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其养成

2018-01-29杨明蕊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

摘 要: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基于本土文化厚重性、本土文化自主性、及本土文化自身代表性之上,同时了解学习异质文化并在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性前提下实现文化沟通和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本土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引言

“交际能力”概念形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代表人物为霍姆斯。他认为语言使用能力不单是分辨语句是否合乎语法,还包括判断语句是否适合交际环境的能力。其理论核心是语言适当性,即语言运用要适合特定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是文化相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交流双方在尊重文化特殊性前提下预留和构建一个可理解和协商的空间,最终实现沟通目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超越任何特定文化,使不同文化社团的人们在交往中更充分实现各自话语潜势,在保留自身文化特征的同时又最大限度接近与理解对方,它是检测对外汉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重要指数。养成这种能力的核心要素是培养本土文化的厚重性和自主性,以及对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尊重、理解和欣赏的交往品质。[1]

一、对外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前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映像,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同时掌握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否则很难真正掌握这一语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非常重要的特点。而汉语教师作为留学生课堂汉语文化知识学习的最有效来源,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应该培养以下三个本土文化品质。[2]

1.本土文化厚重性

汉语教师必须深刻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汉语学习满载中华文明的厚重性。对外汉语教师更应加强本土文化知识的学习,把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融于教学中,使华夏文化的厚重性能充分凸显在其自身的语言符号之中。[3]

2.本土文化自主性

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和达成决非建立在用一种文化规约去约定另一种文化规约,而应在两种异质文化相互了解和学习中实现沟通和达成理解,最终实现社会交往的目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在本土文化基石上,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在教学交往中弘扬汉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学习异质文化,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4]

3.本土文化自身代表性

语言课上教学异质的一种现象常表现为:教师课上大力鼓吹各种文化礼乐知识,课下立刻恢复为一低俗的市井小人,学生初而反感,久而厌学,语言教学最终沦落为无思想内涵的应试教育。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是语言的存在者。语言教师应是自身文化,包括语言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教师宣扬的生活文化不是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完全相背离的文化,而应是与自身存在融于一体的鲜活的、可体验的生命文化。对外汉语教师不仅作为语言教师,而且作为面对不同文化领域留学生的汉语言教师,更应通过自身文化特质的强烈示范性来帮助留学生解读中国文化。[5]

二、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具备本土文化厚重性、自主性和代表性并不意味着汉语教师在对教学中一味传授汉语言文化而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尤其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时,教师不应囿于中国教育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青睐的课堂学习模式,如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桌椅摆放、课堂讨论的安排等具体要求视而不见,无形当中扼杀了学生可以带入课堂的有效学习环境和方法。接触不同的民族文化虽然给教师教学沟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学习资源。除了汉语的丰厚性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留学生的异质文化世界也可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师生提供更广阔丰富的文化学习和对话场域。要实现这一目标,话题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6]

實际教学中话题教学可采取两种模式交错进行。第一种可采取基于学生兴趣之上的话题教学,每次课邀请一或两位学生到课上用汉语讲述兴趣话题,教师再根据话题介绍和引导学习相关中国文化知识。另外一种可采用跟汉语言文化相关的话题教学模式,即邀请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二个中国文化主题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学习内容最终以书面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到课上呈现。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其提供适时指导和帮助,并在课堂分享中引导深入讨论学习。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中国文化,且教师在不断指导的过程中也加深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课上的讲述时间应以学生话题内容多寡而定,教师不应囿于教学计划或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而刻意中止学生正在讨论的话题。[7]

结语

总之,掌握中外各文化间的异同规律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并站在跨文化角度用文化观念提升语言教学层次和弘扬汉学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应是每位对外汉语教师的理性诉求。

参考文献

[1]里昂编.语言学新视野.伦敦:企鹅出版社.1970:242-260.

[2]罗美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于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要性[J].文学教育(上),2018(07):177.

[3]蒋丽丽.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8(03):47-49.

[4]夸克编.世界英语.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4.

[5]普茨编.语言进化三十年.阿姆斯特丹:约翰伯杰明斯出版社,1992年.

[6]普莱德,霍姆斯编著.社会语言学.哈默得斯沃思:企鹅出版社,1972.

[7]许力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问题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7,2000.

作者简介

杨明蕊(1978.12—),女,白族,云南大理人,硕士,红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文化话语和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汉语教学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