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奘与密教观音法门研究

2018-01-30王小蕾

唐都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观世音玄奘观音

王小蕾

(陕西师范大学 宗教研究中心,西安 710062)

佛教自东汉时经西域传入中土,后经汉、两晋、南北朝前后五六百年的传播、激荡与发展,至隋唐时期成鼎盛态势。其时佛教宗派林立,寺院经济发达,佛教界高僧辈出;又有大批印度、西域等地的僧侣商人不远万里至中土弘扬佛法,一时间各种佛学理论不断涌现,佛典的传译与共译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一、玄奘所译密教典籍

隋唐时代的佛教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空前绝后的辉煌时代。隋代虽38年即终,但由于隋文帝、隋炀帝都非常佞佛——奉佛教为国教、在洛阳上林苑设立译经馆组织译经,所以在此期间出现了较多的佛经译师,比如抵达长安传持佛教的著名印僧阇那崛多*阇那崛多(523—600),北天竺犍陀罗人,北周武成年间(559—560)入华,译出《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添品妙法莲华经》《佛本行集经》等佛经37部,176卷。(唐 道宣:《续高僧传》卷2:“阇那崛多,揵陀啰国人也,隋言香行国焉,居富留沙富罗城,云丈夫宫也,刹帝利种。”)《大正藏》第50卷,第433页中。、达摩笈多*达摩笈多(?—619),开皇十年(590)抵达长安,在大兴善寺和洛阳上林园翻经馆译出《药师如来本愿经》《金刚般若经》《菩提资粮论》等9部,46卷。(唐 道宣:《续高僧传》卷2,“隋言法密,本南贤豆罗啰国人也,刹帝利种,姓弊耶伽啰,此云虎氏。”)《大正藏》第50卷,第343页下。、北天竺那连提耶舍*那连提耶舍(490—589),应隋文帝之请,入长安大兴善寺译出《大庄严法门经》等8部23卷。(唐释靖迈撰:《古今译经图纪》卷4:“沙门那连提耶舍,此言尊称,北印度乌长国人,以幼出家数近灵迹。”)《大正藏》卷55,第365页。,本土著名佛教翻译家彦琮等,他们都对佛典的传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至唐代,中国佛教的主旋律依然是译经事业,且较之于前更加繁荣。“隋唐佛法兴盛时,翻译不但广传完善,且有华人主持,隋之严宗,唐之玄奘、义净是矣……佛教承汉魏以来数百年发展之结果五花八门,演为宗派。”[1]作为中国四大译师之一的玄奘所处的时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译经最为兴盛的时期,亦是晚期持明密教在中土流传的成熟时期。玄奘自贞观十九年(645)四月至麟德元年(664),在近19年时间笔耕不辍,无有停歇。道宣曾评价他“精厉晨昏,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2]玄奘本人在《寺沙门玄奘上表记》中也说“夙夜匪遑,思力疲尽”[3],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他在译经事业中的艰辛。玄奘一生译出典籍76部,包括经、律、论三藏,涉及大、小乘以及外道论书,涵盖显密二教。其中译有密教经轨9部、9卷,分属陀罗尼咒、陀罗尼经、持明仪轨三大类。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中国历史上佛教译经事业自鸠摩罗什入长安,译经事业就已非常兴盛,鸠摩罗什来长安前为中国佛经翻译的第一时期,以释道安和竺法护为代表,学术界认为这一时期属于古译时期,从玄奘始称为新译时期。玄奘传译密教经典始终秉承“五不翻”原则[4],分别是“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此无故,如阎净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本文主要考察玄奘传译的密教典籍,不涉及其翻译方法问题,故兹不赘述。

表1 玄奘翻译的密教典籍*此表参考(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第556页上;《阅藏知津(第6卷~第44卷)》;杨廷福:《玄奘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31页。

续表1

二、玄奘所译密教观音法门

传统的观音形象被大众尊崇始自西晋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品》,到公元6世纪后半叶持明密教*吕建福先生在《中国密教史》一书中将密教划分为陀罗密教(2至3世纪)、持明密教(3—6世纪末或7世纪初)、真言密教(7世纪初至8世纪末)、瑜伽密教(7世纪初至8世纪末)、无上瑜伽密教(9世纪至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五阶段。传入中土,7世纪唐代初中期,传译密教事业逐渐兴隆。在诸多密教典籍传播过程中,以千手观音法最具代表性,也可算作是密教神祇体系中多臂形象在中国传播的开首。千手观音法最早在公元618—626年传入,印僧瞿多提婆以手印经本奉入朝廷,但因观音千手千眼的形象迥异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形象而被“太武见而不珍”。虽然当时并未流传起来,但在638年前后又有印僧持此梵文经本奉进,被唐太宗接纳并敕令智通翻译(智通从玄奘受观音随心咒印法)。此时期大量密教典籍传入中国,典籍中多头多臂的形象逐渐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并开始盛行。玄奘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下生活,这无疑对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些密教法门是在他西行前自天竺由印僧传到中土,也可推测出他意欲西行探求这些密法源头的一个动力所在。他所译出的密教法门实际上是在他取经回来后(650—664)的十五年间才被逐步译出的,从这一点可以窥见他对观音密教法门是非常推崇的。

