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2018-01-30侯小霞��

考试周刊 2017年63期
关键词:效益信息技术

侯小霞��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将微小的物理变化放大、将快速的物理过程放慢、用动画或视频演示宏观或微观世界,将无法演示的物理实验呈现等,运用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能让学生更好的观察探究物理。信息技术优化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也掌握了科学实验的方法,树立科学实验的思想。但由于学校环境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做,有些实验,操作起来花费太多的时间,效率不高,在课堂内演示实验教学难以实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模拟的物理实验,可以演示经典的实验过程,便于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接受。优化了课堂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物理仪器和实物进行的实验演示,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出示的模型实物、用投影教具进行操作演示、放映物理录像片、电影片等声像教学片,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的演示。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信息技术,将微小的物理变化放大、将快速的物理过程放慢、将无法观察的微观过程放大模拟、将课堂上无法演示的物理实验呈现等,运用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能提高课堂效益。

一、 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微小的物理变化过程

就物理实验课程而言,许多实验无法通过课堂演示来实现。例如,在学习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时,老师以篮球落地后弹起为例,讲授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如果老师将篮球落地的实验进行直接演示,那么学生对篮球从落地到碰撞再到恢复原形最后弹起的过程无法明确辨别,尤其是碰撞与恢复原形变化小,学生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而采用flash动画对篮球落地后弹起的四个过程清晰展现出来:首先让篮球加速落下,然后将篮球变为椭圆形并向下移,以此呈现碰撞这一过程,再将其向上移动,表示恢复原形的过程,最后让篮球减速上升,以此呈现弹起的过程。通过flash动画的展示,使学生不仅能对篮球落地到弹起四个过程了解清楚,并将其特点明确掌握,而且还能加深对动能与势能的转化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

二、 运用信息技术,放慢物体的物理变化过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物理实验及快速的物理变化过程无法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深。例如,“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传统的教学中是先结合挂图讲解,然后再让小型电动机转动。由于电动机转动太快,学生不能清晰地观察换向器所起的作用,降低了演示实验的可信性。如果将电动机转动摄入镜头,在录像编辑机上复制成慢速的连续录像带,通过录像带的重放,学生便可从电视荧屏上清楚地观察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换向器的作用,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三、 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宏观或微观世界

物理学所研究的物体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天体,有的物理现象用普通方法无法向学生演示。如微观世界(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电荷、电荷定向移动、电流方向、电流强弱、分子动理论、扩散现象),运用信息技术,以动画形式并配以色彩的变化,把微观运动直观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亲眼目睹“真情实景”。

四、 运用信息技术做成的动画或视频,展示物理情境

有些物理情境学生难以见到。如果单凭老师的口头讲解,学生仍然觉得抽象、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运用信息技术做成的动画和视频,为学生创造生动直观的物理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如声波、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磁场、安全用电(触电演示)、船闸工作原理、托里拆利实验、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人造地球卫星:近地点、远地点)、月食日食等,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五、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中要注意的问题

1. 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演示实验教学

尽管信息技术有着显著的教学优势,但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活动中,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物理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应正视其辅助作用,不能对此产生完全依赖。就物理实验课程而言,是学生通过独立动手发展物理规律、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操作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能力。

2. 加强教师专业队伍建设

大部分物理教师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但也有一部分学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物理教师对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课件的设计、制作还需人帮助,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学校应注意对教师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实验教学,既是学生对物理认知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既是重难点突破的工具,也是知识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升华到抽象过程的重要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把音频、视频、动画等有机结合,可突破时空、环境的限制,进行逼真的模拟实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嵘.《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實验教学中的运用》,贵阳市第十七中学.

[2]杜文奇.《谈谈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体会》,史回中学.

[3]《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活龙坪乡民族初级中学.

作者简介:

侯小霞,甘肃省兰州市第九十二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益信息技术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可再生能源可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健康效益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