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2018-01-29于青
于青
摘 要:幼儿园美术活动是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通过美术鉴赏和创作活动,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熏陶,以此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最终达到人格健全、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本文重点研究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融入,意在为改进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 信息技术 融合
引言
众所周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对美也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他们感受美的能力发展较早,就算是躺在婴儿床上的小宝宝也喜欢看美丽的图案和五彩斑斓的玩具。美术活动旨在发展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也成了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能感受物体造型、色彩、材质的能力;感受图像内涵和意图的能力;能分辨、判断各种视觉文化的能力。显而易见,要培养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凸显幼儿美术教学的时代性,并有效培养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将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教学有机整合的做法,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1]
一、传统模式下幼儿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幼儿美术活动的质量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幼儿美术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体现在以下几点:
1.忽视游戏的作用
虽然目前小班幼儿美术游戏教学普遍化程度较高,但是中班和大班的普遍化程度却远远不足,经过了解发现这与老师们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教师都认为中班和大班的孩子理解能力有所提升,不需要依靠游戏的方式来让他们感受美术,可以采用较为传统的模式——单纯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被接受,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事实与他们的想象相差甚远,幼儿的心智仍然不太成熟,注意力集中力低、好动、好玩仍然是他们的天性,突然从小班的游戏化教学转为较多的课堂教学,会使得很多孩子无法产生足够的兴趣,根本达不到想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2]
2.过于强调模仿的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认为幼儿年纪比较小,所以使用示范、模仿的传统教学法。在幼儿进行美术活动时观察发现,示范模仿法的应用会对幼儿的绘画过程产生影响。我们都知道幼儿的集中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在刚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一定的注意力,但是时间一长就开始做分散注意力,这种方式效果也不明显。
我曾经在一次美术活动中观察到,教师刚开始为幼儿出示范画,然后用详细的语言为幼儿讲解范画的颜色、造型和构图,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幼儿已经显得有点不耐烦,当教师示范完毕后再让幼儿进行绘画,幼儿画出的作品与教师提供的范画相差不大,这就会影响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幼儿美术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环境复杂。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然而幼儿园的教育手段却相对落后,要做到高效、及时、准确的教育活动,依靠传统的手段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幼儿的个性发展越来越明显。因此,必须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师即时获得准确明晰的信息,为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教育思想、文化、理念、方法和机制的承载体和过程的体现。如何能抓住时代脉搏,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和信度,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幼儿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1.丰富幼儿美术教育内容与形式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整合的必要性。幼儿年纪尚浅,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幼儿美术教育,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教育形式,使幼儿看到五彩斑斓的物体,让幼儿拿出画笔进行尽情描绘,高效率实现教育目标,凸显教育内容的生动形象性,加强幼儿的记忆和理解。如在绘画动物的不同动态的活动中,教师利用技术手段通过一个动物的视频,将不同的动作定格并提取出来,便于幼儿的观察和理解,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进行绘画。[3]
2.发挥家庭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功能
不管什么事物,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生存与生活的土壤。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与幼儿接触的时间最长。要想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获得发展,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指南》也一直强调家园合作的重要性。有了信息技术,教师和幼儿家长可以保持密切联系,互相沟通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便于教师和家长根据幼儿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3.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长期致力于儿童研究,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需要教师为他们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潜能。信息技术具有智能化、形象化、多媒体化等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抽象的美术教育内容可以变得具体生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还能结合幼儿的现实情况选择适宜的组织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幼儿可以丰富知识、提升技能、健全人格。[4]
三、幼儿美术活动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我们幼儿教师要善于在美术活动中巧妙应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现多元化的美术世界,我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体如下:
1.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美术技法
