长,又能彰显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验研究不盲目、老师指导不茫然,有的放矢、相得益彰。同时,在选题中注重问题的新颖性、包容性和科学研究的延续性、有效性。
②深度适宜、具体可行。在充分考虑现有的实验条件、实习基地实际状况、研究周期的基础上,拟定深度适宜、具体可行的备选题目,尽可能地兼顾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参与。兼顾研究内容的深度、广度,在强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预留足够的创新空间,确保项目组成员在如期完成科研任务、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下,个人的专业水平、科学素养能够得到明显的锤炼、提升。
③专兼得当、包容性强。以专业为单位、以学科组为中心,分别设置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实践、专业创新等不同领域的选题,以满足同一专业内不同特长、不同价值取向学生的选题需求;在此基础上,适当设置少量跨专业、跨学科的备选题目,以利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的信息交流、知识融合,拓宽包容性。
④关注热点、针对性强。以土木工程、环境工程为主要研究方向,贴合成都市发展需要,关注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在市政建设、环境保护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尤其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些热点问题。
(2) 科学引导、统筹兼顾,组建合宜的项目团队。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过程中,学生是行为主体、是核心、是归宿、是“运动员”,指导教师则是客体、是辅助、是舵手、是“裁判员”,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識,更谈不上创新实验能力的提升。完成备选题库组建工作后,老师应依照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价值取向等差异,科学引导学生的选题、分流,拟定项目负责人人选;再结合研究内容、项目周期、知识结构要求,兼顾学科、专业、年级差异,优化项目组成员组成、组建项目团队。切实做到知识结构互补、专业特长互补。明确每一位成员的具体任务、分工明确。
3. 建立指导老师全程督导责任制,强调项目实施的有效性、使用性。所有项目均是在指导老师的全程督导下实施的。项目推进期间,指导老师应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进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拟采取的解决方案,善于捕捉每一个创新机会、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项目推进期间,定期接受学院学习工作部、学科组及院领导的抽查、审核,明确指导老师督导制、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建立风险预警、淘汰机制及经费审核机制;优先推选问题针对性强、实施有保障、具有研究意义和推广效果的项目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的项目评选。
4. 构建质量管理规范、营造自主创新意识,循序提升专业素质。项目实施过程中,着力营造学生的行为主体意识、科技创新意识,提倡各种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大胆尝试、探索,及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挫折,竭力培养时刻面对新挫折和迎接新挑战的心理素质,在逆境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循序提升专业素质。如笔者在指导“PAHs胁迫下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项目(国家级:NO.201511079008)时,依照选题内容,土壤PAHs的提取、净化、浓缩及色谱检测是本项目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项目推进到色谱检测环节时,正赶上精密仪器室搬迁,计划中色谱检测无法实施。正值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适时引导项目组另辟蹊径:根据待测PAHs的分子结构特征,依照紫外吸收光谱中的经验规律,计算芳香族衍生物的最大吸收波长(
SymbollA@ max),再借助紫外分光光度仪进行检查。由此,项目组不仅成功地找到了12种PAHs在紫外光谱内的最佳检测波长,系统地提炼出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PAHs污染物的技术要领,还大胆地将这种理念应用到有机氯农药(OCPs)领域,创造性地探索出红外光谱法检测OCPs残留的技术要领,为仪器设施较差的实验室实现PAHs、OCPs等复杂有机污染物的基础检测提供了可能。
五、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也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才。如何结合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及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优缺点,探索一套高效的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毕业设计(论文)相互融合、互为支撑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并细化一套针对性高、操作性强、实践性好、效果明显的实施规范,是进一步提高创新效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力途径。希望本文所探讨的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实施规范,可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6):158-159,163.
[2]徐志文,詹伟达,唐雁峰.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剖析[J].教育与职业,2012,3:39-40.
[3]陶旭晨,余承海,陶庭先.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研究[J].轻工科技,2015,1:158-159.
[4]范书立,李静,陈健云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可行性研究及实践探索时代教育,2011,9:48-49.
作者简介:
潘声旺,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