依上文所述,天竺僧帛尸利蜜多(?—43年待考)大约是公元3至4世纪的人,那么不空索观音大概在公元4世纪前后就已经在南印度流传,而传入我国最先在隋开皇年间被崛多译出。玄奘译本《后序》中说:“《神咒心经》者,斯盖三际种智之格言,十地证真之极趣也。裂四魔之便罟,折六师之邪幢,运诸子之安车,诣道场之夷路者,何莫由斯之道也,况乃剿当累歼宿殃,清众瘼怀庶福者乎!是以印度诸国咸称如意神珠,谅有之矣。”[11]此序文虽非玄奘所撰,但作为玄奘一系的法相宗学人对不空索观音法门及神咒极为推崇,序文提到此经种种殊妙,在印度国称之为“如意神珠”,更视为“群籍之中心”。一方面说明当时密教法门在中土流传之盛,另一方面也说明玄奘对观音法门的信仰。此外,经序中还对“不空索”出处加以阐释,分别对经名中的“不空”“索”“神”“咒”“心”加以解释,指出经题中“不空”别于其他经典之殊胜,“索”为捕猎野兽的绳索,运极无方作“神”解,警敕群物称为“咒”,名色所依称作“心”。序中也提到此经典在隋代已被北印度国沙门阇那崛多翻译,但玄奘认为经文中的咒语都是梵语,应使持诵者了了分明,不至于混淆,所以对此经进行了再译。除阇那崛多、玄奘译本外,还有菩提流志《不空索咒心经》,宝思惟同名异本《不空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三卷,亦云《不空索心咒王经》,李无谄译《不空索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普门》,此两部经为同本异译。另外还有唐阿目佉译《佛说不空索陀罗尼仪轨经》,一名《不空索教法密言》,宋施护《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等。下面将主要探讨玄奘《不空索神咒心经》与玄奘之前阇那崛多《不空索神咒经》译本,通过对两个译本对比,以期得出玄奘译经的特点。

(二)十一面观音密典

佛灭度后八百年中,憍萨罗国中疾疫流行,病死半分,经历三年不得免难。王臣共议,立誓祈请十方世界天上天下有大悲者,必来救护。尔时梦见圣像具足十一面,身黄金色,光明照耀,舒手摩王顶言:我以十一面守护王国,梦觉告臣王臣人民,一日中造十一面观音像,一时免难,以是已后一百年中未遭此难矣。[10]852

由此可以看出,十一面观音在公元3世纪左右就开始在印度流传,传入我国约在公元6世纪中叶,由隋代耶舍崛多传译《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后相继被阿地瞿多、玄奘、不空等再译。耶舍崛多传译《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又名《金刚大道场神咒经》)与玄奘《十一面神咒心经》为同本异译,以此为主略作比较。

