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启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新时代 支撑服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征程

2018-01-30卢顺光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沙棘水土保持植物

卢顺光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北京 100083]

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简称“沙棘中心”)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利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方针,认真落实水利部党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建设,以生态建设项目为依托、以行业管理及技术咨询服务为核心业务,加大了对沙棘、苎麻、金银花、青风藤等多种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的种植、研究和宣传力度,厚植绿色发展根基,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用实际行动开展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推动水土流失治理,用实效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1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成效

1.1 全面推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效服务于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1.1 沙棘资源建设

沙棘中心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国家基建项目,截至2017年底,在黄土高原砒砂岩区共种植沙棘近47万hm2(700万亩),已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沙棘资源基地。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沙棘林封沟,使植被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减蚀效益为80%~90%,土壤侵蚀模数由2万~3万t/(km2·a)控制到0.5万t/(km2·a)以下,有效地拦截了沟道内的粗泥沙,累计减沙已达1亿t。同时,高原圣果沙棘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原圣果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沙棘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1万t。沙棘种植区群众通过种植沙棘和采收沙棘果叶,人均年收入增加2 000元,户均年收入增加5 000元。另外,每户农民每年还可通过种植沙棘得到3 000~4 000元的补助款。沙棘成为农民的“摇钱树”,激发了农民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加快了沙棘生态建设的进程。在实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项目过程中,我们探索建立了“政府+农协+企业+农户”的项目实施机制,建立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从而保证了中央投资的砒砂岩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效果,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1.1.2 沙棘良种选育

沙棘良种选育、繁育、推广硕果累累。多年来,通过组建全国沙棘育种科研团队,培育出12种叶用型、生态经济型沙棘良种,这些沙棘良种均通过了成果鉴定,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并陆续在黑龙江绥棱、辽宁朝阳、甘肃庆阳、青海大通、新疆塔城进行了沙棘区域性试验。近期又新增了吉林东辽、山西太谷、内蒙古磴口、新疆吉木萨尔、新疆青河等5个辅助试验区,开展了杂交沙棘和引进大果沙棘的区域性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有5种杂交沙棘、17种国外引进大果沙棘可用于2019年生产性试验示范。

1.2 着力推进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示范,推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1.2.1 南方坡耕地苎麻的种植和研发

2007年,参照沙棘开发治理模式,通过广泛调研,选定了苎麻作为治理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优良水土保持植物,依托财政项目,进行了苎麻墙布的产品设计及加工工艺技术的研发中试,设计出不同档次、不同花色、不同受众的墙布300多种,并获得发明专利两项。同时,在四川大竹县建成了苎麻制品示范加工厂,建立了一套成熟、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示范生产线。通过苎麻墙布的研发和销售,带动了南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水土保持植物发挥了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2.2 石漠化区金银花、清风藤等的种植与开发

在广西、贵州等石漠化区,围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滇黔桂水土流失治理项目,选择典型小流域,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分别布设金银花、清风藤、刺梨、核桃等优良水土保持植物,构建并实施峰丛洼地地区不同的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及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同时,依托财政项目,与三峡大学等大专院校联合开展了金银花抗猪蓝耳病毒、清风藤保肝护肝的药用开发研究[1]。

1.2.3 东北黑土区黄花菜、蓝莓、醋栗等植物的种植与开发

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科技推广项目,联合有关项目区的项目管理单位,开展了黄花菜、蓝莓、醋栗等地埂植物带及植物封沟等科技推广项目,总结出地埂高效水保植物带和植物封沟两种模式。目前,这两种模式在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区都有一定规模的推广应用,生态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及老百姓的认可。

1.2.4 黄土高原区翅果油树、长柄扁桃的种植开发

翅果油树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在山西、陕西两省约有资源面积1.2万hm2。沙棘中心2010年与山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翅果油树开发利用研究,并在山西临汾种植示范林2.67 hm2,研发成果在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得到应用,该公司通过建设基地、收购原料等,拉动了当地及周边翅果油树资源建设。长柄扁桃耐旱、耐寒,种仁可代替郁李仁入药,还可作为油料植物进行开发。在陕西省有长柄扁桃资源面积2万hm2。

1.3 编制沙棘等植物的标准规程,进一步规范沙棘等植物资源建设行业管理

沙棘中心先后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适生灌木栽培技术规程》《沙棘生态建设技术规程》《沙棘原汁标准》等近10个行业标准,并经水利部审定颁布实施。近期,又完成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实用手册》大纲编写和编写任务分解工作。这些标准的颁布实施,推进了沙棘等水土保持植物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提升了沙棘产品的质量,规范了沙棘产品包装和运输,为沙棘产品出口贸易奠定了良好基础。

1.4 构建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库,为水保植物资源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针对当前有些地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中缺乏适合当地、治理水土流失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植物,有些项目选用并种植了品种优良的植物但规模达不到产业发展的需求,抚育管理技术水平粗放等突出问题,从2014年开始,沙棘中心依托财政项目,开展了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种植规模、开发利用、市场潜力及植物资源优良品系等系统调研,初步构建了便于保存、便于查找、便于在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的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库,筛选收集了六大水土流失类型区210种高效水土保持植物。其中,黄土高原区100多种,西南紫色土区30种,西南岩溶区30多种,东北黑土区20多种,北方土石山区20多种,南方红壤区10种。

