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回归研究
2018-01-29张岩松
摘 要: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发展失衡的当下,伴随着生命教育的缺失与不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迷失于各种利益诱惑之中,为此甚至失去生命。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本文以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出发点,探索体育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联系,以期发现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育;生命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校本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7XB015Y)。
自上世纪末,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各行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在教育界,更是提出了“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教育活动”等观点。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的超速发展,而人们在精神追求与价值理念等方面出现了滞后现象,致使诸多年轻人在个人价值观念体系尚未成熟、成形时,受到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得他们物欲膨胀,偏向于暴富或不劳而获,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又不从事于生活劳动,甚至于忽视自我及他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诸多年轻人在生活的压力、挫折面前,时常采取一些不当或者极端行为,不是走向违法犯罪就是自暴自弃,总是产生令人惋惜的后果。最近国内已经出现的“蓝鲸游戏”(死亡游戏)及“笑气”,无不表明当下生命教育的缺失与教育目的的迷失,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不断侵蚀伤害着年轻幼小一代的身心健康,并为之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当下,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以身体技能教育为基础,结合生命安全教育,构建体育文化、生活技能、生命安全多位一体的高校体育价值体系。显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完成生命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够有效唤醒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改善生存的质量。本文在探究生命教育的产生、发展与内涵基础上,深刻反思与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不足,探索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践行生命教育提供参考。
1 生命教育的概述
1.1 生命教育的产生
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源起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出版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为了解决当地青少年磕药的问题而拟定的教育与研究计划。然而在该概念提出以后,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深受各国学者的青睐与关注。可以认为,杰·唐纳·华特士对于生命教育的贡献是不可或缺的。他为教育构建与明晰了一个新的命题,为生命勾勒与谱写了一幅新的蓝图,生命的意义——“除感受自我存在的意义外,还要感受别人存在的价值以及万事万物应有的价值。并协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生命的理想,择善固执和具备世界公民的素养”[1]。在1979年,澳大利亚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十年后,日本在《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精神”的教育理念;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开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与此同时,香港地区也提出了“以生命为主线,以爱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观。
此外,对于生命教育这一命题,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新思路。针对于大学生自杀现象日益严重的问题,湖北教育厅曾专门组织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此后,国内其它地区也陆续出台了各项关于生命教育的通知,一场关于生命教育的改革活动陆续来开了帷幕。但是,自从生命教育被重视到现在为止,国内新闻关于各地学生、年轻人自杀或自外身亡的报道频出不断,似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在高考、寒暑假之际。可见,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的工作依然有较大的漏洞与不足。因此,对大學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与落实。
1.2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由于受到各国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与态度也是参差不齐。目前,对于生命教育而言学术界有如下观点: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有三个内涵,一是教育要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主体性;二是教育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三是教育要培养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健全的生命品格[2]。也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应以生命的特征为基础,按照生命自然发展的规律,引导生命更好的发展,使其走向更加完美、和谐的境界——“类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3]。还有学者着重强调应该尊重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4]。诚然,类似于以上学者的观点数之不尽,但是在详尽的揣摩类比之后,认为“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强调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即在生活中体现生命教育的内涵”[5]。此外,遵循“生命教育”词汇的字面意思,生命教育实际上是“生命”与“教育”的结合。其中,“生命”主要负责探讨其存在价值等抽象的观念,而“教育”则强调方法与理念。因此,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方法或理念的引导,让人们完成体现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从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所有不幸与突然。
事实上,不论界内学者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持有多少种观点与态度,它都是一门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生命”的学问。所以,它的最终目的与内涵在于探讨两个核心问题: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赋予生命什么样的需要?因生命议题的多元性与抽象性,必然将导致生命教育内涵的标准不唯一。可以认为对于不同阶段的生命,应该给予不同的教育内涵;对于不同层次的生命需求,也应该给予不同深度的教育内涵,这才符合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中融入大学生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人的生命本质与规律,结合社会进步的需要来设定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
