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1-29严莎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项目(课题编号2016DJB020)“饥饿营销法在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招生;宣传;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也在逐渐扩大,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高校扩招、高职院校数量增加的同时,高职院校也面临着生源危机的挑战。在“互聯网+”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各种新型传播媒介和手段开展富有成效的招生宣传工作,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考生报考,是当前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宣传工作中没有突出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一般来说都是地方院校,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大致雷同的现象,没有抓住其办学特色。例如,部分公办高职院校没有突出其公办特点,在招生宣传过程中没有注意公办和民办院校的区别宣传;没有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进行针对性宣传。
(二)招生宣传理念滞后,形式单一
《麦可思研究》指出“在招生规模扩大、适龄人口下降、国内外高校竞争加剧重压下的中国高校,整体招生理念和技术水平还处在‘石器时代[1]。”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的理念上极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介绍学校和专业时,学术化太强,仍用“专业化”的表达和语言,使得学生和考生无法真正理解,从而降低了他们了解学校和专业的欲望。第二,大部分高职院校仍把传统的宣传画册、招生网站和专题片作为招生宣传的主要方式之一,且制作简单,内容上缺乏新意。第三,新型网络传播方式被忽视,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媒介使用上,仍然延续使用传统的广播电视、录像、光盘。即便是广泛运用的校园网站宣传方式也缺乏新意,存在网页设计过于官方,信息量少,更新速度慢,查找信息困难等问题。
(三)招生宣传没有注重名人效应和社会效应
招生宣传工作中,对外宣传过于被动。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对公共关系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学院领导的号召力和参与度;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的宣传力度不够,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没有注重社会效应,运用社会力量进行招生宣传的方式不够突出。
二、对策
(一)建立一支稳定、有效、积极的招生宣传队伍
首先,是招生队伍的选拔工作,一定要选拔一些素质高,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好的教师与学生,组成招生宣传小组。其次,要对招生宣传小组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招生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招生与就业情况,近年来的招生形势与政策,熟悉学校的优势所在,能有针对性帮助考生和家长分析形势,给予合理报考建议。第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小组工作人员应该能够运用新型网络工具,如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与考生与家长互动,密切与考生和家长跟踪反馈,及时传递报考信息。第四,招生宣传工作小组人员应由学校招生处统一组织,统一培训、统一协调,建立并实行“三固定、三明确、三制度”,即:固定人员、招生地点、时间,明确责、权、利,建立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2]。
(二)重视招生宣传策划,加强宣传媒介的创新
全校要提高对招生宣传策划的重视程度,应以考生和家长的需求为出发点,做好招生市场调研工作,在语言文字表达上要做到通俗易懂;信息筛选方面要尽量选择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内容选取上要精心构思,形式上要新颖兼具特色,图文并茂,针对性强。
纸质招生宣传册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同时,注重艺术性,可读性,并突出学校特色。此外,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加强自身优势和特色宣传,打造与众不同的一面,才能更好的吸引考生和家长眼球。例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宣传过种中,可以强调其学校品牌,专业优势,就业前景等。
招生宣传网站的设计在内容上要简单明了,形式上要富有新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网站更要融入新型传播媒介元素。建立学校官方微博,QQ群,微信群,以及百度贴吧、新浪爱问、雅虎知识堂等论坛,将其与招生网站联系起来,并实现考生、家长和学校的三方信息互动与反馈。同时招生网站的信息还应及时更新,搜集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为考生答疑解惑,不断传递正能量信息。
(三)注重名人效应和社会效应,构建人际传播网络
在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时期,高职院校更要主动开拓市场,注重名人效应和社会效应,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可以联系接触各类媒体,创办招生就业品牌栏目,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由学校领导和招生处相关负责人参与栏目现场和网络答疑,介绍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指导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学校也可以推出一些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优秀校友的典型事例,联合相关媒体进行大力宣传,进行正面积极舆论引导,在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美誉度。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和企业、政府及社会各界团体广泛联系合作,构建人际传播网络。一方面可与政府建立政校合作机制,以获得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多生源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合作;另一方面可与优质企业合作,通过“企业订单培养模式”,设立“优质企业奖学金”等一站式的联合培养方式解决考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提高考生和家长的报考热情。
【参考文献】
[1]章小莲,钱虹,陈静文.关于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85-87.
[2]胡昌龙,周荣.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探析[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17-20.
作者简介:严莎(1984.0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