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的艺术设计类学生思想变化研究

2018-01-29胡冰寒

大观 2017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对策略互联网+

[本文系2016-2018年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GX-157)]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发展,现代网络知识信息的快速传播,给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植入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互联网技术让知识的快速传播,已经引起了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高校教育方法和教学过程形成了新的研究对象。 “互联网+”技术传播信息知识的广阔性、快速性和时代特性,具有较强的融合性和感染性,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在学习过程提供了不同的需求和个性发展,也引起了学生的思想较大的变化。因此,本研究主要以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形成为主体进行,分析了“互联网+”技术环境下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思想变化形成的详细原因,以及思考和讨论了如何应对学生思想变化的教育教学过程。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设计;思想变化;应对策略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传播,给艺术设计类高校在校学生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便利、行为变化和对艺术设计专业内涵、形式、行为和思想的理解与认识等变化,这些变化对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堂、专业基础课堂和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也体现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终端的使用和信息的传播,也正在深刻的改变着现在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在引起了她们学习思想变化的同时也正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行为。“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形成的环境下的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想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改变,它的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影响着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的方法、方式,也正在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当代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是祖国艺术文化强大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切实做好高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正能量思想引导和教育,是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的能量和动力。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对于高校的任务来说,是一个被培养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的综合体,教师是执行这个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思维活跃及表现,已经改变了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对现代大学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并对大学生活和学习体验、实践。我们艺术设计类的教师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新的、难于把控的教育挑战。

一、“互联网+”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思想影响

在传统的藝术设计类专业学习中,学生的表现是正经危坐的在老师的教育下进行学习和生活,知识的传承主要是来源于教师,教师在高校是大学是知识来源的主要对新和终端。在高校的艺术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和信息的权威,学生在这样下的环境中,就形成了知识和信息的来源空间的狭窄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知识和信息来源空间的狭窄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专心一意的完成学生和研究,极少的受到外界环境信息与生活的干扰。但是这种知识和信息来源空间已经在互联网的影响,急剧地变得丰富与庞大。这种快速的变化,已经显现出现代学生与过去的大学生对高校理解、认识的差别性,正是这种差别性的存在,体现了现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过程。

互联网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以一种更为便捷、丰富的形式,快速的影响了现代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尤其是现代艺术设计类大学对高校专业的认识和专业的学习,通过互联网的理解和掌握,在其思想和行为中,正在有意识的取代专业教师的知识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知识权威性的磋商。“互谅网+”正在消解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和专业教师之间的地位差异,也正在建立知识信息和信息知识之间传播与融合的互溶性沟通与交流差异。

“互谅网+”信息在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建立的地位正在逐渐的增强,信息传播的传统方式的“把关人”的地位正在逐渐的被削弱。正是这种“互谅网+”关系的出现,逐渐减小了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尊卑”关系。凭借“互谅网+”技术这种能力,艺术设计类大学生从现在起,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知识了解、知识学习和知识的掌握。

互联网技术以数字化形式使得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知识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让分散在各个地域的知识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集中并被共享,这个也是学生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终端可以快速的浏览和学习相关知识,对艺术设计类知识的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内容并进行学习及掌握。这种“互联网+”知识信息的互通,让在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离展示现场就可以实时共享。让学生在对知识的渴望不再像传统接收知识那样困难。

互联网技术及终端的开放性,除了对艺术设计类大学的学习有着积极性,同时也存在对知识渴望的消极性,这种消极性来源于互联网上的各类非正能量诱惑。正是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大系统,可以提供类形式不同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的学习信息服务,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专业任务上以及完成任务上,只是构建在专业理论的理想状态,不能使得专业积极落地而服务社会。

二、“互联网+”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行为影响

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开启和发展,不再是由教师为主导的影响着学生学习和思维认知,而是由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来逐渐影响和引导在校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行为。

高校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体的培养,学生在追求学习的时候也是多元化的。“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思想在互联网提供的多元化艺术设计类知识基础上,学生的思想也逐渐在形成多元化的接收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现在可以同时进行多种任务的学习,而课堂上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依旧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形式为主要地位,采用教师为主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这就逐渐形成了现代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教授和管理。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首先,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对孩子的付出可以说是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发展基础就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思想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要自己的小孩能够在学习上有帮助的,只要有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更有甚者学生手持两部手机,便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收缴。这类学生多是两类原因:一是在校期间,除了学习同时,还有自己的学习外的业务往来,由于遵守学习规章制度,所以有了两边手机,但是这类学生还是比较少的;一是由于网络游戏的诱惑或者是网络各类社交的诱惑,自律性不交差,所以准备了两部手机,以此来完成自己心理对互联网依赖。这两类的学生,除了学习状态在思想上被 “互联网+”影响到了,在行为上也已经被影响到了。endprint

