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不孕症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30胡令军
胡令军
(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12)
不孕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达15%左右,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且不利于家庭幸福指数的提高。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是不孕症治疗的基础,临床常采用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性刮宫等进行诊断,但各自均具有一定不足和局限性,不能全面且准确的对患者病情病因进行诊断,导致最终疗效并不理想[1]。临床研究显示[2],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中具有显著效果,医师可在直视下观察患者腹腔、盆腔情况,而宫腔镜则可对盆腔及生殖器官内部情况进行直观了解,因此将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用于不孕症治疗中,多能明确诊断,同时可对适合镜下治疗的患者给予相应手术处理,以达到治疗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就诊的不孕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排除丈夫不育。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9例),对照组年龄24~40(27.66±2.91)岁,不孕年限1~5(2.78±0.84)年;原发性不孕15例,继发性不孕22例。研究组年龄24~39(28.06±2.54)岁,不孕年限1~6(2.14±0.71)年;原发性不孕16例,继发性不孕23例;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行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术前均行常规检查,确保无手术禁忌证,选择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直视下对子宫及双侧附件情况进行观察,并采用手术对输卵管黏连、积水给予处理,阴道消毒后抗张宫颈,将宫腔镜置入,采用葡萄糖溶液5%进行膨宫,观察了解子宫及其内膜形态,针对宫腔粘连情况给予手术处理,于腹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仔细观察输卵管形态,检查美蓝溢出及输卵管通畅情况,再次根据患者病灶具体情况行相关手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输卵管疏通情况进行疗效判定: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输卵管彻底通畅为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输卵管基本通畅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输卵管阻塞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85%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97.44%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研究组发生心肺功能障碍2例,体液超负荷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7.69%(3/39);对照组发生心肺功能障碍2例,神经损伤1例,稀释性低钠血症3例,体液超负荷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03%(10/37),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6,P<0.05)。
3 讨 论
不孕症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其致病因素多且复杂,输卵管堵塞、子宫疾病、排卵障碍、盆腔及宫腔粘连等均可导致患者不孕,因此对其具体发病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对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但临床以往采用的B超、输卵管造影等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某些疾病早期B超无法完全显现,且仅凭借影像并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诊断结果[3]。此外,在给予患者治疗中,采用的传统开腹手术、反复输卵管通液等只能解决输卵管远端阻塞问题,而对近端阻塞并不能有效解决。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可通过镜下直观探查患者盆腔、子宫、卵巢及输卵管情况,而对患者不孕症病因进行明确诊断,且对于可镜下操作者同时给予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有效诊疗目的,不仅提高患者手术疗效,还可避免开腹手术等并发症的发生[4]。本研究患者经宫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提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能够较好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提高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及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可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