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2018-01-29宁雪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6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宁雪静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侧目,对此课题的研究逐渐上升到了一个新层次。但是纵观学术界对此课题的研究,众多研究的核心是对概念的层面研究,没有深层次挖掘。本文对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策略。

关键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一、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

校长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是起带头作用的“领军人物”,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纵观我国的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1.校长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有限

纵观当前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情况,影响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主要原因就是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还未达到标准,包括校长对信息化领导力的认知不明确和校长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较差[1]。很多的中学校长把信息化领导力的等同于校长的工作能力,这样的认知错误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进程造成了阻碍。还有部分校长虽然对信息化领导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应该通过怎样的工作将信息化技术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对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推动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学校的现代化发展的工作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是对信息化技术过于依赖,而没有真正的发挥它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2.学校没有良好的信息环境

我国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整体情况是不平衡的,有些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环境,也就失去了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基础。就朝阳市的教育而言,乡镇学校与城市学校间的教育环境差异较大,优质的生源以及教师大多数都在城市里,这就影响了农村地区教育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地区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造成了阻碍。同时,城市的中学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面的,综合性的,但是农村中学由于消息比较闭塞,且受到地理、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片面的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对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的[2]。

3.现行机制束缚信息化应用指导

当前形势下学校的管理体制是以权力为基础的,这对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来说是一种阻碍,在明确层级的管理结构下,校长与学校各个部门的交流受到阻碍,领导结构僵化,从整体上来看,校长是学校权力机构的最高层领导,在复杂的学校环境中,如果权利机制中的权力责任没有得到明确的分配,就很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学校的管理工作形式化,表面化。

二、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的提升策略

1.提升中学校长的整体素质

提升学校长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中学校长对于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和应用。中学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强中学校长对于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校长要明确自己在学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校长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领导前提是自身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化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广阔视野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校长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更新。其次,校长的知识储备要多元化,立足国际视角,对各个国家的各种文化进行广泛的涉猎,在对知识的吸收融合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情操,有容乃大的胸怀是作为校长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最后,教校长还应该有极强的信息化技术能力,知识和信息化两者相互交融,要对学生进行培养,并且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完成教育的信息化。

2.教师与校长通力合作

校长是学校建设的引领者,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人无完人,校长也不是全能型人才,因此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离不开全校人员的共同努力。这就要求学校形成一个人才团队,队员的组成就是校长以及各位教师[3]。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也更快,可以把这一任务与青年教师的优势结合起来去完成,不同层次的教师对同一问题进行研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这对课题的研讨是十分有利的,同时,应该对信息技术教师加以重视,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奖励制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升,为中学校长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3.构建校长研修共同体

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不是区域性的,是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变革活动,因此,校长研修共同体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对落后地区的学校与先进地区的学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发达地区的校长应该多去乡镇地区进行考察,建立合作关系,对工作中初选的问题共同研讨,提出解决策略;同时还要加强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之间的联系,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对于普通中学来说,职业中学的研究课题可以为他们提供实践样本,而职业中学的时间内容同样离不开普通中学的理论指引,在这样的合作创新中可以使研究的课题更加新颖,意义更加深远,互相弥补互相借鉴,这样的环境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4]。

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不仅应该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更应该为中学校长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物质支持。

结语

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是一个漫长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应该从提升中学校长的整体素质、教师与校长通力合作、构建校长研修共同体多个方面去做,提升中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有利于提升全校师生的执行能力,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忠.“校长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内涵及提升策略[J].教书育人,2018(20):10-11.

[2]何泽广.基于信息化视野下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8(13):154.

[3]冯亚洁,兰瑞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8):58+61.

[4]康翠,王斌,常新峰.中小學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三市177位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调查[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2):40-45.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