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思考
2018-01-30黎富军��
黎富军��
摘要:目前,教育正在推行制度改革,新课标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然而,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一、 引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小学基础打好,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成长。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学会自己解决数学问题。
二、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现状
(一) 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師对学生教授知识还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快节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对教师只有盲从,很少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质疑,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去主动思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 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
在我国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前提下,家长、学校、教师都把目光集中在学生学习成绩上,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使数学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对试题和作业处理陷入程式化,并没有通过题目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作用。
三、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小学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
通过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的知识点,预习课本知识,并且对解题过程中遇见的难点,积极寻找解题思路,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在这种主动的学习中,学生对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更容易掌握,而且改变了原本程式化的解题思维,实现“一题多解”,开发了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重新对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行定位,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锻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这与素质教育所推行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相一致。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对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 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式数学环境
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制约了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改变这一落后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言权,使沉闷的数学课堂焕发生机。教师要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重新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实行民主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创造友好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小学人教版五年级《因数和倍数》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每个学生准备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然后任意组合,排列成长方形,分别记录每一行摆几个正方形,摆了几行,并且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学生完成情况如下:3×4=12;4×3=12;2×6=12;6×2=12;1×12=12;12×1=12。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教师担任了引导者的角色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学生明白12是6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6和2皆为12的因数,倍数和因数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二) 结合教学内容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数学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利用新颖的教学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而且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小学减法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把教材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设置一个这样的场景“今天妈妈给小明20元钱,让小明去买面包和酱油,一瓶酱油8元钱,一袋面包5元。小明给了收银员20元,那么现在小明手里还有多少钱?”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代入其中,“我”先买酱油花了8元,那剩下的钱为:20-8=12;然后再买面包花了5元,则剩下的钱是:12-5=7(元)。利用情境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中,不但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不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可以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个小组结合教材知识出10道题目,让另一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答完,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教师担任记录员,每答对一题得1分,得分最多的小组获得小红花。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题,弱化了教师对学生的思维限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验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清.试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5(9):24-24.
[2] 姜晓娜.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J].考试周刊,2016(64):70-70.
[3] 吴丽.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速读(下旬),2016(8):228-228.
[4] 张发奋.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养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4):74.
[5] 肖明群.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教育发展方向[J].新课程·小学,2017(2):455.
作者简介:黎富军,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岑溪市南渡镇吉太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