2 高校体育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现状
2.1 体育运动与生命健康的失衡
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体育运动的初衷应与人们的健康诉求息息相关,尤其是针对学校体育教育或者是脱离竞技体育的范畴。即体育运动与生命健康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存在,应是一种被予以同时关注的理念。但是就目前高校体育教育而言,往往是偏向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技能,至于身体健康,并不在考虑或关注范围之内,似乎在运动技能、成绩和健康之间划有等号的存在。
长此以往的体育教育模式下,时常出现各种体育课的意外。于是,开始有教师提出问题:体育运动的目的本身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促使其更加健康,但为何出现了反作用,体育运动与生命健康之间的联系究竟如何?实际上,并非运动之过错,而是在原有僵化的模式下,人们对于体育运动与生命健康两者关注的失衡造成的。
2.2 体育教育过程中对于生命意识的漠视
在功利性与目的性过度影响下,我国高校教育为了能够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人才,使得整个高校教育俨如工厂机器一般,批量化、统一化的“生产”了相当数量的“标准式”人才。诚然,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工作而言,在短时间内会有足量的“可用”之才,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而言,这无疑是固步自封般的自我毁灭。所以,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模式下,逐渐抹杀了学生的自由与个性,进而隔断与阻碍了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体验。
同样,学校体育教育亦是如此。虽然受现代教育理念的强烈冲击,国内大多数地区的体育教育依然存有痼疾:很多地区自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有相当一部分的重复性学习内容。也就是自始至终,学校的体育教育缺乏一个连贯的系统的培养目标,总是在同一教学内容上徘徊不前。即便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多数学生的课程选择依然是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因兴趣爱好而自主选择。因此,学校体育教育的个性化与特色化,也就无从谈起。显然,如此般教育的模式下,对于学生个性生命诉求的尊重,也就不复存在。孔子曾提到的因人施教,更是无从谈起。
2.3 体育课程设计中生命教育目标的缺失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逐渐渗透到体育课程中。新课程标准一改过去的以增强体质或传技技能为教学目标的局面,从中小学到大学体育教育,均确立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同时,身、心、社三维健康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但是,与体育教育紧密相关的生命教育并未成为基本目标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遗憾。
3 高校体育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的途径
3.1 树立“生命为本”的核心理念
生命教育最先被提出,是为了解决与处理学生的嗑药、自杀等漠视生命的行为。而让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了解应急避险的知识,掌握如何在危险中逃生以及进行应急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高校体育教育价值重要取向[6]。因此,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首先应该——教育学生珍爱、敬畏生命。只有在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实现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生命意义的可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界定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结合。所以,学校体育教育的出发点,也应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层面入手,逐步增强学生对于生命意识的认知度,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的重视度,强化学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理念,透过体育运动的本身,去发现、体验生命的乐趣与意义。
3.2 重视适应能力在体育教育中的表达
体育课堂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实践的重要场合,虽然其作用与影响不可替代,但却不是生命教育实践的唯一场合——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为生命教育开辟了“第二战场”。作为体育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起到极为关键的补充效果。不仅能够使课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得到融会贯通,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与适应能力。一方面,通过组织拓展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在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与能力的同时,逐渐掌握适应社会的交际、生存等能力;另一方面,开展自我救护教育。通过开展自救和互救培训,拓展思维和心理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通过实施身体素质训练和野外生存拓展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
3.3 落实“相互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于良师的形象评价往往是不苟言笑,严肃认真。出于对师道尊严的维护,使得教师身份绝对凌驾于学生之上,以求学生能够“惟命是从”。这种压制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已然不符合时下的新课程改革。因而,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建立互相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成为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必选之路。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改革,继而将尊重学生个性、特色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实现尊重学生生命,寸劲学生生命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朋,阿英嘎.健康促进:体育教学开启生命教育与责任融入[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1):69-73.
[2]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16 (4):19-21.
[3]谢安邦,张东海.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5]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3):96-100.
[6]黄晓丽,李可兴.高校体育价值的生命安全取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2):172-176
作者简介
张岩松(1991-),男,漢,山东烟台,助教,硕士研究生,四川文理学院,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