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梧州市尖峰顶矿区金矿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2018-01-30吴囯军张成瑞金兴正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北北东花岗细粒

吴囯军,张成瑞,金兴正

(1.河池五吉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3)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岭南成矿带的广西大瑶山金矿成矿带上,南接桂东南金矿成矿带。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大致呈东西向展布,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次构造运动。金矿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断裂蚀变带型、次火山岩型、夕卡岩型和砂金矿床;已发现金矿床有尖峰顶金矿、金埇金矿、殿村金矿、城村金矿和飞鹅金矿等,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巨大。

2 矿区地质特征

地层: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简单,仅于矿区北西侧分布有寒武系小内冲组第二段(∈x2)及古近系六吜组(El),在矿区内及周边为洪冲积的第四系桂平组第二段(Q4g2)。

构造:褶皱:矿区范围内未见褶皱构造。矿区北西角存在一个由古近系地层组成的向斜构造,西面为寒武系地层形成的单斜构造。断裂: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有F8、F8-1和F8-2,主要特征如下:F8:分布于尖峰顶一带,贯穿矿区南北两端,长度约1.6km,宽3m~14m,呈北北东向展布,倾向南东东,倾角25°-62°。断层两侧为夏郢序列南安单元(J2N)中细粒花岗闪长岩。断层为压扭断层。带中发现①号、①-1号、③、④号和⑤号矿体。

岩浆岩:本区出露岩浆岩有夏郢序列南安单元(J2N)及芝鸦序列森村单元(D1S)。夏郢序列南安单元(J2N)具细粒-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石英组成,其中斜长石约占55m~70m;角闪石约占2%~5%;石英约占12%~20%;其它的暗色矿物约占3%~5%。新鲜岩石质地坚硬,风化后一般呈砂质泥土,半风化时呈砂质泥土混有大小约2cm~5cm到10cm~20cm不等的次棱角-次圆状碎块。

3 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沿断裂破碎带产出,矿区内共圈定大小金矿体5个矿体,分别为①号、①-1号、②号、③号和⑥号矿体,矿区总资源为中型金矿床。

各矿体的特征如下: ①号金矿体:是矿区主矿体,位于福全村上头屯北西向平距约1200m,尖峰顶(232.92高)东面的旁侧,赋存标高+220~-92m,有用组分为Au,控制矿体长720m,沿倾最大延深370m,埋藏最深为100m;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倾向南东东(100°~110°),倾角35~55°。矿体为层状、似层状,平面上及剖面上矿体均呈舒缓波状,沿走向及倾向矿体稍有膨大缩小现象,厚度1.13m~16.14m,平均4.82m;Au品位0.53~3.11×10-6,平均0.99×10-6。①-1号金矿体:位于①号矿体北东面,赋存标高+86~+126m,矿体长60m,倾向延深40m。矿体产状128°∠56°。②号金矿体:位于①号矿体的西面,赋存标高+225~+80m,矿体长104m,倾斜延深380m,矿体总体产状90°-128°∠43°-55°。厚度为0.80-6.85m,平均厚度2.71m。Au品位0.53~5.85×10-6,平均1.52×10-6。③号金矿体:位于①号矿体西面的隐伏矿体,赋存标高+130~+170m。揭露到的为氧化矿,矿体产状135°∠47°。厚度0.89m, Au品位1.10×10-6。

3.1 矿石矿物及其化学成分

(1)矿石矿物:矿石为断裂破碎带的角砾岩、压碎岩,破碎带岩石的原岩岩性主要为花岗岩闪长岩、安山岩、砂质泥岩。原岩遭受了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及动力等变质作用,还有弱的黄铁矿化及风化作用,形成了强烈蚀变花岗岩闪长岩、全蚀变安山岩、热液石英岩,黄铁矿几乎已完全氧化为褐铁矿及赤铁矿。

(2)矿石化学成分:金矿石主要由SiO2组成,另有少量的Al2O3、Fe2O3,其他组分很少。

3.2 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矿石结构为变余微细粒花岗结构、变余中细粒花岗结构、变余交织结构及变余斑状结构,假像结构,变余显微鳞片泥质结构,他形粒状及柱粒状变晶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自形及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交代及交代残留结构,角砾状结构和碎裂结构。

(2)矿石构造:矿石具块状构造、碎粒及碎粉构造、土状构造、孔洞构造;从显微镜下看,矿石还具星散浸染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团块及脉状穿插构造、孔洞构造,皮壳状构造。

3.3 矿石类型

矿石的自然类型浸染状金矿石;矿床的工业类型为微细粒浸染型低品位氧化金矿石。

4 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分析

控矿因素:矿床的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断裂破碎带既是导矿构告,又是控矿构。含矿热液沿断裂带运移并富集成矿。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带的展布、产状和分布,矿体均产于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但破碎带的矿体的厚度和矿化均匀程度变化较大。

矿区赋矿岩性为断层破碎带,矿化较好的地段均已硅化,矿体顶、底板岩性为中细粒花岗闪长岩。

矿床成因:本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夏郢序列南安单元(J2N)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的北北东向断裂破碎带内,矿床的形成与中酸性岩体的热液有关,受构造控制。

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一致,断面呈舒缓板状,倾角普遍较陡。矿石的矿物组合为褐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中低温组合,属硫化物-金建造。

找矿标志:构造标志:矿体均产于北北东向的断层破碎带中,北北东向断层破碎带是寻找金矿体的主要对象;蚀变标志:区内的金矿与硅化、褐铁矿化关系密切,断层破碎带中硅化、褐铁矿化岩性为显著的找矿标志。

猜你喜欢

北北东花岗细粒
湖南铲子坪-大坪金矿区变形序列及控矿构造
万众一心战疫情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特征和研究进展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济阳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沉积层序初探
鄂西野三关地区构造复合关系
塞拉利昂中部马卡利地区金矿特征及成矿远景
微细粒磁铁矿提铁降硫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