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探究课堂还历史事件本真
2018-01-30唐成磊��
唐成磊��
摘要:历史是沉睡的过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还历史事件本身的面目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學,阐述如何通过探究来还原历史事件的本真,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事件;探究;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是真实性。教师应该为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事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灌输式教学,教师只是简单的把知识传输给学生,而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根据历史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要改变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从而不断的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一、 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动力。一切学习的源头都是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最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明确具体的授课流程。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历史事件,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还原事件真相,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的表面去探讨背后的历史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散思维,开阔视野,深入历史去探究。例如,在学习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历史事件时,学生可以自主通过研读教材,观察视频,上网查阅资料,都可以了解到完整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因和结果。而教师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深入挖掘背后的内涵价值。比如,教师可以提问中共中央为什么一定要长征;学生从长征中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学习到了哪些;你是如何看待现代社会进行的“重走长征路”一系列活动。这些问题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
二、 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一堂优秀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下开展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吸收不同学生的想法,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学习,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处置张学良和杨虎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散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学生的学习心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鼓励学生思考,最后通过互相讨论,得出了确定的答案,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了西安事变的重要意义。又例如,在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展示它的优越性和价值。教师可以根据这次的历史事件设置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一场战争,教师可以引用这场战役引导学生思考曹操能够打败袁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最后一定可以得出各种各样具有建设性的答案,丰富课堂内容。
三、 小组交流讨论,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交流讨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可以更有效率的得出更多的结论,并且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最后可以得出更完善的结论,对历史事件剖析的更加深刻。探究式教学法的开展流程是由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设置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应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去。例如,在学习“统一国家的建立”时,秦始皇是本课的重点人物。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对秦始皇的整体评价。有的学生会认为秦始皇在六年内灭六国统一国家,对于国家统一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位暴君,他下令焚书坑儒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他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宫殿和陵墓,极大地残害了老百姓的利益。还有学生认为,秦始皇对加强经济文化发展方面也功不可没。通过这样交流讨论,学生们对秦始皇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了。
四、 经历探究过程,给学生充足探究空间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个体在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会产生思维的认知方式,并影响学习的效果”。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可以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采用积极的教学手段来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渐成长。自主探究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朝着全面发展而前进。例如,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一内容时,就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辽、北宋、西夏三个朝代的地形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讨澶州之战,思考宋朝打败辽的原因,以及澶渊之盟形成的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辽、北宋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角度来探究澶渊之盟的影响。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来说,澶渊之盟的积极性就是结束了北宋和辽之间的战争,使两国之间形成了和平的局面。同时,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中有效地促进了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
总之,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课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情感的深化。这样,才能更加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婧.在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J].吉林教育,2016(16).
[2]伍媛奇.历史教学应该培养的思考与探究[J].新课程(中),2015(05).
[3]张秀华.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探索[J].学生之友,2016(07).
作者简介:
唐成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中心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