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教育理念下的视障化学课堂实践

2018-01-30吴永先��

考试周刊 2017年69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视障化学课堂

吴永先��

摘要:本文根据视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视障化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作用、方法、运用以及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的事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育;视障;化学课堂;实践

高效课堂是每位老师追求的目标,在我们视障化学课堂中,往往是借助直观具体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教的知识点,对于视障学生而言,由于视觉障碍,无法观察到色彩斑斓的化学变化,更没有体验五彩缤纷的生活经验。教材中任何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老师的教学纯粹以知识点为主线,依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与生活实践脱节,视障学生被动地接受着抽象的概念、原理,必然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本文从建构主义和情境教育理论的视角,探索和实践在视障化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方法,以情境激趣,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一、 缺陷补偿情境激趣

化学实验是最直接的情境,对于从未感知五颜六色的视障学生而言,自然无法感受最真实的化学实验情境。但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视障学生虽然不能通过视觉体验最直接的化学反应情境获取知识,可是体验情境除了可用视觉外,还可用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器官。关键在于如何为我们所要教授的知识寻找到合适的载体,以何种信息方式输送到学生的头脑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结合视障学生的缺陷特点,对信息进行处理。

1. 听觉感知。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化学现象,洞悉化学知识运用,掌握化学知识要点。如在教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这节内容时,首先播放“神舟八号”升空音视频,同学们都很兴奋,达到情境激趣,温故知新的效果,引人入胜,同时精心设疑解惑,从而引入新授。在这过程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①我们知道运载火箭升空的动力是来自氢气和氧气的激烈燃烧,那么在火箭内部燃烧时会发生什么反应,你能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吗?②如果火箭升空需要燃料液氢为320千克,那么,需要多少千克助燃剂液氧才能满足液氢完全燃烧,保障“神舟八号”的飞行需求呢?请写出解题依据、思路和过程。通过以上情景的描述和感知,激發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通过方程式的书写过渡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知识运用,一脉相承,迎刃而解。

2. 触觉传导。在许多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物质体积、温度、形态、硬度等通过人体触觉能感知的变化,我们可尝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视障学生通过自己的触觉亲身体会这种变化。例如:在讲解溶解吸热和放热现象时,让视障学生左手抓一把碳酸氢氨,右手抓一把小苏打,两手同时伸入水中,学生能明显地体验到左手手心冰凉,右手手心灼热的感觉,通过触觉体验加深学生对吸热和放热现象的理解,激发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3. 嗅觉识别。我们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通常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基本教学内容,如果让学生纯粹记忆某物质的气味,学生即使当时记得,或许很快就会遗忘。因此,针对有特别气味的物质结合实物,特别是对于有特殊气味的物质,开展成组的物质气味鉴别教学,学生会记忆深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挖掘情境载体教学

我们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要将我们所要教授的知识点或重难点融合在真实的情境中。我们所教授的内容有一种标新立异的感觉,通过这种标新立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做好铺垫。但在教学过程中切勿一味盲目地寻找教学情境,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找到相应的情境,特别是视障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必须符合视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学科属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挖掘教学情境资源。

1. 实验现象。虽然直观的化学实验现象对于视障学生来讲无济于事,但要充分利用视障学生的嗅觉和触觉,许多化学实验都会伴随着体积、形状、温度、气味等物理性质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化学。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鉴别时,可让视障学生做闻气味的实验,因为二氧化硫有臭鸡蛋气味,而二氧化碳气体没有气味,自然就形成了分辨依据。又如在讲解分子理论中分子间有空隙知识点时,由于分子是微观的、抽象的,学生很难想象空隙这一现象,如果我们把气筒出气口塞住,再让视障学生自己来用力下压气筒活塞,气筒里气体虽没有减少,可筒体的气体体积却缩小了,通过这一实验,化抽象为具体。

2. 新闻故事。利用视障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或当今的新闻热点,将教学内容成功切入经典故事或新闻报道中。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的物理性质时,我们可以引用这样的一则新闻:某年某月在某地发生硫酸厂爆炸,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泄漏在空气中。倘若你在现场,你将采取什么措施逃生?随即学生就会根据分子量马上做出反应:“往高处跑等待救援撤离”,“往楼上跑,越高越好”等等,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同学们对气体密度可通过分子量与空气平均分子量来判断的理解会更为深刻。

3. 还原生活。如在讲分子运动理论时,让同学们探讨一下每天吃饭前我们为什么在教室里总是能闻到厨房做菜的香味。同学们就会纷纷讨论起来,激起思想碰撞的火花。

4. 温故知新。如学生在学习高一化学漂白粉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①漂白粉要密封保存是为什么?②H2CO3与HClO的酸性哪个强?③盐酸可以与CaCO3反应,那么,次氯酸可以与CaCO3反应吗?学生通过思考后,形成原有知识经验与新授知识的多向联系和重建,拓展了知识外延,这样不仅起到温故知新,而且必将使学生在以往的知识经验中增添新的内容。

三、 问题牵引情境突破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在设问中自主学习,在设问中合作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逻辑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创设足够的情境信息,通过情境信息牵引找到恰当的知识切入点,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现以“氯气的性质”教学为例:首先播放新闻报道:“2015年4月15日上午,某市自来水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附近居民千余人被紧急疏散。据知情者透露,事故起于氯气钢瓶阀门故障,泄漏出黄绿色的气体,空气中弥漫着刺激性气味,导致眼睛难以睁开,共有350公斤左右氯气外泄。当地消防部门向空中喷淋稀释,并在钢瓶周边撒上石灰,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周边植被全部枯萎死亡。”其次设问①氯气的颜色气味如何?②氯气泄漏为何要紧急疏散?③消防官兵为何要向空中喷淋?④在钢瓶周边撒石灰的目的是什么?⑤植被为何会枯死?从而过渡到氯气的性质顺理成章,很明显设问中的①②很好地解决了氯气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的物理性质问题。③④⑤把氯气可跟水、碱反应的化学性质也得以揭示。因此,通过情境描述、问题牵引、挖掘情境中的有效信息,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实现情境信息拓展突破,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点与情境的结合,加深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 巧设情境乐学易教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苦于寻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我们所要教学的内容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乐学易教的效果。因此,如何巧设情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以下六点是视障化学教学中巧设情境的基本因素。首先情境要围绕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内容,最终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其次要充分考虑视障学生的具体学情,要符合视障学生的认知规律,用视障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创设的源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三在情境设计中要紧密联系视障学生的生活实际,要特别考虑视障学生因视觉障碍而缺失的生活体验,从视障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要以我们正常人的生活经验想当然地运用到视障学生身上,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对牛弹琴。如在讲解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可让学生回忆喝糖水把糖放多了的情景,糖水喝完杯底仍有糖粒。大多数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概念自然形成;而不能用精细的实验法在一定溶剂中逐步加入溶质,待溶质不能再溶解时即为饱和溶液,毫无意义;其四则是直观形象,要让视障学生闻得到摸得着,如前面所述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实验一样;其五是突出问题导向,要将所教知识点与情境内容紧密结合,并从中设计出相应的问题,启发思考,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最后通过情境的创设达到情感价值的渗透,从而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从以上六个方面充分考虑情境创设的各种因素,巧设教学情境,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在视障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但因视障学生的身心特点,老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分析教材,结合视障学生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视障学生的情感体验特点,努力创设适合视障学生学习的情境,找准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视障学生的学科认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简介:

吴永先,教师,福建省泉州市盲聋哑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视障化学课堂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如何让化学史在化学课堂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情境中浸润儿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