探讨十一面观音,首先从其形象着手,它与中国传统慈悲样貌的观音形象有很大不同,容易和千手千眼观音混淆,通过考察经本中十一面观音形象的描述可以对其进行分辨。玄奘译本中:“其像作十一面,当前三面作慈悲相,左边三面作瞋怒相,右边三面作白牙上出相,当后生一面作暴恶大笑相,上一面作佛面,像诸头冠中皆作佛身。”耶舍崛多译本:“作十一头,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瞋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面,顶上一面作佛面。”[12]220对比来看,此两译本中十一面观音形象大抵同,玄奘与崛多玄奘两版本译手臂为“二臂”,这一点与不空三藏法师译十一面观音“四臂”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敦煌千佛洞中还有“八臂”十一面观音造像。依《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记载:“前三面慈相见善众生,而生慈心大慈与乐。左三面瞋面见恶众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面见净业者,发希有赞劝进佛道。最后一面暴大笑面见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咲改恶向道。顶上佛面或对习行大乘机者,而说诸法究竟佛道故现佛面。各尔三方三面为化三有故现三面若合本面应十二面。”玄奘本中说法地点在“室罗筏竹笋道场”,“慈氏菩萨”,作为上首而出现,耶舍崛多译本中的地点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经中并没有“慈氏菩萨”,这两点是最为明显的不同。室罗筏实际是梵音,翻译成中文就是舍卫,所以室罗筏城就是舍卫城,就这一点来说,玄奘在翻译地名时是持有谨慎态度的。但为什么耶舍崛多本中是“与无量菩萨摩诃萨大众俱前后围绕”,而玄奘本中是“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慈氏菩萨而为上首”,这一点虽不得而知,但结合玄奘个人的背景及他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或许可以得出一些线索。首先,弥勒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补处佛而成为贤劫第五尊如来被大众信仰。释尊在世时曾授记:“愿我此身并纳钵杖久住不坏,乃至经于五十七俱胝六十百千岁,慈氏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时施作佛事。”[13]众多显密典籍中皆可见到弥勒菩萨的身影,尤其在唐代,弥勒信仰非常兴盛。第二,玄奘属法相宗一系,一生都在弘传法相唯识,慈氏菩萨作为唯识宗的祖师理所当然地被玄奘尊崇,并将之奉为至高无上的地位,玄奘晚年也发愿往生弥勒兜率天,足见他个人对慈氏菩萨的信仰程度之高。第三,密教在当时非常兴盛,玄奘本中特别把“慈氏菩萨”置于“上首”,一方面,毋庸置疑可以视为玄奘对慈氏菩萨信仰的考虑,另一方面,玄奘有意将慈氏菩萨阶位提高到密教中主尊的地位,从另一个侧面来讲,也表现出他个人对密教是极为崇信的。

就经义而言,耶舍崛多与玄奘译本是一致的,神咒出处都是观世音过去恒河沙劫作大持咒仙人中王从百莲华眼顶无障碍功德光明王如来处所得。主要菩萨宣说十一面观音神咒之威力,其功用及持诵功德大体是说救脱一切有情,除一切病苦、疾疫、离一切障难,所求无如意、安立一切有情证悟无上菩提等。玄奘译本还宣说了另一典故:观世音往世作大居士从美音香如来处得授此咒,诵持此咒得到了“得诸佛大悲智藏一切菩萨解脱法门”的功德。两本都包含了诵咒法,像法、坛法、护摩法等带有持明密教特点的密法。两个译本中除根本神咒外,还附加了持明密教密法的多种咒语,耶舍崛多本中有六咒:“咒水咒衣咒”“咒香咒”“咒华咒油咒咒花散佛咒油然灯”“咒食咒”“咒火咒”“结界咒”。玄奘本中有七咒,分别是:“咒水及衣咒”“咒香灯咒”“咒华香鬘咒”“咒献佛供咒”“咒薪咒”“结界咒”“请我还自宫咒”。最后一个咒按经义解,意为修法结束请本尊归位,此咒在耶舍崛多本中并无,但在同本阿地瞿多《陀罗尼集经·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中也有提及。另外,还有一点不同之处,玄奘本中每一短咒前的皈敬偈采用汉译的方式:“敬礼三宝,敬礼圣智海遍照庄严王如来,敬礼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敬礼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大悲者。”[14]在耶舍本中为梵语音译的方式:“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南无若那娑伽罗。”[12]218这一点与上文提到的地名梵文音译不同,玄奘对此直接译为汉语,而非音译,笔者推测这可能是让大众对经文经义有更加直接的了解而已。

