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导论》立体化教材设计
2018-01-30陈显彪��
陈显彪��
摘要:《电气工程导论》作为各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普遍开设的导论课,目前相关的全国统编教材较少,不能适应不同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提出了立体化教材改革的思路,对设计高质量、有特色、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立体化教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电气工程;导论;立体化教材
一、 引言
《电气工程导论》课程是我校为新入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导论课,总学时为16学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特点和知识体系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激起学生对大学阶段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教材,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虽然我国许多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但目前可选用的全国统编教材较少,并且由于统编教材要适应全国同类学校共同的需求,因而对于不同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的差异化需求,则不能很好地满足。为了使教材更好地满足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同时提升教材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设计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教材设计的原则
(一) 教材设计应紧跟专业发展的前沿且紧扣生产实际。当今世界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品不断研发和应用,作为导论课教材,其内容应紧跟相关领域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专业课的欲望,期待学习专业知识。
(二) 教材设计应符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我校的办学定位是具有水利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获得“注册电气工程师”基本训练,服务地方经济及水利、电力、能源等相关行业发展,遵守职业规范、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教材设计应与培养方案相适应,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专业学习脉络,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到引领性的作用。
(三) 导论课教授的既不是深入的专业知识,也不仅仅是专业领域的科普知识,而是向“科班”学生展现专业学科领域的发展概况、专业课程体系的概观、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从而让学生领略专业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材既要较全面地涵盖专业课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今后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又应对各门专业课程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进行原理性的阐述,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课程的特点,感受到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不同层次课程之间、同层次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理解只有学好了先导课程才能学好后续课程,树立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的决心,并思考整个大学期间应该怎样去好好学习。
(四)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单一的课堂讲解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材设计应当是多层次、立体化的,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分别采用纸质教材、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图形图像、网络资源等教材形式,或者综合采用多种形式,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给师生,它们之间既有重复、强调和深化,又有交叉、呼应和补充,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教学资源整体,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三、 立体化教材设计方案
(一) 教材总体构成。依据教材设计的原则,总体上《电气工程导论》课程的教材由主教材、实践教材、辅助教材构成。主教材包含纸质的课堂讲课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践教材是结合学生的认识实习,介绍发电厂现场情况,通过现实的案例教学,使同学们建立对电气工程的感性认识;辅助教材是对主教材、实践教材的补充,包括电子教案、习题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
(二) 主教材。主教材是立體化教材的核心,在采用立体化教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主教材即是这条“主线”,它作为一门课程最基本的教材,包含课程所传授的核心知识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关系,是课程教学平台的支柱。主教材的编写是参照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规划和具体课程的设置,内容涵盖了主要的专业课程,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也做了必要阐述。
(三) 实践教材。对大学新生而言,尚未接触工程实际,或者接触很少,而《电气工程导论》课程涉及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开展实践教学非常有必要的。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工程素养的提高。实践教材是我们结合学生的认识实习,组织实践教学基地的工程师编写的介绍实践基地发电厂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电气安全、电力生产及系统运行等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目的是通过具体、现实的现场教学,使同学们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电气工程的实际现场,深化对电气工程的认识。
(四) 辅助教材。学习是一种不断接受刺激的过程,为了使主教材的核心知识内容更有效地为学生所掌握,应采用立体化教材实施立体化教学,从多层次、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刺激”。为此,我们编写了课程的电子教案、习题集,开发了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件、图形图像、动画及视频资料等,通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刺激”,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更加牢固、有效地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四、 结语
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应用是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模式发展和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将为师生提供生动、丰富教学素材,广大教师应积极地进行立体化教材的研究、设计、开发,这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贾文超.《电气工程导论》教材建设总结[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125,138.
[2] 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1):78-80.
作者简介:陈显彪,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