1.5 编制《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为水保植物措施做好顶层设计

2011年,沙棘中心承担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专项规划《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简称《规划》)。经过3年多周密细致的工作,《规划》于2013年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专家审查,并随《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上报国务院,2015年获批。《规划》作为《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高效水土保持植物521种,将其中的117种应用于全国八大水土流失类型区;明确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开展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研究,在近期建设10项重点示范工程和70多个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2],并逐步推广到相应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中,以提高水土保持植物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通过产业开发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投身于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1.6 积极参与监督检查与宣传,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业务支撑

一是积极参与水保司组织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和“监督执法能力建设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参与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中期评估和新申报国家级科技示范园评选工作。三是协助水保司对省级地方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四是积极建设维护“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水土保持”子网、“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三个网站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目前,“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已发布信息5万余条、图片2万余幅,累计访问量达到2 400万人次,日均点击量1.43万次,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资料库和展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窗口,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主阵地;2016年11月开通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已发布图文消息150条,关注用户4 000人,通过及时快速地发布水保权威信息,拓展了社会公众了解水土保持知识的新渠道。五是配合水土保持司,开展了全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培训,督促地方向水利部网站及时报送信息,通报季度信息采用情况等。

1.7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技术咨询工作,为沙棘中心业务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2006年开始,沙棘中心积极服务于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拓展水土保持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先后在全国22个省(市)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技术咨询、水土保持植物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和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水土保持监测等技术服务项目300多个,项目类型涉及铁路、公路、输变电、管道、煤炭、钢铁、电力、水利、有色金属、化工、机场等多行业。通过会议、交流、授课、调研等形式,在对不同行业领导及水土保持行业工作人员进行水土保持相关知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宣传的同时,每年实现横向收入1 000多万元,为中心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和资金保障。

1.8 加大沙棘国际交流与合作,借力“一带一路”,推动沙棘走出国门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际沙棘协会获准在中国注册(民政部民函〔2011〕240号),秘书处挂靠沙棘中心。目前国际沙棘协会已吸纳了俄罗斯、印度、德国、芬兰等4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会员。在国际沙棘协会秘书处的组织下,围绕沙棘促进人类健康与保护环境的主题,开展了沙棘资源建设、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专题研讨和技术交流,已在印度、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召开了7次国际沙棘协会大会;积极收集各国不同沙棘品种的相关技术标准,组织专家翻译我国沙棘行业标准,为编制沙棘国际标准奠定基础,推动国际沙棘标准发展的进程;逐步介入并深化“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涉外水土保持植物业务,推广中国沙棘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

2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3]重要指示精神的力度、深度不够,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发挥较弱。2015年批复的《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明确了近期要建设10项重点示范工程70多个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目前仅仅开展了砒砂岩区和红壤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建设。

二是沙棘生态建设工程实施机制不完善,与流域机构、地方水保部门沟通协调不足,年度种植任务落实困难,工程验收严重滞后。

3 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下一步工作重点

3.1 积极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业务支撑

针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前期工作,沙棘中心应尽快组织编制《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技术规程》,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进行细化,从品种选择、配置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定与要求,以满足水土保持工程前期工作的需要。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中,加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

3.2 加强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建设

植被建设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要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要从良种选育、种苗繁育、树种配置等方面进行示范区建设。要按照《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建设与开发规划》,积极组织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每年建设2~3个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力争到2030年完成全国八大水土流失类型区70多个高效水土保持植物示范区建设。

3.3 继续推进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建设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沙棘资源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助力《生态扶贫工作方案》,创新沙棘生态工程实施模式,将沙棘种植与生态扶贫相结合,使贫困人口从沙棘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促进沙棘生态项目实施。一是在水保司的指导下,在黄委和内蒙古各级水保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继续推进“晋陕蒙砒砂岩区十大孔兑沙棘生态减沙工程”项目实施;二是组织修改“晋陕蒙砒砂岩区黄甫川等五条黄河支流沙棘生态减沙工程”初步设计,待新的定额标准出版后,按照新标准对初步设计报告中的概算进行重新核定。

3.4 切实加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化建设

按照《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7—2018年实施计划》和《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紧密围绕水土保持核心业务,全面推进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信息系统应用。在前4年调研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全国八大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调研,丰富完善信息库,促进信息共享与服务,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植物信息化能力与水平,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业务支撑。

3.5 保障网络信息化安全,为水土保持宣传提供良好的平台

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化安全管理,为三个网站和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与维护“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水土保持”子网、“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三个网站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完成年度宣传方案设计,采集宣传素材,及时准确地发布各级水保部门工作的成绩、经验和动态信息;加强省级通讯员培训,促进各地通讯员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水土保持网站成为展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3.6 进一步发挥国际沙棘协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作用

要利用国际沙棘协会的平台,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专家引进来,开展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开发利用、标准制定、科研及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让我国的优质沙棘资源走出去,推动我国沙棘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进程。成立沙棘良种繁育、产品研发、产品技术与质量管理及沙棘企业等国际沙棘协会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国际专家参与,开展各领域的专项研究和技术交流,提升国际沙棘协会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我国及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的步伐。

猜你喜欢

沙棘水土保持植物
沙棘种植让日子甜滋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沙棘颂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沙棘在西藏的发展前景探讨
沙棘产业的直销之路
哦,不怕,不怕
水土保持
将植物穿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