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2018-01-30张云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电力系统

张云

摘要:电力系统中调度能力是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自动化的进程中我国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经验积累,本文就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力系统 自动化调度 现状发展

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我国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研究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与成果,主要应用于实际运行的系统包括OPEN-2000、SD-6000、CC-2000。这些主流应用中的系统采用了国际和工作站公认的标准系统接口,而数据库结构和访问语言,都已经达到人机界面,在实用性上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而应用过程中也体现出国内外同类产品中较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各具特点和优势。

1.1 CC-2000系统的研究成果

应用开放式的设计结构是CC-2000系统的特点,而其技术方向和应用对象是较为明显的接口方式,利用封装思想和事件驱动的模式完成。通过明确技术应用的对象树立执行概念,进而完成了事件驱动的继承性和封装性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就达到了通用性与系统专用性的相互结合,基本保证了与其他设备的同步使用,同时也兼顾了其电力系统自身的性能需求。实现软件产品的工程化需求就要从软件工程规律中需求途径,而其技术的评定,也是经历了面向技术与通用性的支持,从而获得较高的国际评价。在经过北京科东公司、东北电力集团、清华大学、电自院和电科院的共同支持下,其统一调配的成果科技为其开发电网系统提供相应的软件支持与系统完整的实现。

1.2 SD-6000系统的研究成果

SD-6000系统是淄博电业局与电自院南瑞系统控制公司共同研发的技术平台,而其分布式开放性的能量管理系统性能也得到了应用见证。该系统集成了较大规模的系统调度方式,包括气象卫星云图、电话自动拨号、以及投影屏等新技术的拓展。其系统平台兼顾了分布式与开放性的特点与优势,具有较高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的技术体系。同时在其内部应用了电网拓扑结构、电网元件模型、厂站单线图与数据库生成同期技术等。更为专业的标准数据接口和管理系统支持,对于使用者与开发商交流更为便捷。而且也具备了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是应用软件中前置机设计最为合理与实用的自动化技术。

1.3 0PEN-2000系统

OPEN-2000系统是南瑞电网控制公司全新研究开发的自动化系统。其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技术集合,应用DMIS、DMS、DTS、PAS、AGC、SCADA等技术于一体。更加适用于大型的省网调度,而且在国内外对比中也属于更为完善成熟的系统,在应用速度与推广面上都救不了较高的可靠性能。也是我国首批在TASE.2协议中集成了IEC870-6系列软件的应用平台。而在平衡负荷始终保持100M的双网机制中,流量也能够体现出更大的空间,以及所属可靠性能的提升。而其完全基于客户服务与商业数据开发的模式,也形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全新格局。

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在调度自动化的水平上,仍与世界先进技术存在部分差距。虽然在近些年变电所建设与改造的阶段中也采用了更新的技术,但是在整体上分析亦然存在部分问题有待解决。以自动化系统的CPU负载问题为例,虽然目前的运算能力与容量都在传统基础上增加了十倍以上,但是相对的负载也同步增加。Polling与CDT远动规约依然存在选择问题,其规约内容在较为广泛的应用中,需要明确远动装置必然会与其两类规约形成并存的趋势,并且长期发展持续。那么在进行远动装置的规约选择中,必然需要考虑选用原则,而其选择基础由本电网的调度自动化与视通道的数量以及质量决定,不可盲目追求其Polling遠动的效果。对于此时的系统开放性问题,必须体现出对软件平台的支持以及硬件平台的作用,特别是在国际标准的开发中,接口与模块间的功能发挥,也需要支持拓展功能的实现,才能在应用过程中保护系统集成与互联的一体化,基于方便系统接口与其他系统间的信息传统,才是其系统提供开放式环境的保障。

2.1 分布式与模块化的前景

分布式与模块化是电力系统中调度自动化的重要设计内容,其技术组件在实施的基础上必须构建统一的标准,而作为分布式的结构体系,也能够为交换数据提供解决异构问题的方式,而此项技术就是重要的面向对象选择的优化。在精准的计算出电力系统能能够及时调动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会产生最终自动化的结果。而其遵循技术的面向对象标准也是较为先进的理念,在解决此问题的实现程度上需要进一步研究。

2.2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数据库系统完善需要建设调度能力的提升,而对于自动化的标准也是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在整体电力系统保持最佳状态时,必须同时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那么避免在运行中产生大面积停电或者电力系统崩溃的事故,也是发展其技术的核心价值,提供保障性就是相对减少停电事故以及缩减停电的时间。

2.3 管理模式在无人化值守的发展需求

构建无人值守的监控电力管理系统,是目前相对一致的发展需求,而从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中进行评价与分析,不仅需要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的需求实现,同时也要完成安全评估与负荷预测的准确性,才能能够在出现电力故障时第一时间进入解决问题流程与实时报警,从而完成调度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同步提升,才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更为完善,以及提升相应的工作效率。

2.4 智能化与可视化

智能化的调度模式具备了较高的发展前景,也是其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调度技术进行智能化的数据信息集成,必然能够提升相对的信息传达速度,而在结合故障判断与预防预警的功能实现上,智能化的结果也将规避人为疏忽和遗漏,同时也能计算出更加全面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可视化的技术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在其电力系统中实现价值体现的前提,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其可视化程度的发展,同时在表格、文字、数据中的表达方式与离线信息系统,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信息,才能直观表达可以进行的操作与运行方式,从而提升技术人员对其电网故障做出及时检测和判断。

参考文献

[1]温庆亮,陈定科,罗洋洋.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发展前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2):105-107,

[2]袁桂福,宋立岩.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电子制作,2014 (01): 86-8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力系统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一种新型高压电缆头制作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常见问题及对策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控制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