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女性月经不调的疗效观察
2018-01-30贾希藕
贾希藕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附属医院210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月经不调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由于当前发病人群多集中与青年阶段,遂选取患者大多处于此年龄段居多。对照组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5±3.1)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病程(4.15±1.6)年,按照月经不调病因划分:放置宫内节育器15例,经期血量过多11例,经期前后不稳定6例,月经前期3例,月经后期5例;观察组年龄17~29岁,平均年龄(23±2.6)岁,病程2.5个月~7年,平均病程(3.62±1.2)年,按照月经不调病因划分:放置宫内节育器13例,经期血量过多10例,经期前后不稳定7例,月经前期6例,月经后期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此类疾病诊断标准,并且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详细治疗方法为:采取常规止血敏、消炎镇痛、止血环酸及维生素等西药治疗。
1.2.2 观察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方进行治疗。通常,中医对月经不调的诊断及治疗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诊。此阶段患者脉搏细弱,舌少苔,患者大多属于肝气郁结,脾运失常造成的月经不调,适宜以仪器健脾,疏肝和胃为原则进行治疗。可采用中医处方:党参、茯苓、炒白术、白芍、制香附、仙鹤草、炒防风、炒谷芽、茜革炭、香砂六君丸、益智仁等中药药材。水煎服,1剂/d,7剂为1个疗程。
第二阶段,二诊。在经过1个疗程中药治疗后,基本可恢复患者月经量,有效改善患者腹泻症状,增强患者食欲,但舌苔依然较少,针对这一症状,中医治疗以和养为主。此阶段患者可以水煎服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炒谷芽、制香附、香砂六君丸、党参、炒白芍、陈皮、益智仁、当归等,1剂/d。通过以较强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极大的帮助青年女性对月经进行有效的调理,从而使月经恢复正常[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在不同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8.42%,高于对照组的68.8%,由此证明,中西结合治疗月经不调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月经不调复发率对比
根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复发情况发现,观察组1年内复发2例(5%),对照组复发8例(20%),观察组治疗优势显而易见,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承受过多痛苦,经较之前基本完全康复。
3 讨 论
月经不调是女性内分泌失调疾病最为典型的病理表现,是各种高危疾病的诱因,如子宫癌、心血管、糖尿病等。为有效遏制恶性病灶的转化及扩散,应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当前,国内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西医和中西结合治疗,西药治疗能够达到镇痛、止血的效果,但由于患者身体素质能力的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容易引发月经不调症状的反复发作,导致年轻女性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价普遍偏低。通过反复临床试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年女性月经不调疾病效果更佳显著,这种将传统中医与西方药物相融合的方法,有效规避了常规西医治疗中因孕激素、雌激素等药物对个体的伤害,减少月经失调复发率,且能够将中医治疗理论渗入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文化在我国医学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中医中对月经不调疾病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经期与非经期冲任气血的平衡与紊乱,对月经紊乱发病机制来进行阐释,经期前后由于血海的过分充盈导致气血外泄,进而转变子宫内气血的状态,经期气血的快速虚弱导致外感治病几率升高,进而导致气血不调而阻碍子宫内经血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