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学演示环节是否流畅和连贯很重要,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制约,往往以教师现场演示为主。这样的演示存在图像小、速度慢、教师背对幼儿易挡住幼儿视线等缺点,不能让幼儿充分感知。如何以直观演示的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达到连贯运用,快捷掌握呢?信息技术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目前,我园每个班级都配置了白板,里面有具有较多功能,如:遮挡、聚光灯、复制、拖拽、擦除、各种颜色的切换等,这些都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跟幼儿互动性很强,还能直观展示美术技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比如在,带领孩子们画《可爱的葫芦》时,运用《葫芦娃》的动画片将幼儿带入到故事情境中,一个个生动形象的葫芦娃,既让幼儿感受到了“葫芦”的基本形状,又感受到了不同葫芦的方位与动态变化。在这样的场景中,我再提出自主表达和创作的要求时,幼儿欣然接受,跃跃欲试。通过个别幼儿示范和教師视频演示的方式,幼儿不仅掌握了画葫芦的方法,还能将看到的动画片形象和场景运用到作品中。此后,当幼儿接触葡萄、樱桃等内容时,马上能迁移出画不同水果的经验,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相继诞生。
又如在绘画活动《放风筝》中,我为了使幼儿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和侧面人的画法,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放风筝的游戏,并进行了录像。在教学中,我先播放了幼儿游戏的录像,唤起幼儿对生活的回忆。在录像画面中,我定格让幼儿观察人物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有效地把动态的事物转化为静态的事物,把立体的事物转化为平面的事物,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便于幼儿观察,促进了学习过程的优化。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较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落实问题。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扩大而清晰的图像,色彩鲜艳,伴随教师直接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沟通、神态交流,及时掌握幼儿学习的反馈信息。幼儿看得清楚、听得仔细。针对幼儿学习特点,通过反复轮回播放,强化示范演示,缩短演示的时间,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的思考和体验,真是一举两得。[5]
2.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科融合
《3-6岁儿童发展指南》将幼儿园教育活动分为五大领域,如科学、艺术、健康等。其实这些领域的教育内容可以相互交叉,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呈现音乐媒体的意境效果。我通过实践发现,利用信息技术加入音乐元素为幼儿美术教学服务,能够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音乐感染下宣泄和表达幼儿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欲望。在教学活动开始环节,配合适宜音乐的播放,非常有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如《不同的线条》的教学活动中,我在玻璃上撒满沙,通过灯光在暗处拍摄的方法,制作了画螺旋线的沙画录像片段,同时用钢琴曲配以音乐背景,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向幼儿传递了如何画出螺旋线 ,配上背景音乐,调节气氛,充分调动幼儿感官功能,进入绘画的最佳状态。
在幼儿个体体验环节,加入音乐的轮回播放,也非常利于孩子能静下心来创作。如:绘画《中国牡丹》、《金鱼》等花鸟内容时,我根据活动内容选择了江南丝竹、古筝独奏音乐作为背景,幼儿在抒情的音乐中,一边欣赏名家名作拓展视野,一边感受浓郁民族音乐,发挥想象静心创作。在《猫》、《天鹅》等作品创作中,我选择了“金玉满堂”、“四小天鹅”等音乐作为背景,让幼儿在轻快的音乐氛围中大胆表达与表现,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幼儿美术技能技巧是人类文化中有着奠基意义的创造。在艺术创作中,它从来不是一种独立的招数。以往在没有进行亲身体验与观察物象的情况下,幼儿美术教学采用一味的照本临摹方法,使幼儿的思维定势化,对临本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离了临本便无从下手,画画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负担。本着艺术贵在创新,技巧、知识为创新服务的目标,我们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拓展作用。
首先,我们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兴趣需要出发,选择素材进行采编,将创作的信息用信息技术手段传递给孩子,激发幼儿潜在的创意。如在教学小班幼儿用油画棒绘画时,我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在最后幼儿操作环节,打破了原先单一画横竖线作品的模式,而是通过媒体播放生活中各种物品(家用电器类——冰箱、电视机、微波炉;交通工具类——各种汽车、横道线;生活场景类——田野、电线杆等),给予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随后这些物品用美丽的线条呈现拓展孩子思维和创作的空间。教师的语言中提出:“变出更多的东西。”给孩子提出创作上的新要求。原本一个复习的环节,通过发挥媒体展示和教师语言整合作用,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前期经验从孩子生活中来,教学活动中注重提升孩子的生活经验,最终新的经验再迁移运用于生活,落实了新教学的先进理念,促进了孩子潜能的发展。
其次,利用优秀作品欣赏来拓展孩子的阅读与思维能力。我们发现,以往的幼儿美术教学多以教师的范例模仿为主,很少展示优秀作品,即使应付公开教学需要,也只是寥寥几幅。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不同大师的优秀作品。通过剪辑制作,凸显作品细节部分。欣赏功力深厚的大师之作,会给稚气未脱的孩子更多的启发。在《畫葫芦》教学中,我们利用网络收集了各种不同形态不同方位的葫芦作品,并制作成PPT,通过教师和孩子一起赏析作品,提出“为什么这个葫芦是躺下来的?”、“是不是每个葫芦都长得一样?它们哪里不一样?”等问题,在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创意。
结语
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形、声、色和知、情、意相融合的有效手段。声音、图像、图片等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幼儿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意境,有效激发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更符合幼儿学习幼儿美术艺术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学实践使我感悟到:幼儿美术教学中关注信息技术作用的发挥、关注幼儿生活体验、关注材料投放的多样性后,在画纸上,孩子们能用稚拙的笔诠释着自己对自然风景、小动物、身边亲友等的理解和热爱,表现出他们幼稚却又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探索着幼儿美术小天地里的大世界,感受着现实世界的生活情趣和自由神韵。我们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巧妙应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磊,黄艳霞,金晓晓.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9(1):56-59.
[2]徐晓燕.对于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整合的探究分析[J].快乐阅读,2012(9):9.
[3]叶圣军.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融合研究[J].黑河学刊,2010(3):122-124.
[4]张燕.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17(12):32-33.
[5]胡媛.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3):13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