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018-01-30蔡炜标王飞许兆延梁茜杨希立李健梅百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心外膜脂肪组织乙组

蔡炜标 王飞 许兆延 梁茜 杨希立 李健 梅百强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佛山528000)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死亡风险较大,如何有效识别出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降低病死率,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之一[1]。本研究旨在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甲组(稳定型心绞痛)66例,乙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7例,丙组(急性心肌梗死)67例。甲组男36例,女30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5.21±4.82)岁。乙组男35例,女 32例;年龄 38~73岁,平均年龄(55.36±4.73)岁。丙组男34例,女33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5.41±4.75)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胸S5-1探头的频率在1.7~3.4 MHz。患者取左侧卧位,与同步心电导联连接,在舒张末期对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进行测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对右室前壁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进行测量,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对右室游离壁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进行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两者的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通过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在发病3个月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多元逐步Forward LR法进行分析,P<0.05是进入回归条件,从回归方程剔除标准为P>0.1。因素间的相关性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对干扰因素进行校正,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绘制受试者的ROC曲线(工作特征曲线),诊断切点值是通过最大约登指数进行确定。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各指标情况比较 丙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大于甲组、乙组患者,乙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肌酐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大于甲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各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三组临床各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甲组和乙组比较,*P<0.05。

?

2.2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85%)高于甲组(4.55%)和乙组(14.93%),乙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 患者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846,95%CI:0.75~0.94(P<0.01)。切点值是 7.01 mm,特异度是67.53%,敏感度是81.52%。见图1。

图1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效能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梗死后患者会出现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的负担[2]。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预后进行有效的预测尤为重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在易损斑块破裂、继发性血栓的基础上堵塞冠状动脉所致,而在易损斑块破裂的过程中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3]。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检测方法主要是CT、MRI和超声心动图,其中CT、MRI是通过对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进行评估,超声心动图是通过对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检测进行评估[4~5]。CT、MRI是心包脂肪组织测量的金标准技术,重复性高,但价格较昂贵,较难广泛普及,同时CT还存在射线辐射危害。超声心动图是高危心脏病重要的一种辅助检查,在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检测中操作简单,且较为可靠[6]。本研究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进行测量,研究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筛选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是否发生并发症,了解并发症发生率是否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增加而增高,为预测冠心病预后寻找新的、有力的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丙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肌酐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大于甲组、乙组患者;乙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肌酐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大于甲组(P<0.05);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患者 ROC 曲线下的面积是 0.846,95%CI:0.75~0.94(P<0.01);切点值是7.01 mm,特异度是 67.53%,敏感度是81.52%。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组和乙组,乙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说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1]王昌,徐勇,智光,等.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4):256-258

[2]段军,邹凤军,孙晓勤,等.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11):742-744

[3]李琛,周文锐,朱敏洁.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0):967-969

[4]吕志阳,高胜利,李源,等.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9):82-83,84

[5]王涛,刘强,蒲艳华,等.心外膜脂肪组织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61-64

[6]李俊辉.超声检测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4,25(11):187-188

猜你喜欢

心外膜脂肪组织乙组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心外膜与心脏修复再生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在心肌梗死后心肌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房颤与心外膜脂肪研究进展十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