(三)千转观音密典的传译

唐初另外一个影响较广的持明密教传译者是智通法师,他以传译千手观音法和千转观音法为主,在总持寺弘传密教。智通在唐初传译密法,最早传译的是千手观音法门,据《宋高僧传》记载:“释智通,姓赵氏,本陕州安邑(山西)人也,隋大业中出家受具,后隶名总持寺。律行精明经论该博,自幼挺秀,即有游方之志,因往洛京翻经馆,学梵书并语,晓然明解,属贞观中有北天竺僧。赍到千臂千眼经梵本。太宗勅搜天下僧中学解者。充翻经馆缀文笔受证义等。通应其选与梵僧对。译成二卷。天皇永徽四年复于本寺出《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一卷,《观自在菩萨随心咒》一卷,《清净观世音菩萨陀罗尼》一卷。共四部五卷。通善其梵字复究华言。敌对相翻时皆推伏。又云行瑜伽秘密教大有感通。后不知所终。”[15]“智通传持千手观音法,师承中天竺婆罗门僧跋咤那罗延和罽宾婆罗门僧婆伽,传授与玄暮。传持千转观音法,师承罽宾沙门喝啰那僧伽和中土三藏玄奘,传于数百诵咒师。”[16]他所译《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或一卷)(拾遗编入第一译)与菩提流志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或云《千臂千眼》两部经为同本异译本。又,据《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亦名《多唎心经》)经文所说,“此一印通于师三藏玄奘法师边亲受,三藏知此印阙故授与智通师中天竺国长年跋咤那罗延与罽宾国沙门喝啰那僧伽,同三曼荼罗会受持此法,后因勅召入京,遂有大总持寺僧智通闻解翻译,与数十大德求及此印法,遂流传翻译。”[17]按照上述考据来讲,智通所传持千转观音法与《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都师承于玄奘,后永徽四年(653)于总持寺译出《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而玄奘所译千转观音的密教典籍收录于《咒五首》中的第一首,名《能灭众罪千转陀罗尼咒》,于麟德元年(664)正月一日译出,即玄奘圆寂的那一年译出,两部经典译出相差十年。对比两部经,经名虽然只差一字,但玄奘译本只有略本陀罗尼经咒一首,而智通所译《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陀罗尼咒,此咒与玄奘所译《千转咒》在发音上有很大的不同;第二部分为“千转印”印法,经文说“千转印与观世音心印同(唯足不同)”,此“印”为阿地多崛多师译出,并说此咒印功德主要是灭四重五逆罪。第三部分主要有坛法、供养法、护摩法、成就法、像法等,从整部经文来看,其内容完全具备了持明密教的基本特点。最后,经文中载:“咒及功能,并是通师总持寺翻梵本出,其印法者崛多师译出别译本。”因此,虽然智通法师传承的千转陀罗尼是玄奘所传,但事实上智通是根据梵本所译出的,并非来自于玄奘。但无论怎样,经文已明确记载智通师承玄奘法师,后由智通法师译出,传于数百诵咒师,因此,此处也体现出当时密教在中土的发展与传播十分兴盛。

(四)七俱胝观音密典

七俱胝准提观音,梵名Sapta-koti-buddha-matr,观音化身之一,又称准提佛母、准泥菩萨,六观音之一。“俱胝”,又作拘胝、拘致,《一切经音义》中说:“俱胝,俱致此当亿,谓千万也,或十万为亿,或万万为亿,西国俱胝,或千万,或十亿,或百亿而甚不同,故存本名耳也。”[18]是印度古代所用数量名称,或谓相当于千万或亿,但历代所译有殊意。“意译作清净,护持佛法,并为短命众生延寿护命之菩萨。禅宗以准提为观音部之一尊,深加尊崇。日本台密以准提入于佛母中,以为佛部之尊。日本东密则以准提为六观音之一,摄于莲花部六观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中。”[9]5515准提法门最早见于隋代阇那崛多译《种种杂咒经》中二十三首神咒中的第二十首,名《七俱胝佛神咒》。后又被玄奘译出,收录于《咒五首》中的第三首,虽然玄奘本只有陀罗尼被译出,但对之后的唐密准提法门的兴盛有着不小的影响。676年地婆诃罗译出《佛说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此经较之前两个版本而言篇幅增加不少,经文较为完整,其中不仅有陀罗尼咒,还有神咒功德、坛法、供养法等,发展至此时已逐渐开始流行。至唐代中叶,随着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陆续入唐弘传密法后,准提观音法门又被弘传,先后被金刚智和善无畏传译,这一时期为密教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密教体系也被称为“纯密”。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传译密典经轨,建立密宗体系,形成密宗。金刚智译准提法门有《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初出与金刚智出者同本,见《大周录》,垂拱元年(685),于西太原寺归宁院译),《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卷,《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一卷,善无畏译《七俱胝独部法》等。

三、玄奘的观音信仰

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翻译是玄奘一生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在他之前就已有多部般若经典被译出,由于“未能周备,故玄奘乃集众重译。校合三种梵文原本,以嘉尚、大乘钦、大乘光、慧朗、窥基等人任‘笔受’之职,玄则、神昉等人任‘缀文’之职,慧贵、神泰、慧景等人任‘证义’之职”[9]839,于公元663年十月在玉华宫玉华寺(今陕西铜川)译出,先后共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完成了这一繁浩工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它将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内容精缩为260个字,一卷,与本经同本异译的经典有6本*《贞元新定释教目录》——鸠摩罗什《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菩提流支《般若波罗蜜多那提经》,般若、利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法月《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经》,智慧轮《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施护《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玄奘本《心经》附有两个序文,其一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御制般若心经序”,另一个是唐释慧忠撰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兹经喻如大地,何物不从地之所生,诸佛唯指一心,何法不因心之所立。但了心地,故号总持,悟法无生,名为妙觉”。他把心经比作大地,并解释万事万物都是由大地而生。他把心经为比作一切佛法的精要、心髓,称之为“总持”,意为总摄无量佛法而不散失。

