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培智低年段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018-01-29胥姗姗
胥姗姗
摘 要:本论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培智低年段数学概念感知教学的现状和方法的分析基础上,证明培智低年段数学概念感知生活化的意义,进而根据目前培智低年段数学概念感知生活化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更加生活化的方法,以保证在新课改下培智低年段数学学前概念的教学对培智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培智低年段 数学 生活化
引言
智障儿童的心理发育迟缓,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差,对数学概念的学习会感到困难,、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注意力极不稳定、学习效果差等情况,所以培智儿童在学习数学时,更应生活化,形象化。根据培智儿童自身的特点,从学生已有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培智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既源于生活,又可以运用于生活。
一、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的学习贴近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进行教学,使智障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理解所学习的内容。
1.捕捉生活现象,感受生活数学
智障儿童由于生活范围狭隘,接受能力差,因此对数学的学习难上加难,所以教师必须关注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采撷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和帮助智障儿童学习新知,感受生活数学。例如:在概念“有,没有”的教学中,我会带学生走进生活中,如食堂,一般时候是没有人的,在吃饭时候是有人的。如校园,放假时候校园里是没有人的,上学的时候是有人的。杯子里有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杯子里没水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自己说一说,感悟什么是“有”,什么是“没有”。
2.创设生活情景,开展模拟演练
智障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薄弱,有时还伴有行为问题,因此学习起来比普通儿童困难得多。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似的情境,让老师和学生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情景中展开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上、下”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去老师家参观”的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一定是情境,让学生跟着老师的镜头参观老师的家,仔细观察,说一说,某些镜头下,什么东西在上面什么东西在下面。活动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好奇和尊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的“上、下”的概念。体会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在教学《人民币的使用》时,我不单单是让学生在模拟的超市环境中进行购物训练。我带他们去社区里的超市,真正的进行购物,体验购物的乐趣,了解人民币的使用规则,掌握购物的文明礼仪,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使用人民币。
在教学减法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减”就是没有了,是指拿走了,吃掉了,用掉了,消失了....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环节吹蜡烛,原来有5只蜡烛,吹灭了3只,还剩几只?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蜡烛很直观的理解和感悟“减法”的概念。我还设计了一个扎破气球的环节,帮助学生深刻感知“减法”。
二、用熟悉的生活语言描述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智障学生是很不适用的。培智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学习的迁移能力差,学习兴趣低,所以我们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来解释说明这些深奥的数学知识,用培智学生所能理解的事物来举例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授“里、外”“上、下”“前、后”“快、慢”“高、矮”“有、没有”这些数前概念时,学生完全不能理解。“里、外”我们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室外面有什么?而不是看着图片说一说盒子里有什么?盒子外面有什么?“上、下”桌子上有什么?桌子下有什么?也不是看着图片说一说树上有什么?树下有什么?“前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排好队,说一说我前面站的是哪个小盆友,我后面站的是谁?“快、慢”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有趣的跑步比赛。可以不用看着图片说飞机快,自行车慢;也不用说乌龟爬得慢,兔子跑得快。
在教授加法的时候,学生对于“加”的理解,老师会说“加就是合起来”“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我们就用加法”,或许培智学生并不理解这样的句子,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拿出实物,拿出学生喜欢的东西,让学生自己说,主动说,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说。
在教授“图形认识”的时候,我没有跟学生枯燥的说“三角形有三條边,三个角”也没有说“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就是正方形”。我们的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语言。“边和角”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是一个新概念,学生不理解。我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同样的图形,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认识各种图形。
结语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数学运用于生活,只有把培智的数学学习放在学生的生活中,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热爱数学。培智数学生活化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