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唐钢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重构与改革
2018-01-30王爱虎史志明
赵 勇 王爱虎 史志明
河钢唐钢是一个拥有70多年历史,集钢铁主业1800万吨配套生产能力,以及装备制造、深加工、资源开发、化工、综合服务、教育等非钢产业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主要产品为板、棒、线、型四大类,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煤炭、机械、电力、交通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产品用户遍及欧洲、美洲、东南亚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重构与改革
(一)释放物流组织与决策潜力
河钢唐钢铁矿石大量依靠进口,而采购过程与前端物流组织的多方参与特征,决定了物流关键信息获取较为困难,致使河钢唐钢采购物流信息掌控力长期不足,增加了后续运输组织、厂内接卸难度。为充分释放物流组织与决策能力,打造铁前原料运输“绿色通道”,自2017年开始,河钢唐钢分步与国贸分公司对口合作,与港口签订“联保互助”协议,通过信息共享将供应链管控向上游延伸,有力支撑了采购物流管理,顺应河钢唐钢物流的发展趋势。
(二)强化物流与生产主业配套能力
近年来,河钢唐钢在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所带来限载、限行和“公转铁”方案陆续出台实施的多重压力,铁路运输比重持续上升。为适应新常态下的生产物流组织模式变化,河钢唐钢依托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完成厂内铁路运行体系改革,有效激发铁路运输活力,逐渐削弱对高比例汽车运输的依赖性,始终保持物流运输与生产主业的高度配套能力。
(三)提升服务客户水平
“聚焦市场和产品,提升竞争力”是河钢集团在综合分析市场环境和行业发展生态中提出的正确指向,河钢唐钢以此为政策牵引,全面提升对接市场、对接客户的能力。重点之一是将延伸至客户的销售供应链,打造成交期保障牢固、物流信息共享的高品质服务链,通过增强客户体验,提升对企业产品服务的综合评价。
(四)提高生存发展能力,打造全新效益增长极
河钢唐钢物流作为公司非钢产业优势板块,不断积蓄发展动能,自2016年开始,利用两年时间,以供应链物流的飞跃式发展为背景依托,发挥资源与技术优势,牢抓“互联网+”政策导向,促成由“面向生产主业服务”向“背靠资源开启市场化经营”的积极转型。以电商平台为窗口盘活线下存量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加速物流链向价值链转化进程,使物流成为河钢唐钢全新的效益增长极。
二、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改革内涵
“集中一贯”是河钢唐钢物流的管理核心,公司围绕供应链物流,分别从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管控职能等方面实施优化调整与战略重组,释放深层潜力。顺势“两化融合”贯标,深化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理念,从单纯技术支持向管理变革、组织优化、战略管控融合。借助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力量,密切“产学研”合作,攻克制约物流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通过三方面政策和扶持,强化上下游协同,以可视化信息链为驱动统揽全局,实现了企业效率的持续提升及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三、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改革做法
(一)聚焦采购供应链,助力协调决策
1.梳理既有外部采购供应链信息边界。河钢唐钢进口矿石原料占据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通过水陆联运进厂,前端物流组织主要由集团采购部门和外部单位完成。经分析,只有当铁矿石到达国铁交接场(铁运)或进厂(汽运)时,物流部门才能通过信息系统掌握准确信息,供应链前端信息需耗费大量精力在线下获悉,实时性不足难以支撑科学运输组织,长期的被动局面引发了港口积料、缺货、集中进厂、厂内库存波动较大的消极连锁反应,厂内场地、线路、接卸装备常处于应急状态,也为生产供应链带来负面影响。
2.共赢合作,打造数字供应链。与相关方签订互助协议后,与港口共建数据交互环境,打通信息壁垒;并行开发信息系统,将河钢集团采购部门、货代、承运商纳入用户行列,提供共享服务。从船泊发运计划开始,在系统内按流程形象展示船舶在途情况、靠岸计划、卸船动态、堆垛场地、清船、疏港计划以及发运实绩等动态,使信息始终围绕采购供应链全线贯穿,不落地。
3.制定全新的采购物流组织措施。基于数字供应链,河钢唐钢制定了外贸原料疏港管理规定,物流部门与生产厂协同议定疏港计划,严格控制发货频次,确保铁矿石供应与厂内授卸能力匹配,避免集中到达造成生产拥堵和厂外调卸;在途库存、到港存量是生产的“定心丸”,间接削弱了生产需求的放大效应;运力、线路、场地及装备预先准备,确保高效接卸组织,释放应急资源补充生产供应链物流。
(二)紧扣生产供应链,发挥能效极致
面对“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河钢唐钢大力开创绿色发展新局面。一方面,打破生产物流公铁运输平衡,稳步提升厂内铁路运输比例;另一方面,通过提速铁路运输周转,弥补其机动性缺陷,削弱对高汽运比运输的依赖性,始终稳固物流与生产主业的配套能力。
1.精简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层级,提升执行效率。打破沿袭数十年的“部—站—区”三级调度模式,取消车站调度和区域调度两个层级,由物流总调度室统一指挥行车,实现“一令落地”;同步推行作业长负责制,设置值班作业长岗位指挥各区域作业,运输任务统筹规划,平衡资源与均衡负载,完成由局部最优向全局最优的转型。
