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专业人才问题现状及对策
2018-01-30刘斌
刘 斌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 白银 730913)
矿山类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色金属企业因其稀缺性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特殊,煤炭企业在较长时期内仍将担负我国基础能源的供给任务。然而长期以来,矿山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1 现状
(1)市场严重短缺。企业招不到人。近日在甘肃某矿山类职业院校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上,陕西某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签约人数不足10人,内蒙古某有色矿业更是零成交,场面十分尴尬[1]。其实,矿山类专业人才,市场上本身很少。此类专业因为报考人员太少,院校大多进行了招生人数压缩或专业取消。
(2)企业青黄不接。本科层次人才奇货可居。国有矿山企业本科层次人才大部分是上世纪80、90年代在统招统分制度下进入企业的,他们为企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大部分已经退休或退出重要岗位[2]。
(3)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人才流失明显。近年来,企业想办法招聘大学毕业的专业人才,但老国企传统的体制机制使这些年轻人看不到发展希望,多年来的效益下滑也让他们对企业信心不足,因此,不少被挖来的青年才俊往往难以稳定下来,流失明显。
(4)发展态势堪忧。招不到人导致企业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企业在技术滞后的状态下持续运行,技术力量不足造成运行不畅,成本增加,效益下滑。
2 原因分析
(1)人们择业观念变化。家长观念的变化,对独生子女期望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望子成龙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在子女就业上自然会首选更体面的行业和职业。独生子女吃苦精神不足,不愿到艰苦行业就业,也是影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传统企业优势不再。铁饭碗已失魅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就业途经大为拓展,赚钱方式更加多样,铁饭碗的概念已成老黄历,失去了往日的魅力。高收入成昨日黄花。传统行业最初的吸引力来自于曾经的高收入,国企的特殊地位部分垄断了定价权,高效益之下的高收入让人艳羡。
(3)院校培养动力不足。矿山类专业生源少。由于以上所及的各种原因,矿山类专业已经不在广大考生的主要选项中。矿山类专业教师少。由于生源所限,教师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原有专业教师转岗跳槽,导致专业教师明显减少,专业建设滞后,实训条件欠缺。
3 对策
3.1 国家层面
(1)大力倡导科技兴矿。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但现实中,行动中并未完全体现出来,赚快钱、走捷径仍是聪明国人的首选。中兴事件如一记当头棒喝,让大家猛醒,不做好基础,踩别人梯子,永远爬不到高处,还时时面临被撤梯的危险。大力加强对矿山生产技术的科研工作。传统的矿山企业经过多年的更新换代、改造升级,技术上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先进的状态。掌握并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就是效益,就是质量。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仍然有许多空间,仍然有许多路要走。调动矿山类专业人才积极进行创新研究。专业技术人才是矿山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是矿山技术进步的前提,要让他们潜心于矿山生产技术研究,并为他们成果的应用创造条件。
(2)充分重视国有矿山企业发展。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煤炭作为我国工业能源的支柱地位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去库存政策的实施,使煤炭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产能指标更加科学,因而发展更健康,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更加牢固,有色金属企业在环保措施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
(3)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矿山企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中优势明显。重视动手能力培养重视校企合作,重视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4)充分发挥矿山企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矿山企业存在地处偏僻、环境较差的不足,但也有工作稳定、待遇不错的优势,对于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有较强的吸引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矿山企业在国家精准扶贫工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3.2 企业层面
(1)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提高矿山科技人才地位。企业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要重视矿山科技人才培养,广纳贤才。通过内部选拔与高校对接专门培训、委托培养等方式,提升现有人才素质,提高科技工作能力。
(2)引入高科技,大力提高经济效益。效益是最佳的广告。专业人才不愿加入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效益不佳,没有效益便没有待遇,也就没有地位,所谓吸引力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3)采取多形式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科技人才的待遇。矿山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还是待遇问题,因为效益低下。经济收入有限,影响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没有了经济的基础,政治待遇也就无法落实。
3.3 院校层面
(1)加强校企合作,争取企业对专业发展的支持。企业对院校重点专业给予支持。企业专业人员的需求的主渠道是院校的培养。院校要利用技术优势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有资金优势院校有技术优势,为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2)在招生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吸引学生。给学生以补贴。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企业的资助会吸引一些家庭困难学生报考,让他们心怀感恩,学好本领报效企业,对企业储备人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实行订单培养制度。订单培养明确就业单位。企业特别欢迎这种方式,他们心中有了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插企业生产方式、文化制度方面的渗透,让学生在思想上进入企业、认可企业。
(4)多形式培训提高。根据企业需要开展培训。企业要根据专业人员培养计划,开展定期培训,帮助专业人员提升素养,更新知识。也可根据企业发展阶段性需求进行专题培训,解决企业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