玄奘一生虽为法相宗祖师,但在其西行取经前、取经中、取经后的译经事业中对观音菩萨与《心经》信仰无处不在。关于玄奘得授《心经》的缘起,据史料载,有两个版本:其一,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初,法师在蜀(四川),见一病人,身疮臭秽,衣服破污,慜将向寺施与衣服饮食之直。病者惭愧,乃授法师此《经》,因常诵习。”[19]16第二个版本来自《神僧传》,“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为计乃锁房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体脓血,床上独坐莫知由来,奘乃礼拜勤求,僧口授多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山川平易,道路开通,虎豹藏形,魔鬼潜迹。”[20]这两个版本描述的故事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前者出自取经前的经历,后者出自取经途中。现在已无法考证其实际情况,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等史料中确实也记载了玄奘在西行途中“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的事迹,玄奘曾在最危难时念诵观音名号及心经谴除违缘及障难,这是依据他亲身经历撰写的,一次是在行至沙河间(位于罗布泊与玉门关之间,现称“哈顺戈壁”,唐时此处以西皆称“域西”,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西域”的起点),“从是已去,即莫贺延碛(今甘肃瓜州与新疆哈密之间),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是时顾影唯一,但念观音菩萨及《般若心经》”,“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令去,及诵此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19]16。《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行十余里,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旋辔,专念观音,西北而进。”[19]17另据《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记载:“如是四夜五日,无一渧沾喉,人马俱困不能复行,遂卧沙中默念观音,不能发语,气殆将绝。至第五夜,忽有凉风,非常冷快,体得醒悟,马亦能起。”[21]《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说:“法师既渡而喜,因解驾停憩,与胡人相去可五十余步,各下褥而眠。少时,胡人乃拔刀而起,徐向法师,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疑有异心。即起诵经,念观音菩萨。”[19]14以上史料记载为玄奘弟子所撰写,暂且不去讨论是否属实,但就上述引据来说足以反映出玄奘对观音的信仰是真实的,也可以感受到他对观世音有着极为特殊且深厚的情感。

四、小结

玄奘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独步千古的佛学大师,杰出的翻译家,也是法相唯识宗之祖。他不仅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的集大成者、中国佛教传播史上最有成就的译经者,而且是发扬与发展大乘瑜伽行派义理到达巅峰的思想家。虽然玄奘将法相唯识宗传至中土并得到广传,但从其一生的轨迹看,玄奘对观音的信仰有着极为特殊且深厚的情感。在他所译的所有佛教经典中,密教典籍的翻译仅占他所译佛经总数极小一部分(13卷/1335卷),但却影响甚广。笔者推测,他所翻译的密教典籍不是随意性的,应是特别选取,甚至是有“密义”的,尤其是观音类密教的传译占他所译密教典籍的一半左右(6卷/13卷)。这一点也可以凸显他对观音法门的崇信与推崇。本文所考察的是玄奘所译密教观音法门大致的传译情况以及玄奘本人对观音的信仰,总结为以下四点内容:

[1]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

[2] 道宣.续高僧传:卷4[M]∥大正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458.

[3] 寺沙门玄奘上表记[M]∥大正藏: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826.

[4] 法云.翻译名义集:卷1[M]∥大正藏:第5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055.

[5] 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1:1021.

[6] 智升.开元释教录:卷6[M]∥大正藏:第5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14.

[7] 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11[M]∥大正藏:第4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95.

[8] 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M]∥大正藏:第2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63.

[9] 慈怡法师主编.佛光大辞典:第2册[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0] 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卷3[M]∥大正藏:第5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1] 玄奘译.不空索神咒心经[M]∥中华藏:第1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670-671.

[12] 耶舍崛多译.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M]∥中华藏: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 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35[M]∥中华藏:第4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231.

[14] 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M]∥中华藏: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229.

[15] 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41.

[16]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00.

[17] 智通译.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M]∥中华藏:第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270.

[18]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70[M]∥大正藏:第5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764.

[19] 慧立,彦悰撰.孙毓堂,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0] 法顺.神僧传:卷6[M]∥大正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985.

[21] 冥详.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M]∥大正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215.

猜你喜欢

观世音玄奘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汉风古韵、观音祈福
观音送子图
西夏文《佛顶心观世音菩萨经》考略
西夏文《高王观世音经》底本源出考
陶刻作品《十八罗汉拜观世音》的造型意蕴
放我一马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玄奘
自己的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