2.新建层级精简后的配套计划制定机制。在原先单纯由月计划指导,向下分解生成周计划、日计划,以日计划的完成,保证周计划兑现,以周计划兑现,确保月计划达标,形成自下而上以短期目标保障中长期目标的全新机制。
3.运用信息化、自动化,全面提升铁路运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化和创新型技术应用,实现前沿科技与铁路运输深度融合,使运输组织过程中的安全与效率得到双重保障。形成了以东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为科研阵地,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为行业技术交流平台,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河钢唐钢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铁路运输生产任务可视化传输、网络语音通讯、站场动态推送、行车辅助瞭望、拦木机远程集中控制、隐患点影像上车、行车危险源自动辨识等13项功能性应用,实现了冶金运输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控,强化了安全保障能力,作业效率大幅度提升。
4.补充完善运输生产指标,消除目标管理预期偏差。挖掘并充分利用铁路运输数据价值,新增准点率、机车作业率、机车综合能耗、铁路全员劳动生产率、铁路运输单位成本等9项指标,衡量协同、服务、运筹、成本等铁路运输组织、经营能力。指标分别设置警戒红线、计划值和目标值,决策层对输出结果及时反应,实时调整策略,保持生产供应链物流活力。
(三)牢抓销售供应链,稳固产品交期
1.打造企业内全自动化成品仓储,缩短发货周期。成品仓储是销售供应链的重点环节,有着前端连接生产,末端对接客户的双重特性。为规范仓储管理秩序,确保高效率发货,河钢唐钢针对成品库区分步实施了信息化、半自动化以及无人化管理,为现场提供组垛规划、3D库图、货物自动追踪,以及天车全自动作业等功能,实现由人工向高效无人化作业的跨越式升级。
2.延伸产品管理边界,强化服务意识。对配送到客户的产品在出厂后持续跟踪,为外部相关方提供信息化管理工具,使社会仓储暂存、二次装配发运、集港储存、装船离去等环节形成线上信息链,不间断监控产品运输情况,及时消除交期负面影响因素。
3.与客户共享产品物流信息,提升客户体验。为战略客户逐步开放物流信息查询权限,并接受客户对物流承运的服务评级,作为对承运方准入、管理以及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持续提升服务客户能力与客户体验,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
(四)发展企业物流新型业态
河钢唐钢以国家“互联网+”政策为导向,引入互联网思维,综合分析物流现状,以企业物流资源为基础,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建设了集运输、仓储、金融、汽车后市场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电商平台 “郅易达”。平台建设是对河钢唐钢传统物流业务转型升级的重大创新,一方面对内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以企业为依托开辟市场经营蹊径,实现共享经济,对唐钢发展非钢产业、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改革实施效果
(一)建立全新的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
河钢唐钢供应链物流管控体系改革的实施,强化了扁平化、集约化和集中一贯管理意识,建立了不断优化、持续改进的管控和保证体系,使企业供应链内外环节有效协同,形成业务管理与专业管理、体系运行相统一、集约化运作的全新管控体系。
(二)物流运行效率大幅增长
体系改革进程中,河钢唐钢物流运行效率呈连年攀升势态。铁矿石日疏港计划制定时间压减70分钟,2016年6月至今烧结和炼铁生产环节运输保障100%,2017年水陆联运外矿接卸效率相较2016年平均提升9.7%,全年未发生外调外卸;厂内铁路运输协同性得到明显增强。2018年一季度,铁路运输计划平均兑现时间比2016年、2017年同期压缩21%、10.5%;普车、冶金车周转时间分别降低0.44天、0.08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铁路运输月计划兑现率100%,在产能与运能同步降低前提下,27个月中有21个月超额完成任务并达到目标值,稳步提升了保产服务能力。产成品发货效率涨幅明显,2018年一季度与2016年、2017年同比,平均发货时间缩短32分钟、19分钟,实现了产成品发货优质高效。
(三)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管理体制的变革强化了物流费用管控能力。2016年,吨钢物流费用比2015年降低17.41元,实现挖潜增效1.88亿元;2017年,吨钢物流费用比计划降低32.6元,比目标降低5.6元/吨钢,实现挖潜增效4.18亿元,为2017年河钢唐钢挖潜增效目标实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两年来,河钢唐钢的吨钢物流成本指标持续保持河钢集团领先水平。
多样化的新型技术应用为决策与优化提供依据。根据异常输出结果,及时制定改善方案,不断调优。截至目前,河钢唐钢物流指标已进入自主提升阶段,有力助推了生产经营取得逐年改善、渐次提高。2016年,利润在消化主业1#高炉和焦化区停产、影响收入3321.5万元的基础上,比2015年增利1796.26万元;2017年在消化钢铁产能压减、影响生产收入的情况下,比2016年同口径增利1845.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