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数学语言转换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2018-01-30方燕妮

考试周刊 2017年70期
关键词:转换数学语言数学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一种交流形式包含的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与自然语言相差甚大。所以数学的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思考、理解的过程,它的改变对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式具有重大意义。而当下“数字社会化”时代,大到市场行情分析小到产品的说明书都需要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阅读理解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来提出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有效对策。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扰,做到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

关键词:数学语言;转换;数学阅读

一、 引言

在数学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又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阅读层面和提升学习兴趣。很多老师通过对概念和定理的背诵而直接运用到题目中,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新的课标又提出,学生数学活动应摒弃传统的概念记忆和模仿接受,应采用新的独立思考、自主阅读、主动实践、合作探索等教学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都有重大意义。

二、 阅读理解能力的内涵

数学阅读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或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以数学思维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和观念去认识和感知数学文化,从而对数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而在数学阅读中通常使用图表、文字、符号三种语言,要实现高水平的阅读,理解和掌握所有的阅读材料,就必须熟练的运用这三种语言。反之,则会导致数学能力不强,影响整体的学习成绩。所以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优势

(一) 开阔思路,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中的文字、图表、符号等多种语言增加了数学阅读的难度,它不像文艺小说那样读起来简单流畅,多种语言的综合使整个阅读过程枯燥无味。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阅读、推理、证明、想象、假设的过程中找到乐趣,体会数学符号语言的魅力。每一册的数学教材中都会有一份阅读材料,而这份教材与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考试的内容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用来更好的引导学生阅读的一份教学材料,所以有的老师会选择直接忽略这份材料,而这些材料往往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的最好教材。

比如说学生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时候,老师通过阅读素材让学生逐步的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原理,当学生有了一定认识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组织,当描述不准确的时候,通过安排他们阅读教材上的阅读法则,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符号的魅力,增加他们的自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因为他们通过阅读法则,进行数学阅读,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感知了数字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后,对数学语言的兴趣会大大提升,从而对数学符号深入研究,开阔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二) 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素质教育的原则是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激发潜力。而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都是不同的,老师的普遍教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别较大,数学它是阶梯性的思维教学,老师教学的新知识是建立在上节课知识的基础上的。所以,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除了老师的上课指导外,可以通过自身的阅读学习研究来缩小学习成绩的差距。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阅读能力差,在阅读数学书籍这一方面能力较差。因此要想素质教学目标实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实施的行动。只有让学生的成绩差距缩小了,才不会在学习上出现自卑心理,因为学习成绩的落后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而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必须及时遏制。

(三) 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充分

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外他们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一项是要求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这也说明了数学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而在课堂,就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平台,老师是起到领头人的作用。比如说在探析“三角形的全等条件”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找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再与老师共同验证学生的设想,这种顺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精准的掌握关键概念、关键字词、关键图形、关键语句把数学教材和阅读能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课本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改变传统的完全按照教学材料上的内容去安排整个上课的流程,在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使上课的气氛变得沉闷。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将数学阅读理解融入教学进程中,使学生提升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四、 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将数学阅读纳入课程设计

首先,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把数学阅读纳入课程设计中,比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这节课要讲的概念和数学定理等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再让学生自己总结,而在上课中,解决学生在上课前总结的不全面的地方,最后再由学生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和整理。保障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

比如说学生在阅读概念的时候,老师要让学生对概念中的每一个词进行反复研究,精准的掌握它的适用范围和内涵,并进行向外拓展。因为数学语言中,概念是一项数学研究成果的总结,它的每一个字词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只有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揣摩,才能将相似的概念区分,并熟记于心,运用到数学问题中。而在阅读数学定理的时候,要准确的知道得出这条定理的路径,通过相似定理、相反定理的对比和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条定理的适用范围和是否存在逆推的条件。因为在数学定理中,每个定理适用的范围不一样,而它所解决的数学问题也都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数学阅读来加深对数学概念和数学定理的理解。

(二) 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

数学的题目和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一样,一个字不同所表达的内容就完全不一样,很多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没有看清楚题干和题目的关键字,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要求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區分重要的信息,包括概念信息、直接信息、隐含信息等,数学不像语文,语文的题目答案都蕴藏在文章里,理解了文章表达的思想,就能很轻松的解决问题,数学是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答案的突破口需要对题目层层分析,结合题目相应的条件根据数学概念和理论从题目中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的有效路径。当解决问题受到阻碍时应该回过头来再次审一遍题目,找出遗留的关键信息,而当答题完毕的时候,把答案套用到题目中,看整个题目路径是否流畅。endprint

(三) 推荐课外读物

在数学问题中,很多知识技能都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利润问题和增长率问题,因此可以多阅读一些数学方面的图书,让学生获取数学理论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是局限于数学教材。其实这跟提高语文的写作水平的方法类似,我们要提高语文的写作水平,首先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学习每一篇文章的优点,然后再进行运用。那么数学也是如此,需要通过阅读大量的数学方面的图书,首先是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的兴趣,第二是学生通过课外书上的内容独立解决平时在数学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升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开阔知识视野,因为只有你的知识视野宽阔了,你解决问题时想出的有利答案才会更多,而数学是往往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的,这仅仅是素质教学的基本,需要通过汲取课外书上的知识理论来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数学课外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开阔大脑思维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数学课外读物上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与自己的结合,更好的运用到解题中去,因为每道题目虽然它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它的解题思路有很多种,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别人的解题思路来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所以,阅读课外读物是可以更直观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

五、 结语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素质教育中必备的条件,同时它也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是将数学符号转化为解题思路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数学测试都离不开数学阅读。所以本文通过分析数学阅读理解对学生开阔思路提升学习水平、有助于学生个别学习和使数学教材充分发挥作用等优势提出。将数学阅读纳入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审题训练、推荐课外读物等策略确实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用数字的眼睛去看待人生、世界、社会,让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楊清霞.民考民预科学生“数学阅读”现状分析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4,02:63-66.

[2]胡艳梅.浅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122.

[3]俞秀华.培养阅读能力,提升数学素养[J].华夏教师,2015,03:24.

[4]李海东.转换数学语言提升阅读能力[J].教育科学论坛,2015,12:9-12.

作者简介:方燕妮,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师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换数学语言数学阅读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论英汉语翻译中语内翻译向语际翻译的转换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探索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数”山有路“读”为径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