其次,现代各类知识信息开速发展、集合、传播,学生已经不满足课堂中单一、分散的任务学习和操作。各类社会信息和多元化知识的传播、学习,更能够满足学生对各类型的知识的渴望与学习。多元化的各类型知识传播体现在“互联网+”技术的表现,如腾讯课堂、火星时代、直线网教学、CG视频网、设计在新、知网、万方、龙源等等一系列的在线直播、录播等网络课堂,以及微课、慕课等免费视频,更加丰富了艺术设计类学生学习形式。

最后,互联网终端技术的发展,如手机、平板电脑面世及快速发展,数字化产品带来的便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自由掌握时间学习和选择学习内容的环境。

三、“互联网+”技术环境影响下的教学对策思考

艺术设计类教育的行动计划与实施是离不开“互联网+”教育的支持,它代表了现代高校艺术设计类教育思想的新形式。互联网技术在推动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的专业与技术的教育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等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将“互联网+”技术教学模式有效的运用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中,不但有助于艺术设计新形式的形成,还有助于艺术设计类学生的良好发展。

艺术设计教育是建立在以理论为基础之上的实践性行为。全面分析受“互联网+”技术环境影响大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发展变化,对艺术设计教育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构建“互联网+”大时代环境下的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最大化的实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效果。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能动性,有效的提高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的对策的有效性。针对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环境影响下学习能动性和有效性实施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要有创新思维,重新认识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对于高校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来说,传统的教育思想已经不适应当前艺术设计教学和学习,“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教育要具有创新思维,重新认识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要与时俱进,也要符合经济和文化创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宗旨——“一切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个体为主体,在专业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学习的教学理念。”

互联网技术和其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强大的交互式功能和学习资源,让学生原来学习的时间节点和空间位置不再受到教师的控制,在这种形式下,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可以得到很好的个性化发展。但是由于网络强大的诱惑,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加厌烦学习,这种情况可以重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课余时间无节制的玩游戏、课上与课下時间追剧等存在普遍性可以发现。对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要树立良好的现代化教学理念,需要用博大的胸怀和互联网固定设备、移动设备等数字技术与学生之间建立核心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载体的优势。

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学生思想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从其思想发生的根源出发,以主动接收、接纳、融入的心态,不回避、不压制。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研究学生在 “互谅网+”技术环境影响形成原因、路径,为推动和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由单一化向立体化做出积极的转变。

(二)教学要坚持原则导向,拓展艺术设计教育的载体

艺术设计类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主体的导向性原则,在此基础之上,有效的拓展“互联网+”技术的思想和专业教育。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完成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互联网终端技术应用上,尊重学生对互联网正确理解的同时鼓励学生、认可学术,从而提升学生对学习思想的转变,形成新的创新能力思维。因此,在坚持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艺术设计类高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工具,对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沟通并引申思想教育。

教学要坚持正确的原则性导向是教师师德正确体现。由于艺术跨越性比较大,艺术设计类教师更加要重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要按照一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个体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正确思想导向和指导。在注重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现实的专业教育,进行将互联网技术和终端技术的应用和课堂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相互补充。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正确地鼓励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学互动来进行专业学习和讨论,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终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学过程要科学控制,强化艺术设计与互联网的关系

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要重视学生与互联网之间的应用关系,科学的控制与引导并强化互联网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体现载体,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在高校对艺术设计的资源配置方面,要不断扩大互联网作为艺术设计的载体领域,同时并优化互联网的资源提供和应用,建立一个能够符合艺术设计类高校学生思想发展和未来专业发展的互联网载体平台。

在学校,教师要和学生通过互联网载体平台多交流与沟通,消除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互相之间的隐形矛盾或者是学生自身陷入互联网形成的问题。同时,艺术设计类高校通过互联网终端技术这样的载体还要与学生家装之间建立交流与沟通,以及和企业之间建立交流、沟通,以此来形成一个互通的反馈平台。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发展的平台,使得艺术设计类学生在使用这个平台的时候,可以接触各类的人群和新生事物。但是,由于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深入接触社会,无法判断所接触的内容的真假性,会导致部分学生禁受不住互联网诱惑而犯下错误,这就需要高校教师要科学的控制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发展。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与互联网已经逐渐形成互融关系。在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上,也是离不开互联网的引入和使用。传统的艺术设计正逐渐的脱离传统手段,转向为互联网的现代设计手段,通过数字化进行传统化为现代的艺术设计思想。因此,在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强化艺术设计与互联网的关系是我们高校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研究拓展更为广阔的新方向和新方法。

四、结语

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已经深入到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生活中,正在改变高校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在高校进行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过程已经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部分学生已经对传统的艺术教育产生了排斥心理,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艺术设计教育,将会使得艺术设计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加具有时代特征,可以更好地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韦建国.以改造课堂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研究,2017(06).

[2]陈斯辉.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事业新发展[J].教育研究,2017(06).

[3]胡文霞.互联网时代下的师生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6.

[4]张姝.“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探索[J].现代交际,2016(08).

[5]程相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途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04).

[6]包月英.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胡冰寒(1979-),男,硕士,重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课题组成员:胡冰寒、庄涛文、何志国、李葵、刘达斌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应对策略互联网+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