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教学质量与应对策略的研究
2018-01-30张杨��
张杨��
摘要:本论文对我校武术校本教材实施的教学质量进行数据测试和分析研究,针对教材编写设置的六大类教材(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本功串联、套路、武术常识)的教学实施效果来看,结合体育新课标的五大领域目标和体育课的运动負荷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来检测校本教材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而为我校武术校本教材在全区、市普及推广提供资料。
关键词:武术课;实施效果;测试分析;研究
我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实现《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课标准”的要求。针对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以及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认识浅薄、兴趣缺失的状况。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武术的兴趣、爱好。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评价设置的五大领域目标要求,我校研究开发了《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武术校本教材》,并积极组织实施了相关教学。为检验我校武术校本教材的适用性和今后在全区、全市推广普及的可行性。我校现将六大类教材(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本功串联、套路、武术常识)在各水平段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五大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心力健康、社会适应)进行对照研究。同时也对体育课的强度指数、课的密度、练习密度等运动负荷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现将有关测试数据及分析如下:
一、 测试基本情况
(一) 测试对象
分别对我校一至六年级(水平一:一、二年级,执教者:刘琦;水平二:三、四年级,执教者:李洪万;水平三:五、六年级,执教者:张杨)共计三十六课时进行测试。
(二) 测试内容
每年级选择六个班进行测试,每个班测试一个武术校本教材内容(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基本功串联、套路、武术常识)。并对相应的武术校本教材课例做出记载及统计。
(三) 测试及统计方法
学生自评、教师技评、数据测试、等级统计、百分比统计。
(四) 分析及研究
对照分析法
二、 测试结果及分析
(一) 被测试的六个年级学生中对于武术参与的积极性较高,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武术学习中。水平一优秀的班级占66.7%,良好的占33.3%,从数据可以看出水平一的学生在武术运动参与方面还处于萌芽状态,还需教师更好的引导。水平二优秀的占100%,水平二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参与程度明显增加,可以自主地投入武术学习之中。水平三优秀的班级占83.3%,良好的占16.7%,水平三的学生受到了青春期的影响,在参与方面有一点松懈,就要求教师在这个水平段多加强心理、生理方面的教育。
(二) 被测试的六个年级中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遵循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水平一的班级优秀占50%,良好的占33.3%,一般的占16.7%,水平一优秀的班级占66.7%,良好的占33.3%,水平三的班级优秀的班级占83.3%,良好的占16.7%,从数据可以看出运动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发展过程。教师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不能拔苗助长,应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三) 在被测试的六个年级中学生在身体健康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水平一优秀的班级占66.7%,良好的占33.3%,水平二优秀的班级占83.3%,良好的占16.7%,水平三优秀的占100%,从数据可以看出各年级的学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也逐渐提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并达到相应的标准。
(四) 在被测试的六个年级中的学生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水平一优秀的占100%,水平二优秀的占100%,水平三优秀的占10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占据一定优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投入到武术的学习和大型活动之中,对于他们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充分地张扬了他们的个性。
(五) 被测试的六个年级中运动负荷都达到了相应的要求,水平一的强度指数:1.2,水平二:1.5,水平三:1.3。课的密度:水平一:79%,水平二:82%,水平三:76%。练习密度:水平一:26%,水平二:34%,水平三:27%。从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能合理运用教材,学生也能适应相应的教学,体现体育课的特质,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校本教材适于教与学,具有实效性及推广性。
三、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通过实践与运用,印证了我校武术校本教材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彰显了我校武术特色。
(1) 科学性: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材知识和技能安排层次清晰,各环节紧密相扣、分布得当,课时安排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便于调整,展示了教材安排的科学性。
(2) 实效性:学生的体质进步明显具有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明显好转。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改观。同时教师的专业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3) 可操作性:从实施情况来看,课时设置、教学目标的清晰明了,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场地器材简单易行,具有可操作性。
2. 通过测试数据的比较分析,说明武术校本教材占体育课时的一定比重是科学合理的,大力普及推广武术校本教材是切实可行的,进而为在全区、全市提供印证资料。
(二) 建议
1. 需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保持进行探索。
2. 进一步改进武术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运动负荷,确保学生耐力素质增强。
3. 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进,唐建忠,等.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6.
[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体育学院通用教材.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
作者简介:
张杨,重庆市大渡口区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