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研究生教育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适切性分析

2018-01-29张淼杨叔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适切性西藏大学产业结构

张淼 杨叔琼

摘 要:西藏大学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综合性高校,研究生培养比例高于区内其他高校,有其唯一性和独特性。通过对该校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现状、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型结构以及西藏地方产业结构的分析,探寻研究生教育与地方产业结构的适切和协调发展点,以求优化研究生教育模式。

关键词:西藏大学 研究生教育结构 产业结构 适切性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区研究生教育结构需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现状适时进行调整。选择西藏自治区内唯一“部区”合建高校——西藏大学,分析其研究生教育规模、科类结构、培养主体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切关系,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对接产业结构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有助于西藏研究生教育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西藏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现状分析

西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98年。2017年9月,学校自主设定的生态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2月,教育部和西藏自治区签订“部区合建”西藏大学的协议。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生态学(培育),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共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由1998 年的零个增长至到2018年的18个,二级学科授权点由1998年的2个增长到 2018年的 5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授权领域22个。2018年该校博士毕业和学位授予人数为5人,硕士毕业和学位授予人数235人。5年来,授予博士学位人数为9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889人。 2018年9月在学研究生人数达到1215人。[1]

1.科类结构

目前,西藏大学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涵盖了应用生态学、经济学、民族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公共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另有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包含教育硕士、临床医学、工程硕士、艺术硕士、会计硕士 5 种专业学位类别。

2.类型结构分析

西藏大学专业学位从 2007年开始招生。2015年至2018年间,专业硕士招生数分别为29人、42人、97人、148人,分别占当年全校硕士生招生计划的7.1% 、10.1% 、20.1% 、26.1%;年度平均增幅为72.1% 。

二、西藏大学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分析

1.西藏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适切性分析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GDP)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其构成了反映经济发展的方向。

2.西藏大学研究生教育规模与地区产业结构性分析

近年来西藏的经济发展较快,例如2017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GDP)13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见表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80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673.32亿元,增长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259元,增长8.0%。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9.4%、39.2%、51.4%。[1],产业结构的比例呈“三二一”排序特征,显示出第三产业是目前拉动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西藏大学的学位点与产业适切性分析中,能基本对照第一产业的学位权点有1个,对照第二产业的学位授权点有2个,对照第三产业的学位授权点有23个。与产业结构相对照,学校研究生学位科类结构同样呈现“三二一”格局。可以看出该校的研究生学位科类结构布局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的相关学科,与第二产业相关联的硕士研究生学位学科只包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及工程硕士授权点,只占到全校学位授权点的11.5%;对应第一产业的授权点为0。

三、分析發现

1.西藏研究生教育相对落后,层次结构失衡

西藏大学研究生教育虽呈扩张之势,但其规模及种类仍偏少,难以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但其发展须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相比其他西部高校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差距还很明显。

2.学位科类结构还不能满足新型产业经济结构特征

根据西藏自治区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全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从2002年的24.5%、20.2%、55.3%转变为2017年的9.3%、39.2%、51.3%。产业经济存量和增量均以第三产业为主导,需要大批高层次理、工、医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是西藏自治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最强引擎。

四、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策略思考

1.学校统筹规划,优化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结构

西藏大学应充分考虑规划统筹的优势,争取获得更多财政投入,根据区内经济发展趋势和特色,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方案、计划,逐步调整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加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如: 在基础研究方面重心放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上,大力发展的专业学位,增加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力度。

2.对接优势产业,将研究生教育融入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针对西藏自治区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特别是 “两屏四地一通道一前沿”战略定位,“高原科学与技术”聚焦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合理制定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加大与优势特色产业群发展对接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力度。重点发展生态学、生物学、高原医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围绕区内服务业转型,消费结构转变的趋势。围绕现代旅游服务业优先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外语、教育等相关学科专业。

3.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的联动共建平台

为有效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可大力推进学校与企业建立联合培专业养研究生的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研究生知识结构,培养多元化和创新化的应用型人才,提高研究生教育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和科学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17年西藏统计年鉴[G].拉萨: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适切性西藏大学产业结构
西藏大学2022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试论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适切性
提高情境创设适切性的思考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适切性评价研究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