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研究

2018-01-29周小萍

科技资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信息化课堂教学

周小萍

摘 要:在近年来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逐渐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其中《电子技术》作为一门电工类专业基础课程,不仅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和工程实践性,同时还能对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有着重要帮助。而当前社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和完善也使得高职教学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所以怎样实现高职《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高职《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课堂教学展开详细研究,希望对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电子技术 信息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133-02

随着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为教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样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怎样才能正确面对这些挑战呢?怎样才能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呢?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重点问题。《电子技术》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基础性专业课程,所以要想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全面提升职业院校《电子技术》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就要加强对课程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从而确保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更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建设展开详细研究,以期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更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1 高职《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特点

在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环节中通常采用的都是信息技术手段,从而借助教育思想、方式、手段等改革进行创新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实现对传统教学优势的传承,还可以改进传统教学工作的不足。经过实际研究,认为《电子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主要的特点为以下几点。

1.1 教学资源的多样性

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对文字、图片、软件等多种信息进行传递,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具备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1]。学生在实际学习环节中可以更为准确或是有效地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由于网络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此种教学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能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的教学资源。

1.2 教学形式多样性

《电子信息》信息化教学工作本身形式就是相对灵活的,可以将其应用在理论和实践等课程中。从时间上分析,这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可以是实时的,在同一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即便不在同一区域中仍然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这项教学工作也可以是实时的,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提前将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辅助,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自身需求进行学习,及时调整和安排学习内容。在此环节中不仅可以实现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2]。

1.3 教学系统开放性

一般情况,信息化教学存在明显的开放性,经过实际研究,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时空开放性较强,此种教学方式往往不受到时间或是空间的限制。其次,教师的教学过程存在较强的开放性,学生接受的教育途径和信息往往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因此不会受到过分限制,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项公平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在开展环节中要想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除了要将服务对象扩展到整个网络用户,还要确保全民的现代化教育[3]。

1.4 教学方式交互性

在当前全新的社会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更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这种教学方式相对较为简洁,可以确保教学环节中更好地进行互动和交流,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学环节中进行主动思考,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发挥自身创造力,这对于课程的有效开展也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 在高职院校中《电子技术》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环节中,《电子技术》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单方面对知识的灌输,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积极地分析《电子技术》信息资料,信息技术是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工具[4]。在此环节中也可以将信息化教学方式转变为以下步骤。

首先,提出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提出的环节中,主要体现的就是现象呈现。和规律相关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但同样也可以是教师设计的。在当前教学工作的开展中,信息技术通常会发挥着演示作用。也就是说,此种教学方式可以不受到时空的限制,通过对《电子技术》现象的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科技成果,这对于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提炼现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需要将实践现象的分析和讨论作为主要环节。信息技术是教师分析和讨论的主要工具,可以更为直观和形象地展现电子现象与过程。比如对于一些复杂的电子技术现象或是过程而言,教师很难将其用语言或是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在此种背景下也很难掌握其具体情形。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更好地展示计数器计数的过程,将《电子技术》由一项困难的课程转变为相对简单的课程,并且在慢镜头的播放下,教师也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更为直观地对具体情境进行掌握。

再次,答疑解惑。在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的环节中,教师需要注重对现场相似现象的搜集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对电子技术规律与其他知识的异同点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认识,形成更为科学的规律。信息技術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习者提供相似的现象或是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对过程进行有效记录,从而更为科学地进行讨论内容的记录。

最后,能力拓展。这项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对知识、方法的总结,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记录,通过对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更积极地借助语言和文字进行知识构建,最终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多自我评价和学习反馈的机会。《电子技术》课程本身就存在技能多和优势强的特点,可以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之间进行更有效的知识整合,可以说信息化教学为学生《电子技术》的学习提供有效帮助,同时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多元化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内容中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联系,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最终在课内外的结合下,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这也意味着当前我国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有了全面提升,因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影响下,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也引起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高职教师更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探索和创新,寻找更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教育教学工作能得到更稳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Multisim仿真软件在高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价值工程,2016,32(34):165-166.

[2] 文优梅.基于名师空间课堂的信息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8(5):105-107.

[3] 袁红梅.基于SPOC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1):105-107.

[4] 王璐.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4,53(2):45-47.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信息化课堂教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