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癌护理中的患者满意度评价
2018-01-30许多玲李多霞
许多玲,李多霞
(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新疆 喀什市 844000)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主要在30~35岁左右,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成为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的首位。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应用广泛,宫颈癌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为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就要实施必要的临床护理。本组针对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癌护理中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7例作为本组临床研究的对象,经病理证实确诊为宫颈癌。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为29~47岁,平均年龄(36.24±1.2)岁;宫颈癌分期:Ⅱb期64例,Ⅲb期23例;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36例,大专及以上学历51例。对两组患者按照单双数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43)与实验组(n=44),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症处理,院前指导等。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包括:①入院评估:在患者人员后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年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饮食习惯、职业等,在获得患者同意前提下了解患者的亲属情况,并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需求对护理干预计划进行灵活调整[2]。②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对患者的疑问要及时,热情回答,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耐心辅导,劝慰患者,或采用音乐放松疗法来对患者给予指导,确保患者身心状态良好。③疼痛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有效,快速缓解疼痛,从而缓解患者因痛苦所带来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疼痛护理中针对患者疼痛的部位,疼痛程度进行全面评估,并给予药物对症治疗,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效果。另外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如听音乐,读书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应用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对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用P<0.05表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对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参照组患者满意17例,较满意14例,不满意12例,护理满意度为72.09%;实验组患者满意22例,较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度为93.18%.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 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病因素为乳头瘤病毒,通常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而人性化护理模式是临床中新型护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合理的需求为根本,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在宫颈癌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应从入院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计划。在患者化疗前,应告知患者与家属化疗的作用,注意事项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等,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同时关心,体贴患者,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治疗信心[3]。
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我院收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模式,经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癌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控制病情,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应用和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